“整个世界早已走上另一条道路,我们把十足的谎言当作真理,还要求别人也说谎”。片名取自法国谚语“打400下”,带有浓厚的反叛情绪。特吕佛曾说:“和别人的青春期比起,我的青春期相当痛苦,希望借本片描述青春期的尴尬。”这青春期的尴尬来自社会、家庭的道德伦理以及古板的教育对少年儿童的摧残,而特吕弗以最真诚的态度讲述了自己成长的经历,并在这种实录式的展示中渗透出诗意的苦闷和忧伤。全篇大量的手持摄影机的跟拍镜头,断断续续不流畅,慢摇快摇,使影片产生了强烈的真实感。
绝大多数人的青春成长都带有残酷的痛感,内心的期望其实都是心里的止痛药。孩子不听话就要打四百下,最后长镜头奔跑,跑到一望无际的海边没有了路,绝望的又撤回来,真能逃出去吗?
《四百击》作为20世纪法国电影新浪潮的开山之作,它的叙事手法简单直接,既有真实的记录,又有心里的写意,具备穿透人心的情感张力,而这就是属于特吕佛的个人电影风格。
拍电影就是写作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迷宫
本片的真正恐怖之处并非杰克的暴君是压迫感,也并非远景酒店与世隔绝的不寒而栗的氛围,而是在于对温蒂境遇的共情。在电影的大部分时间里,画面上展现的空间都是明亮空旷的,几乎是每一个场景都没有阴影和遮挡,所有的事物都是暴露在视野之中的。荧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