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的母亲就是一个李宝莉式的女性,所以在看到相关情节时,真是不自觉的屏住呼吸,窒息感从心理蔓延到生理,一些不好的回忆涌上心头。
这时,有的朋友就着急了,说: “你是不是共情出轨犯?” “你也是白眼狼?”
我事先声明,我所在的家庭还是相对稳定的,不存在出轨这类的不堪之事,本人也明白母亲对自己是有爱的,并未产生脱离原生家庭的想法,下面我就讲讲自己的故事。
我小时候,父母工作都在外地,我是被爷爷奶奶拉扯大的,爷爷奶奶都是性情温和的人,所以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总是快乐的。
虽然把我托付给了爷爷奶奶,但每周末父母都要把我接走和他们住两天,一来是培养感情,二来是对我的生活和教育总归不放心。
出发点是好的,但在我的童年记忆中,这两天简直是地狱一般,因为爹妈至少要吵一次架,有时连带着我也要参与进去。 每次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水忘了烧,买菜买得不新鲜之类的,每次至少要持续2小时,母亲的用语更是充满侮辱性与污秽之词,首先,是对对方的人格进行否定,其次是对方的父母亲朋,再后来便是翻旧账,甚至到我父母谈恋爱的时候发生的矛盾,竭尽所能对人加以贬低。
后来,当矛盾冲突发生的时候,我就学会了装死,说什么都是嗯,啊,对,如果顺利的话,能够免去一场争吵,但也经常因为被侮辱的恼火上头,也跟着吵,等事态平息后就开始后悔(因为如果不上头,不还嘴的话,至少还能少吵一会。)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办法,就是假装自己作业还没写完,写完了也要在书桌面前发呆,尽可能的减少和父母交流机会,以此降低吵架概率,拖过那两天。(发展到现在,上了班之后,我一人独居,只有逢年过节才和父母一块住。)
其中有三次我比较印象深刻的:
第一次发生在初中,那个时候我邀请了一位同学来我家玩,我现在已经记不清当时是因为什么事情(也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母亲一回家逮住我就骂,我当时也很不服气,就回嘴,后来吵得越来越凶,我的同学就在旁边,他已经吓傻了,自那之后,就再也不敢来我家了。
第二次发生在高中,过新年我在亲戚家,母亲让我帮忙把她的手机连一下另一个房间的WIFI(她不会电子产品,这种事情都是我代劳),另一个房间在楼上,我就去了,结果亲戚家的WIFI有故障,我鼓捣了半天没搞定。
快到午饭时间时,我终于排查出了故障所在,母亲催我吃饭,我说再有五分钟就能搞定——我是真没有想到,这么一句话竟能让她那样骂我(不可思议吧),我也不服气,我说“是你让我帮你弄的吧,而且我马上就弄完了”,谁知道听了我的这句话,她直接给我了我一巴掌,我当时都被打懵了。
即使多年以后,再次回想起这件事,我也觉得真是荒唐至极。
第三次发生在今年年初,是父亲和母亲的吵架,他们两个吵了20多年,其中有好几次,父亲受不了母亲的侮辱性词语,摔门而出。 而这一次,吵架发生时,我正好在上班,等我回来,父亲早已摔门而出,走了。以往此时,母亲一般是在骂骂咧咧,说父亲不懂事,说他的家庭教育怎样,我奶奶没教好他,说他怎么怎么内心不强大。但这次母亲却极为沉默,原来不同于以往,这次父亲走后就不接母亲的电话了,她故作镇定,偶尔还说几句埋怨父亲的话,然后让我去给他打电话,从微信视频到电话,父亲都不接。(毕竟肯定知道是母亲让我打的。)母亲此时有些急了,半天憋出一句——“我怕他脑子不清醒,做出傻事来。”
我什么都没说,毕竟已经过了整整20多年,从我有记忆开始直到今天,这样的争吵一直在持续,发生这样事情,根本不足为奇。而父亲在亲戚家住了一晚,第二天气消了,总归是再次重归于好了。
而且和电影女主角极为相似的是,母亲的侮辱性词汇和坏脸色,只会出现在她认为比她低微的人身上,对我和父亲极为苛刻,甚至是刻薄,小时候每次生病,我得不到任何一点点安慰,她总对着病床上的我破口大骂,指责我吃饭不注意,穿衣不注意,哪怕是正常的流感,总之是我的行为习惯不好,先教训一顿再说。而对她的亲戚朋友和同事们,却总是好态度。对服务员,家政人员,快递员等服务型行业从业者没有丝毫同情心,只要对方的服务有一点不顺心意(甚至都不说谁对谁错),立马破口大骂,最后又发展成争吵,这种时候我总是要硬着头皮去劝架。
所以当我看到电影里面那种,尴尬的婆媳关系,压抑的家庭氛围,以及高高在上,喋喋不休,毫不尊重人的态度时,我简直是大脑嗡嗡响,仿佛这20多年以来的争吵词汇,都冲脑子涌。
在我看来,家庭关系是没有必要搞得这样紧张的,不需要有这种无谓争吵,难道我们只能通过伤害身边人的方式,建立起一个家庭吗?不应该吧?
不论男女,对亲人多一点包容,少一点侮辱,难道是有错的吗? 女主是过的很苦,她对丈夫孩子的爱是真的,男主出轨确实不对,但最多是一个双方都有错的局面(甚至可以看作男主的错更多),评论区的这些人,怎么就把女主这样的人奉为女性标杆呢?难道我们的女性就没有任何一个温和善良的人了吗?女主角这样的态度真的是值得别人学习的吗?这就是先进的女性主义吗?我不以为然。
去年冬天,奶奶去世了,我哭得很伤心,我自认是个坚强的人,已经七八年没掉过眼泪了,但还是感到心口撕裂般疼痛,我很想她,我在奶奶的棺椁前泣不成声,整整一天,隔一会就要用毛巾擦眼泪。我打心底明白,当我母亲去世时,我也会伤心,但我绝不会似这般不受控,尽管这种话也许不孝,但我内心确实更爱奶奶。
所以我呼吁朋友们,请不要再把这个女主角当成什么女性标杆了,她真的不配,不要再把伤害身边人当成无所谓的(出轨确实更严重,但不要一对比,就感觉言语侮辱不是问题,就自动忽略了)。
不论是针尖对麦芒,还是东风压倒西风,这种家庭,真的能和睦幸福吗?不论男女,给自己的丈夫和妻子,给自己的孩子,更多的尊重,更多的包容不好吗?
千万不要成为李宝莉,成为这种悲剧的主角,确实很可怜,但绝不无辜。
女主角不配成为女性标杆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关于正确解读情节的方法
姜文的电影总是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太阳照常升起》也不例外。 如果说这部影片是美的,我想不会有谁提出异议,但若说它是“好看”的,或许大家就不以为然了,这部片子有太多断裂的情节,谜语人式的台词,假如是在影里抱着寻求放松的心态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