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很多人觉得这是一部站在女性视角的影片,甚至是宣传女权主义的影片,但我觉得那只是电影的表层而已,太狭隘了。实际上,芭比是指被定义美的商品,首先芭比只是商品,不具备自我思考的能力,所以芭比或肯,甚至连拥有个性名字的权力都没有;其次芭比始终被定义美,每个时代的美都不一样,每个时代的芭比都要追随所谓的美,但重点是,芭比的美是别人所定义的,并不是自我评价的;最后芭比和肯不存在男性女性的生理差异(不信可以买两个玩具看看),只是主角和配角的角色分配而已。懂得这三个内涵就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本片的剧情。
芭比世界是一个想象中的虚拟世界。在影片第一段落中,芭比世界中的玩具们,过着日复一日程序化的生活,一切看似都那么的正常合理、毋庸置疑,所以在没有自我思考的生活中,一切都是美好的,那阶段的芭比世界就好像未食用苹果的芭比伊甸园。而第二阶段情节中,影片设置芭比身体变化,从而导致其第一次审视自己的存在性,当知道死亡之后,其被迫离开规律性的生活,踏上发现真相的冒险之旅,而在走出芭比世界时,一直仰慕她的肯也阴差阳错跟着她来到了现实世界。在第三阶段现实世界情节中,芭比知道自己只是个商品,并遇到了造就她的设计师,而肯却以自己的外形特征似乎得到了新的启示,就是自己这类商品在芭比世界中应该是主角,所以他匆匆忙忙地回芭比世界改变不同类别商品的地位去了,当然肯回去后自然会得到同类型商品的响应,并通过一系列行动也获得了新的存在价值,但这种价值是以贬低其他商品而获得的。在第四阶段,芭比回到芭比世界,并夺回了尊严,但最终与肯和解,最重要的是,芭比得到了真正的自我认知……
抛开一些鸡汤语言,芭比留下一系列金句:也许是你所有的想法造就了现在的你,但那些都不是真实的你;我们产生冲突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我也想和人类一起创造意义,而不是去被别人创造,我想靠自己去想象,而不想成为别人想象出来的东西;世界并不完美,但你给了我希望;这就是生活,生活总是不断变化……由此可见,芭比真正认识了自己,不依靠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活着,不需要别人定义自己的好坏,不取悦别人,有自己的个性,接纳自己所谓的不完美,因为不完美既是相对的、也是绝对的,但那些特点却客观构成并定义了自我,从而芭比可以悦纳自我,也可以接纳别人的差异,离开了谁她都可以是她自己。
这部电影是通过具有时代性且认知度很高的玩具,构造出一个关于现代社会中自我认知的有深度的电影。现代社会中,其实每个人都嵌入一个庞大的社会体系中,每个人面对日复一日的重复性生活,每个人都变成了工具、零件或商品。在获得现代性带来的物质生活同时,却渐渐失去了自我认知的能力。在可预见的短暂人生中,面对认知中已经了解的无尽时空以及巨大社会群体前,有些人会让自己人生的意义碎片化,更有甚者会陷入虚无主义中;还有一个人会将自己的人生意义构建在别人身上,一切喜怒哀乐都在于别人的相对性,在于社会大众赋予的标准和意义。很多人都将人生活成了无趣系统中的尘埃,在为趋同于“正常”和“约定俗成”中而压抑个性,“自我”到底是什么?“自我存在”对于身边人,对于世界的意义又是什么?如何看待自己随着年龄增长与理想越来越远的现实?在这里毋需给出答案,在这部电影中,每个人都会得到属于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