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时间线,没有叙事线,熟悉的林奇式表达。

看到四分之一,似曾相识感油然而生,这不是很像小说《百年孤独》嘛。时空被透明玻璃做的魔方来回切换,随时可以切到任意一个情景。你会看到有人可以彼此相视,却处于不同空间,无法交融。魔方再转,一群人又突然切换到眼前,共处一室。

魔方旋转,时空玩儿转。

无困于时空,人物和情节完全被思维左右,思绪随便把它们拎来调去,如同天马行空般的浮想联翩,这实在是浮想联翩的影像兑现。

接近片尾四分之一,邓恩点破:我想告诉你事情的来龙去脉,问题是我也搞不懂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

这是一个小小的暗示。

喜欢卡夫卡的的林奇,却致敬了《百年孤独》,是英雄所见略同?

在影像表达领域,林奇是一夫当关。

如果你愿意多想一点:以小我孤立世界,无视一切规则,规则就不复存在。如果在头脑里你做得到,你将拥有一个帝国。

这是影像自由,想像自由,还是思想自由?

林奇没有着力于用故事感动人,更没有用哲思引导人,只是信手拈来地把规则捣了个稀碎,主打一个四两拨千斤:

我已自由,你看着办。

事了拂衣去。

《内陆帝国》比《穆赫兰道》柔和了许多,片中一切情景都隐约着林奇温情脉脉的凝视。

致敬林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