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伯格曼的影片,恨不得打六星

能完完全全感受到导演的童年折射,教科书上所讲伯格曼灰暗严苛的教会家庭时光是他横跨一生无法抹去的阴冷底色。

iva这个角色的不自然感从母亲到来之时变愈发浓烈:驼背的女儿,高个子却显得矮小,在自己家却显得手足无措,泄气的气质,无神的眼睛没有情感。可以说只有在撕破脸皮的争吵爆发时,iva这个角色才算是真正“活”了起来。

弹钢琴时望向母亲的长镜头,那种既期待但又畏惧的眼神再熟悉不过了。

整部电影从争吵开始,实际上变成了就变成了对母亲的审判。这种审判是有悖伦理的:母亲生养了你,你还有什么资格指责她呢?但痛苦是真实的,折磨也是真实的。个人的苦楚总有一天会冲破世俗道德的束缚,于是这种审判,越是挤压,就越是爆裂。

但是所有的“女儿”其实都不明白,母亲是不会改变的。怎么可能指望我们用自己的三言两语去彻底改变一个生命长度倍于自己的人花费几十年塑造出的性格呢?所以我们只能“无奈”地改变自己的课题。

海伦娜的存在实际就是“怪物”。把母亲对孩子侵犯自我生活的恐惧化为身患怪病口齿不清肆意啼哭扭曲爬行的怪物——她是母亲的怪物。

“我只是你闲暇时想要把玩的洋娃娃”“我希望自己不是母亲,我希望你能拥抱我安抚我”

其实全篇没有什么好解读的,或者说是我自己开始不再愿意像这样用无聊的语言去写这些我一眼就能看懂的早就明白了的解读。如果不再接收这个领域新的理论,永远就只能用现阶段有限的知识去写早就明白的道理。不仅无聊,而且没有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