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页是一张彩色的照片,也是全书唯一一张彩色照片:高高瘦瘦的“京都门外汉”穿着大衣,走在青砖小路上,两侧房屋参差,几棵光秃秃的树排列道旁,一派清净的冬日景象。

作者舒国治自称京都的门外汉,在书中不写京都的历史,不讲太多文化,也不介绍热门景点,更多的是表达自己旅行中的感受。随着他的文字,你仿佛一滴雨,轻轻落到京都大地上。

...


《门外汉的京都》是舒国治的京都游记合集,本书记录了他赏玩京都多次的所见所闻和心绪。和一般游记不同的地方从目录可见一斑:这本书中的文章从京都的雨写起,写它的黎明、气、水、旅馆,又写长墙、手袋和咖啡馆等等,看上去都不是一般游记的“打开方式”,颇具舒国治的个人特色。他写游记,并不是以地理位置分类,而是从小物甚至是旁人不易在意的事物写起,却写得充满京都风味。


我们如今几乎只在唐诗中得见“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如斯山水,如斯古韵,却很好地保留在京都之中,它像一座凝固的故事,氛围不曾消散。也正是为了这,为了那竹篱茅舍,为了那旅馆寒灯,为了“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感受和拥有遥远的忧愁和酣醉,舒国治一次又一次走到京都,走回诗词,在此呼吸与睡觉,做一个“门外汉”。

或许有些景色如今都已消散,毕竟距离他写下这些游记,已经过去了十几年。但这也正好,这些古朴淡雅的文字可以把你带回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的京都,去走一走,看一看。

...


自在而漫无目的地走


舒国治笔下的京都雨景如同一幅水墨画,河水潺潺。他和行人不同,没有神色匆忙,没有低沉哀叹,而是悠然地享受着旅途中的雨,直到雨霁后看见远处的金轮。他说,雨中的寂寥景象正是旅途中的一大骗局,可断不能中了它的道儿。读到这,不禁让人也心境豁然开朗,仿佛站在他身侧,与他一同享受这放晴时刻,再一块儿去喝一碗典正的抹茶。

晴日赏玩的愉悦常有,而阴雨天的平和心态不常有。别放心上,其实没什么大不了——这是游玩的好心态,也是生活的好心态。


他写游记的时候如同与你对话,不会去过多介绍他写下的地名、店名,如此轻快随意却又真诚自然,让人想恼也不能。他在跋中写到,他曾经常给朋友写上两三张纸介绍旅行中的见闻和介绍好玩的地方,写着写着就不只两三张纸了,索性写成一本小书,而又希望这本书能像两三张纸一样轻便简洁,像写给朋友的——“自在地叙述”是他的期望。

同时,这大约和他少年时期便受到摇滚乐熏陶有关,他自称年少贪玩,这样叛逆又洒脱的性格也影响了他的文风。但在习惯了这一的文字后,反而觉得沉浸其中。所以,他看柿果低垂,在山门外眺望,站在木桥上听河水,漫无目的地走,你也大可哼着小曲儿在后头跟着。

...


赏京都的黎明要懂得珍惜,在天色朦胧、四下无人之时,听着古琴CD漫步于池边,看那幽美的树影,如梦似幻,这是破晓时分才有的美,是一座城市别样的美;赏京都的气要登高入林,观望山色,脚踏湿润泥土,大口呼吸纯净的氧气;赏京都的水可散步时留意道旁,或许就有一条细长的水流穿过谁家的小院,又流向别处。京都的水皆有源头、有去处,见证落花、飞鸟与有情人……


京都之吃,京都之美


似乎中国善于写散文、游记的作者中懂生活者数不胜数,而他们大多都很懂得“吃”的乐趣和奥妙,“民以食为天”这一句话到说得没错。舒国治也是懂“吃”的人。


在《京都之吃》一文中,他介绍起食物来可谓细致入微,对“渍物”的制作过程的记录会让你口舌生津——“将茄子、黄瓜、紫苏叶、嫩姜等以盐腌渍,令出微酸。再就是更后起的‘千枚渍’,将圣护院所产的芜菁切成轮状薄片,用少许的盐腌渍,并每日加入昆布调味,令其产生一袭海里带来的鲜香气。”物产惟艰令京都人产生了“专一凝视”的食物审美,对蔬果的珍惜和歌咏都自成一体。而“渍物”正是京都人这种对单一食材的“凝视”的产物。

除了渍物,“京果子”也是京都当地富有特色的食物。舒国治爱甜,到京都见到果子总不免这尝一口那尝一口,“所得之甜,足以感动到涕零、到便次死去亦不枉之地步。”对于同样爱甜的我而言,仿佛可以感同身受。他在这章中写,他是以虔敬仪态去品尝京果子的,而以虔诚心态赏玩京都,或许也正是旅途愉悦的诀窍所在。

写食物似乎是旅行手记必备,但与众不同的是,舒国治认为,游玩京都,基本上仍然需要专注于赏看,而不是吃。然而,“吃”是无法避开不谈的,他便说,“门外汉也,终只能学得一招,野餐。”他赞美到,京都是全世界非常优秀的野餐圣地之一。

出云路桥以北,何茂川西岸的绿地是舒国治最喜欢的野餐场地,写到这,他附上一张照片,开阔的空地上散落着三十来只小鸟,流水清澈,远山依稀可见。你只需要准备一罐橄榄,一罐腌梅子,一小袋越莓干或葡萄干,再到超市去购买面包、苹果、西红柿和酸奶,倒上一杯热腾腾的茶,坐在街道旁的绿地上,面朝着流水,咬下一口面包,仿佛把新鲜的空气一起塞进腹中,何等畅快,何等自在。

...

 

京都是一座电影的大场景

 

舒国治看京都的街头与过往的行人,总带着看电影的目光。他说:“京都根本便是一座电影的大场景。”他从小喜爱西洋电影,后又习于电影,转从文学后仍可从他的字里行间读到电影审美对他的影响之深。

他喜欢在夏夜沐浴后,推开纸窗,喝着啤酒,看市井热闹,如同看一场电影般生动有趣。

京都是一个看不尽的电影中的大公园,一切都仿佛是静态的,穿行其中,树林茂盛,曲径通幽,石山沉默,水池清冽;街边店铺里捏寿司的、炸天妇罗的、削竹器的人各司其职,也仿佛是静态的。

这是这座城市的独特之处,不似其他高楼大厦与其中的行人吵吵闹闹地让你陷入其中。“这便是我为什么这个既不买、也不需服务、甚至也不特别去吃的门外汉却说什么也要三次五次十次二十次地来到京都,干嘛,看。”


于是,他也偏爱京都的“小景”。所谓“小景”,顾名思义,便是京都城市中细微的场景。小景处最见京都风情,可谓见微知著,一叶知秋。如他所言,深巷中的灯火明灭,石路上的光影斑驳,都是这座城市富有美感的组成部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从各种竹艺上我们也可以窥见京都人的生活美学,如名为“犬矢来”的防护围篱——用竹子做成弧形,用来保护墙壁。竹子整齐排列,加之竹子本身的质感,透露出高洁之感。在昔日,犬矢来用于防马从门前过而飞溅起来的泥水,也可以防止猫狗入内、盗窃,如今,虽然实用性减少,但美感倍增。美学中有种观点,认为距离实用性越远,越容易造就美,若从前使用此物是出于实用性考虑,而如今保留,便大约是出于审美需要了。

舒国治认为,观看小景即可得京都生活之精髓,这种灵气降落于各种包装上,藏匿桌椅间,不必再深入,这便是“门外汉”的要领。飘逸来去,拂一拂衣袖,便已有太多收获盈于心头。


他不去介绍热门景点,但其中有一篇文章大约称得上现在所说的“旅行攻略”。文中推荐了不同的旅行路线,给出了一些旅行建议,但舒国治却也在末尾说,“要之,应当如同京都居民一样,每次只专心去一所在,好好咀嚼,而不是匆匆将几十处地景赶完,以图日后有‘我去过了’凭借。”我非常喜欢“居民”这个身份,若旅人能够将自己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也许能够获得最纯粹而难忘的旅途记忆。



我们常问:旅行的意义是什么?

正如上述的那样,成为京都的“居民”是很好地了解和体悟京都生活美感的方法。来到这里,或许更多是收获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的放空,逃离车水马龙的大城市,逃离忙碌的工作和沉重的压力,就在这座大公园,做树下一枚光斑,深呼吸,睡过去。

所以旅行的意义是什么?每个人的答案各不相同,有人说是为了了解广阔的世界,有人说是为了感受风土人情,也有人说是去吃一吃世界各地的美食,或许你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另一个答案,那就是,为了“飘逸的赏玩和清寂的品味”。

在橱窗前稍作停留,看一眼精致的京果子,又或是在草坪上野餐,吃上一口三明治,还或者是在寒冷的大雪夜裹着被子在旅店里独酌,为了这些时刻,为了在不同的城市里把日常过程另一种模样,来京都吧,来旅行吧,来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