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么有层次和寓意丰富的黑色幽默。感觉里面把所有人都说了个遍。

电影时时刻刻在传达着某种婚姻的裹挟和爱的裹挟,这种黑色幽默和反乌托邦的色彩,对我来说确实很新颖。

酒店象征着社会意识规则:单身可耻。

森林象征着单身主义者联盟:婚姻无用。

城市则是现实生活中社会运营最稳妥的一种状态:和睦的家庭,共同的联盟。

我觉得导演或者编剧没有赞扬任何一种方式,都在极尽想像力的讽刺这三种状态。

婚姻制度:是生产力低下的产物,是一种社会性互换和协作,农业社会的产物,酒店人员会告诉你不结婚会怎么样,单身久了会变成狗,会被社会杀死……这些是一种社会意识的裹挟,最后让所有人深信不疑:不结婚就会死!尤其看到某个大龄单身女性向别人搔首弄姿无底线的表达自己,那一刻我是难过的,似乎我身边好多单身到最后的大龄女性朋友都是这样妥协的,我为她们感到难过。但电影里的表达真的没有给观众留任何台阶,那些单身到最后配对不成功的在被驱逐的前一夜选择了自杀,这种讽刺真的让人绝望到底。

森林:单身者联盟,另一种极端的表达。在这里有自己的卫道士,规则和正义,别说婚姻了,哪怕有一丝爱的迹象也会被惩罚,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但人类的爱啊,这种最珍贵的情感是无法被消灭的,如果说整部电影有什么让人还能有温存的地方,那就是这里了,一种无法被规训的反叛的爱产生,是自然的,无法控制的爱。但用森林中产生的爱讽刺为了婚姻而刻意产生的爱,又是一种双重讽刺了。

城市:代表社会生活中的大多数,不是成双入对的结构甚至不能正常生活,而为了活下去表演着和谐婚姻关系的森林单身者像极了一桩桩形式上的婚姻。假戏真做,而那对森林假单身者在装成couple的客厅戏里多少也有些情不自禁的真情流露。也说不清楚社会婚姻中的大多数是不是在假装幸福,也许在城市中一切都没那么重要,这个形式就是留在城市的唯一生存入场券。

最后的最后,导演吹灭了最后一丝光,爱一定是真理吗?当男主角在思考要不要为了女主角戳瞎双眼让他们更像一对的时候,像极了爱情中为了圆满的考验与妥协,然而女主到底有没有瞎,欺骗也是常常存在的,但导演似乎没有给出答案。他是继续单身变成了自己曾经向往的龙虾????(龙虾可以活一百年,且冷血自由)?还是变成让爱情圆满的瞎子?怎么选择似乎都令人无法完全接受,充满了悖论与绝望。

看完真的特别沉重,如果怎么选择都是错的,那意味着怎么选择也都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