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ianne和Cornell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历程指出了一个事实:我们很多时候完全不了解他人,哪怕ta是自己一生中的挚爱。

高中时期的误解,是M从小在极度缺少爱的环境下成长,C给了她第一次很美好的包括了爱的sex,但是C后来没有邀请M去舞会,M认为C抛弃了她,但是事实上是C自己想维持社交圈子的关系,他害怕他会失去身边的一切if他公开了和M的关系;

大学时期的误解,M还是认为C抛弃了她,但是C认为自己的阶级和她不同,不仅还是不敢公布关系,还觉得在M身边的朋友让他觉得自己很平庸很窘迫。最后绕了好长一个弯,两个人终于确认了彼此的距离和心意。

其实两人到最后还是没能自觉地在心灵上满足对方最根本的存在的需求,但是在事实上很lucky地达成了一种平衡。C和女友分手,最后把M从家暴她的house里救出,在行动上给了M“不会离开自己”的确认,或者说保证;

M和身边高谈阔论却无比庸俗的男性朋友一一分手,使她摆脱了C很讨厌、让他觉得很孤独的氛围;M和富裕的家庭断绝关系之后,自己身上的“阶级”标签也随之掉落;而且在C的depression时期,还是M独守在skype的屏幕面前,给了他最有力的陪伴。

到最后的结尾也有心地安排了两人的再次分别,C要去纽约了。此时的M不再认为C“离开”了自己,而是主动放开手鼓励C面向未来。

normal people,这个标题我很喜欢。某种意义上,每一个人,都在“平凡”的词义上是normal的,这个十二集电视剧的跳跃式发展,由此见证了两个normal的灵魂gather and miss,miss and gather,and evantually,they embrace each other.我愿意相信,对于一个个体,生命中出现的他者之中,其形象能够最终留在这个个体脑海中一生的,真的不会多。能拥有这种具身的宿命感是幸福的,哪怕这个他者不属于自己,或者说不在一个世界之中。记忆本身,想象本身就能治愈时间带来的痛苦。我愿意相信,人潮退去,one and one,the normal people passed by,但是最终那个“属于”自己的人,ta依然在你心中守望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