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的感受就是被三浦透子圈粉了。演技上,不被理解但是卻被表白時的局促害怕、 躺倒在海邊時的釋然彷徨、叼煙頭時的苦悶無聊、在家人面前辯白時的聲嘶力竭、最後奔跑時的喜悅釋放...感覺讓她來演女主真的太完美了。而且,片尾曲是自己很喜歡的一首歌...前奏的吉他響起時我非常驚喜。幻化成風,唉,原來羊文學那張單曲的封面之所以是紫色,可能有asexual的意味。

說幾個印象深刻的點。

第一個是拉面店的小翔被她拒絕的那一幕。很心疼女主,自己珍視的朋友不能理解自己,也不願去嘗試傾聽自己的想法,但是對方也是一個很好的人,自己也很珍視(as a friend)。女主知道小翔已經開始反感、不信任自己了(雖然是誤會),但是卻沒辦法改變,最後就是變得很讨厭這樣的(又把一段珍惜的關系搞砸了)自己,又跑去海邊一個人待着。

第二個是女主和真帆的友誼。女主明明是把對方當成很好的朋友來相處,對方滿懷着歉意告知結婚的消息時,自己也是很高心地衷心祝福。但是到了自己家人(妹妹)這邊,就變成了lesbian。好朋友就是好朋友,為什麼人們總會想着用各種親密關系的标簽來錨定他們呢?

第三個是女主和父親的親情。吃早飯的那一幕,外婆、父親、女主三個人都不顧媽媽的叨叨(是外部社會規訓的象征),都随意地怎麼舒服怎麼坐,然後爽朗的笑聲填滿了整個早晨。最後,媽媽也笑了。所以我很喜歡昆德拉,被他小說選擇的東西,總是有無窮的魅力和意蘊的。親情總是在沉默中出現的,比如女主蜷縮在長椅上看父親跳繩;女主向父親坦白自己以後不會再拉小提琴之後,父親在沉默(遺憾、懷念交雜)之後,最後還是對女主的決定表示認可和祝福;女主說自己不知道父親和母親的情感往事時,父親沉默着笑着摸了摸女主的頭...

女主是一個很真誠的人。在察覺到關系變味(也就是變得危險起來)之前,她都能很輕松自然地和朋友相處(無論性别)。可能是之前類似的經曆太多,導緻她現在連和朋友相處(特别是異性)都變得異常敏感、甚至到了笨拙的地步。這部電影也拍的很真誠,清晰直白的鏡頭語言、真實冷峻的長鏡頭、還原主角内心的氛圍色調,我都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