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心跳才七次,无法想象的节奏,记得自己有次在高原心跳不到50,内心都开始恐惧。看陆文婕在家练习闭气,胸口不断起伏,我就已经有窒息感。每次入水前他们都要尽量多吸气,关键深潜时要控制好吐气的节奏,不知多少次练习才可以深潜到八九十米。我可能向往过滑雪,攀岩,也玩过浮潜,但从没想过深潜,海洋深处给我的感觉是无边无际的恐惧,背氧气瓶尚且会担心漏气窒息,更别说自由潜水,绝对是勇敢者的游戏。电影前半部主要在讲陆文婕的潜水历程,看着是满常规的户外纪录电影。不过在陆冲击93米失败后,影片有了微妙的变化。观众逐渐看到一个自小有原生家庭伤痛女孩的心理历程,原来她通过深潜这样需要极度专注力的运动,一方面挑战自我,另方面其实一直在向内心不被妈妈认可的那个部分(包括妈妈)证明自己,似乎唯有获得世界冠军才能证明自己不是妈妈嘴里嫌弃的孩子。这不仅是一个有潜水天赋热爱深潜的人创造奇迹的故事,更是一个表面如此勇敢坚强有韧性的人如何面对心理问题成长的故事。很多观众不太接受片中导演与女主发生争执的部分,觉得偏离主题,我到认为这恰是此片绝妙之处。导演开始肯定也是奔着客观纪录去拍的,她也一定不知道陆有这样的创伤,当双方关系越来越近,陆对导演其实产生了一种依赖,比如要求其作为安全员。导演也纠结自己是否应该接受这样的依赖,虽然她还是按陆的需求去做了。纪录片原本要求拍摄者客观记录,但陆有点越界的行为还是影响到导演后半部分的表达,两个人微妙的关系在镜头前呈现,我相信应该还有不少镜头删除了。陆文婕生活里没有看到更多与亲人的联系和互动,她长期靠自己平衡心理问题。所以当遇到想拍她的导演,且双方已经建立一定信任之后,陆的“越界”在我来看是一个对亲密关系需求的信号,也是人性本能。而导演之后情绪不很稳定的原因也有其原生家庭影响。想想自己与妈妈的关系,我太能理解她俩的状态了。放眼东亚家庭,父母对孩子的控制几乎是普遍性的。当然陆文婕遭受的还有至亲之人的语言暴力和否定,对她这样敏感又聪明的人来说,之后每件事都要做到最好就不足为奇了。每一个看似坚强的外壳之下可能都有非常脆弱柔软和易碎的内心。陆文婕通过潜水感知自己,通过濒死的经历了解自己,虽然惨痛但她还是愿意面对蓝洞,最后那次可以看到她再次全心投入,动作一气呵成,没有犹豫和紧绷。如果她内心有任何一点迟疑胆怯或纠结,都不可能成功。最有意思的就是里面的悖论,外表坚强与内心柔弱反差,深潜需要极度专注与内心因为曾经的伤害未治愈带来的犹疑,她必须控制住那些自我怀疑的部分。有朋友指出剪辑将其母亲的短信放在她挑战成功之前,似乎暗示她这次成功是因为与母亲的和解,似有制造大团圆结局之嫌。我不知是否真有这样的用意,不过即使如此我也可以接受。导演本来也是怀着善意想帮助文婕,只是后来超出自己可以承受的范围。如果可能我想对导演和文婕说,你们已经都太优秀了,就如好东西里的那句台词,可不可以不用这么好。内心那个小女孩需要我们善待,我们不需要为了证明自己而做什么,我们只需要做自己。每个人都在通过不同方式寻找自己,慢慢来,总有找到的那天。
回想自己曾经痴迷于徒步,何尝不是一种寻求疗愈的过程,当时并不知道自然的疗愈作用,如今想来很多人都因接近自然而疗愈自己。不得不感念慷慨的自然界,人类伤其无数遍,它不仅能自我修复还可以治愈人类。
对了,班夫影展这个周末还有三场哦,可惜周末有事看不了。我第一次来看班夫,很喜欢里面的选片,可惜时间冲突只看了第一天三场,还特别幸运晚上中了一等奖,船潜服,诱惑得我也想尝试潜水了????
疗愈自我更重要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人性从来经不起考验
很棒的电影,导演以写实手法(前半部分甚至感觉像纪录片)却拍了一部寓言故事,老和和阿浩演的太好了,感觉跟当地纳西族人一样。导演介绍电影剧本是金导写的,我就不奇怪开始看的时候老感觉老和有日本电影里男主感,很像当年高仓健演的沉默硬汉。老和 ...
抢救性记录的意义
我很想打六分,那一分是给方导的,一位70岁却状态极其年轻充满激情的有地球物理学背景的斜杠中年。看了他在一席10年里两次演讲,他说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不在于赚钱多少,而是快乐多少,只是多少人这样想并且如此做到。看电影之前我只知道有一艘日本 ...
野生动物到底是否应该近距离追踪拍摄
我和朋友订票时没有别人,以为我俩包场,还好现场还有一位女士,工作日白天场次又少,票房就不指望了。片子拍的好看,雪豹妈妈和两个雪豹宝宝的故事很吸引人,宝宝中间失踪让人特别遗憾。很多镜头应该是当地藏民拍的,奚志农老师教他们摄影技术怎么取 ...
一部几乎没有时代隔阂的经典家庭剧
看的过程真的没有任何文化不同时代不同的隔阂感。1953年日本战后第八年,剧中人的生活条件不一,医生儿子家似乎相对好些,二儿媳住的筒子楼的一间房,公共厨房,条件是比较差的。我们七十年代很多人也是这样的条件。老两口从家乡到东京玩,住儿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