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中国奇谭》第一集《小妖怪的夏天》一炮而红,“浪浪山”也在一夜之间成为刷屏热梗,引来破圈级的二创。在“我想离开浪浪山,是不是该出去闯闯?”的台词后面,网友接上新答案:“但人间风雨处处有,何处不是浪浪山。”“但翻越万重山,等待我们的是另一座浪浪山。”

两年后,同一个世界观下的平行故事《浪浪山小妖怪》,被搬上了大银幕,同样充斥着各色打工人困境的细节隐喻,把职场和社会规则腌入味了。看的时候,我80%的时间嘴角带笑,最后又眼眶发酸,不争气地感动流泪。

它比当年的短片更扎心。扎在你内心深处最想逃离的地方,有遗憾、无力、属于牛马的“活人微死”感,到最后则是拼尽全力的血性,并接受自己的命运。电影里还有不少细节值得被拿出来解读:为什么后半段的主线是“小雷音寺”?黄眉大王最后为什么会被弥勒佛拯救,赐予法器,重新再来一轮?“师徒四妖”的组队早已注定失败,背后原因是什么?

...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场“九九八十一难”的《西游记》,只不过阶层也分“九九八十一等”。《浪浪山》里的取经四妖组,就是一群底层历劫者。他们的故事,是对《西游记》的一次“非主流补写”,不是新编,不是改编,而是讲孙悟空每次降妖前站的缝隙里,发生的小事。

它借用《西游记》的世界观框架,但骨子里,讲的是我们这些Nobody,妈妈的小骄傲、领导的擦桌布、社会的边角料,如何被困在规则里,无数次想跨越、想突破,却又一次次原地打转。

...

大王洞,提供的是一份上限不高、但至少能保底的体制内工作。由于出身“野生”,也不是“关系户”,小猪妖考了三年也没考上。刚出场,他就是典型的自我压榨者形象,主动拿自己的野猪毛刷锅。毛都薅秃了,刷得锃亮,结果呢?一句“我爷爷和我祖爷爷的字都刷没了”,惹上杀身之祸。这场景就像你熬通宵做方案,结果“刷完锅”直接被领导当众甩锅。领导永远有自己的想法,有理由质疑你,有手段把你贬到不值一文。

领着他干活的蛤蟆精,像大厂里的小组长。手下有两个人帮着干活,自己也是有点小关系、小门路给混进来的,可那又怎样?本质上同样是在底层打转,连“体面”都只能挂在嘴边当个念想。在浪浪山温水煮青蛙,总觉得外面风险更大,只能憋屈地熬着。毕竟光是在这里混日子,都已经付出全力,随时可能走人。在丢了所谓的铁饭碗后,他依然把编号“玖玖捌壹”的工牌随身揣着,象征自己对“稳定工作”的向往。

...

两人被迫逃出浪浪山,接下去怎么办?小猪妖的选择,带着破罐破摔的决绝,非常之荒诞:唐僧师徒要被大宴10天,不如扮演成他们自己去取真经。不用管什么可行性,先干起来再说!

蛤蟆带上头套装唐僧,自己演二师兄,还拉个社恐到极点、连山洞都不敢出的猩猩硬充齐天大圣。最好笑的是黄鼠狼精,一个重度话唠,为了扮寡言的沙僧,生生把自己憋成了闷葫芦。刚认识大家时,他眉飞色舞地讲自己是早产儿、吐槽前女友嫌他话多,到后期不语只一味挑担、眼神空洞,真就是清澈大学生被社会毒打后,染上浓浓“班味儿”的写照。

也许他们自己都没意识到的是,扮演唐僧师徒取经的目标,不是为了长生,而是村民嘴里那句“成了佛,所有人都得高看一眼”。就像我们忙忙碌碌,无非也是为了换一个像模像样的社会身份。“浪浪山四妖组”隐喻了我们身边的大多数,特别是到电影的最后一段,4个角色又能理解成是同一个人的几个人生不同阶段——

在外面是随时被替代的耗材,在父母眼中,却是忘了喝够水的孩子。为了成为人上人的目标,我们不得不“披上袈裟”、戴上面具,从社恐变成话唠,再从话唠变成沉默的多数,扮演着社会期望的角色,消解自我的本性,跌跌撞撞地寻找方向。大家的原点都是一样的,但成为谁,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

...

为什么这趟取经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面对这个问题,电影用冷幽默的方式,给出了一个很让人心酸的答案:因为大多数底层面临的是结构性困境,他们在无意识时就已被规则筛选。

首先是公鸡画师的一幕,专业的乙方只听几个词,就能完全还原出师徒四人的样貌,甚至把所有版本的《西游记》全部致敬个遍。但到了不懂行的甲方这边,硬是指手画脚,挑了个最抽象的。这个桥段除了讽刺甲方,还说明一点——为什么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比人和狗还大?因为没有想象力,只有信息差。

阶级和阶级之间的壁垒大到,他们都想象不出来自己要伪装的对象,该是什么样子。一路上,他们想当然地伪装,骗得连自己都信了,但这只能骗和自己在同一阶级的人。直到来了小雷音寺,一语惊醒梦中人:“孙悟空500年前大闹天宫时就和如来认识,猪八戒和沙僧都是天神转世,唐僧更是金蝉子转世、皇帝的哥们,你以为什么人都能去取经?”换言之,西天取经是国家级交流项目,执行的四个人,每个都有前世今生的背景。半路截胡,根本就是条走不通的路。

...

电影后段把小雷音寺作为主线,同时也是这趟旅程的高潮,真的很妙。在《西游记》的原著中,这段就是取经全程中的最大危机之一。唐僧师徒被黄眉老祖伪装的如来骗得一步一拜,孙悟空四处搬救兵,结果所有天兵神将也都被人种袋收服。直到弥勒佛出手,才得以脱险。

让四个小妖对上最强反派,溃败就是两三下的事,他们这是被速通到了终极困境。小雷音寺是什么地方?比大王洞高几个level的存在,约等于大厂集团总部、职场路上的火箭,搭上了就能迅速飞升,但前提是要为上面的人干脏活,彻底剥夺本心。

当一切伪装被卸下,你是谁?你还能坚持什么?黄眉大王戳穿身份后,又迅速给个甜枣,威逼+利诱地招安。他们不用像在浪浪山时做卖力的小活儿,只是站在身旁扮演四大金刚,就能吃到唐僧肉。

四妖被迅速分成两派,小猪妖和蛤蟆精身上自带打工人的打工魂,他俩放弃挣扎,准备融入体制。很刺痛人的台词是:“谁厉害就站谁那边,准没错。你以前不也骗吃骗喝嘛,装什么装?”这一块的处理很真实,实打实的利益面前,大多数人会选择服从。

...

硝烟散尽,他们连名字都没能留下,丢掉记忆、回归原型,从始至终都是无名的“Nobody”。大圣留下的四根毫毛有什么用?电影没明说,选择了留白。只有村里那座小小的、简陋的破庙里,供奉着四个模糊塑像。

起点卑微如尘埃,过程狼狈如小丑,最终也仍是无功而返、籍籍无名,但至少被自己在乎的人记住了,这又何尝不是他们存在的证明。

这也是我们这些普通人活了一世,不甘平庸,想跨越心里的浪浪山,得到的证明。

最后多说几句,最好的上美影又回到大银幕了!那个曾经做出《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天书奇谭》《宝莲灯》,在传统神话植入当下议题与情绪,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让国漫登上世界舞台的上美影,终于又一次拿出了佳作。同时也很高兴地看到,今年的国漫电影来一部爆一部。“国漫崛起”从十年前《大圣归来》时的口号,到这几年总算成为了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