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恩兄弟真是讲故事的天才啊,由于我是边看边写的,so随便记点东西。
P1,外乡人马背上歌谣与随机酒馆的屠杀怎么不是西部片最大的亮点呢!导演对打破第四面墙手法的娴熟作用,使观众如同是巴斯特(老巴、西德州山雀、圣沙巴鸣鸟)的同伴,闯荡于西部自由与野蛮之地。而戛然而止的结局与足以让观众开怀大笑的戏剧化处理伴随着神枪手们的对唱,给影片全片做足了完美的基调——“我们会在那里等你们,我们能一起唱歌。”——自由意志的生存哲学hhh。
P2为何说科恩兄弟是讲故事的天才?他们能牢牢的抓住你的想看的心,并且简洁快速地把主要与次要呈现出来,这体现在场景的巧妙设定与突发事件的到来——你永远也想不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但你永远被他们的创意手法所折服。而导演的黑色幽默也在这一部分提现得淋漓尽致:当主角再一次被审判,对着旁边的哥们带些自嘲地说“第一次?”,不禁让观众对着这个死前还注意到一个漂亮女孩的男人着迷。
P3这一p第一眼看上去略显平庸,西部片的元素也用得最少,却是人物情感冲突较多的一部分。导演刻意用了灰白的滤镜与飘雪的森林表现冷漠无知的居民与落后的地域特征,同时也因此提出了社会思考:当一个世界都是无知与腐朽,耶和华能否真的能拯救人类?当残缺的人与束缚的动物同为生存的需要,他们真正的区别又是否是语言?当野蛮与文明产生冲突,我们内心得选择又究竟倾向哪一方?我们只能站在最客观的视角,也无非是继续“驶入人生的无常”。
P4“那片广阔的峡谷荒无人迹,满目荒凉。”导演开篇就用舒缓的音乐与大量的固定镜头展现了这片美好的无主之地:广袤的森林,自由的生灵与潺潺流水。此等美景吸引着淘金者似乎也不足为奇。导演用大段的篇幅表现了淘金客的生活细节,却在突如其来的结尾告诉我们:当贪婪的不到终结,欲望之窟终成葬身之墓。当影片再次以自然之景收尾,也强化了讽刺“破坏峡谷后宁静地离开”。的确,满目荒凉。
P5这篇各方面可以说是看的最完美的故事了(也是老师推荐的),足以展现导演对故事节奏的把控能力:有温情也有快乐与遗憾,也许是不经意间的一个flag就是结局的关键。虽然全片来看节奏稍缓,剧情上稍显不足,但表达了导演的人生观,婚姻观等,也有了主题上升华,作为篇幅最长的部分,已经有了长篇的潜质。最后五分钟的处理堪称故事设计的典范,那些遗憾正是前面部分的重重铺垫,为全片做了戏剧性的弥补。
P6看了,但没完全看懂。全片在狭小的空间中充斥着大量的对话,也打破了全篇最大的第四面墙,但……
总结:这部片子结构方面虽无创意,但通过一本书将所有故事讲完,并且有开头有结尾,有赞歌也有讽刺,有趣味也有回味还算是观感丰富。总之,以翻书为开头,以合上书为结尾这样认真的设计也算难能可贵吧。科恩兄弟yy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