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我对看剧相对宽容,因为看剧和电影不一样,电影院进去之后,如果她质量很差你也会心疼沉没成本,不舍得出来,于是不得不投入了时间。

一次性消费电影很容易,但被诈骗看完一部剧就很难做到了。看剧可以随时离场,抽身而退,愿意看完而且写一两笔的一定是觉得受到某种尊重,剧集创作因此也比电影创作需要多一点持久力,你懂得,这种让观众保持持久关注的剧情能力,是剧集编剧的创作主要目标。

《早间新闻》我是从第一季开始追的,因为本国很少能在电视剧里看到演播室、新闻工作者,电视工作者,媒体这个题材对于国产剧还是敏感题材,媒体从业者的故事也很少能看到,这个题材真的很吸引人。第一季的优点是职场戏的部分,主线极其明确地指向职场性侵带来的余波和震荡,并因此牵涉到各方人士,细细想来,Bradly的出场,Alex的处境危机,Cory的职场机会,包括Mia、Hana,一系列人物都和一个大事件有关系,而且米奇的这个事情也引发了一些家庭戏,虽然着墨不多,但是有故事和场景可以演绎。人物都是有行动的活力和动力的,各怀心思,各取所需。第一季第一集的开局奠定了整季的大事件的方向,也建立了悬念,谁是电视台内部的那个受害者?直到最后一集,汉娜的自杀,所有人又开始动荡和忙活,仍然在张力饱满的状态下。写戏的人喜欢的不仅仅是大事件,而是大事件之后引发的角色/人物的行动。第一季完美导出一个编剧案例,怎样在一个大事件上衍生和扩展戏剧性的故事,引申出对于职场性欺凌事件中,女性的身心感受,情感脆弱和资源需求混合的复杂心理,男人的职业道德界限,人性的欺软怕硬不自知,呈现了一种赤裸裸的人性真实,复杂的,不堪的真实。看完第一季时,真的感叹人如此作恶不自知,而身陷职场弱势的女性该如何自处、自觉?她留下了很多可以思考的空间。

我想这是这部剧的魅力,没有那么直接给出答案,呈现出复杂性的背后,观众有各自的判断和理解。

《早间新闻》第二季能拍出来很不容易,虽然不完美,但是我仍然看完了10集,也感受到了编剧团队的诚意,提出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比如最后一集Alex的直播,控诉网络暴力,从被暴力者的角度抗辩那些八卦别人隐私,攻击陌生人的人;比如职场上的种族天花板问题,Mia和丹尼尔的那通电话,直陈作为黑人很难得到升迁机会;这部剧的新闻题材,让她必须是关注时事变化,这一点,编剧努力做了,至少我们的剧里很难看到新闻工作者在大事件发生时怎样做的,她提供了这段时间内,美国社会的某个横切面视角,这种创作角度是任何其他类型的剧做不到的,《傲骨之战》每一季也紧跟时事,but《早间新闻》给出的视角是新闻感觉的视角,直面新闻事件、及时迅速,客观真身,这个创作任务编剧们都完成了。

可是很多人不喜欢这一季,我个人也觉得她没有第一季那么好,因为我是个技术派,她吃第一季的老本,人物设定的老本,在戏剧性的故事创作上,也就是剧作上,是不太成功的一季。没有大事件,想来想去编剧也没有给这一季一个大事件,后来便以人物作为主线贯穿剧集,即Alex是怎样从崩溃走向新的崩溃,但觉悟发生了变化。姑且作为这一季的完整线索。以人物作为主线,如果不是冒险结构的,一路打怪升级的,也很难写。每一集戏都能看到编剧的挣扎和艰难,或许也是不停换编剧的原因,没有完整的事件,一件事无法深入推进,人物关系无法深入前进,每一个枝节都写到一半戛然而止,因为写不下去了。

这种戏包括了劳拉姐的出场和离场,谈了恋爱,又撤离;Cory和Bradly突如其来的表白;Alex糟糕的人际关系网,都是写到写不下去;还有stella女高管(我还挺喜欢这个爱瞪眼睛的女孩儿,奶凶奶凶,很有特点的人物),天气预报员的升职线,后来也没提,事件都是散的,无法像绳子一样都扭在一起,产生出了这些想一出是一出的剧情推演模式。一个编剧来了,想了一堆事情,写完走了;换了编剧,再接着写,觉得上一个想的没意思,我来再想一段,写完又被解雇了;接着下一个,整个剧集结构完整性很弱,唯有靠演员们努力维持角色特点,建立角色魅力吸引留住观众,如果不是第一季的良好基础,整个第二季很难了,因为事件都太散了。

编剧在最后一集夹带私货,借人物之口,提出了很多社会现象;最后一段的Alex的控诉,也非常有感染力,但很难打动到我了,因为在那样疫情肆虐的时间,医院在死人,一个女主播的个人感受和哲学思考有什么意义?谁来关心那些急诊室里无法就诊医治的人?小Cory红着脸,在流浪汉聚集地的告白,更是让我怀疑这部剧是部言情剧,作为一线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去哪里了?社会关注去哪里了?不戴口罩,为了爱人就可以不戴口罩?有了爱情,全世界都退场,就能不顾一切?这不就是国产甜宠剧的逻辑吗?但这个剧一直以成年人的立场在写职场的利益厮杀纠葛,是给成年人看的戏啊。大概因为经历2020年疫情开始阶段的残酷,对于这部戏里美国人那种轻描淡写的态度,有些文化震惊。最后一集流露出的白人精英情结也不要太明显。这可能是有些观众不喜欢她的原因。

不过,希望还有第三季可以继续讨论,我珍惜这个题材,珍惜她提供了一个媒体人看待世界的叙事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