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打开了电视:
开始吧。
一个口吃的青年在接受治疗:
我讲的不够好,但我要努力讲好。
几个细节
阿辽沙定定地望着镜子,镜子里是他,容纳他的一切过去、幻想和哀愁,镜子是他的领地。他给我们看,他的镜子。
阿辽沙念完普希金写给友人的信,让他读信的人突然消失了。也许导演少年时曾经很想读一封信给人听,他渴望它的发生,在镜子里,想象和真实一样美好地发生了。
幼年的父亲在丛林中奔跑,风吹叶子摇摇摆摆、沙沙做响,一只公鸡突然飞起冲出窗子。
多么似曾相识,好像儿时某一刻让我铭记的记忆,突如其来地重逢了。
这种回忆的相似感,很象你和他隔着屏幕双眼相望,手掌相对。那一刻你不再是一个观众,你进入了他的记忆,参与了他的回忆。
关于母亲的回忆温暖而包容,母亲校对出错,母亲被人责备不会做人,母亲自责哭泣无力辩解。阿辽沙和母亲到一个陌生女人家门口,局促不安地请求做客,还被女主人要求杀鸡,慌乱地丢下耳环戒子,拉着阿辽沙跑了。我读出了他的心疼,妈妈没有错,妈妈还没有长大。
关于父亲,父亲一直在争取抚养他,因为父亲懂得母亲,有那么些不谙世事,阿辽沙果断拒绝了,他愿意和爱在一起,和时常不知所措的母亲在一起,其余不重要。妈妈还没长大,我要长大。
他回忆了父亲的回忆,那个棕红色头发,嘴唇干裂的女孩,回头甜甜地笑着。还有那个360度向后转的固执男孩,脸上挂着结冰的眼泪。
幼年的父亲曾努力用力打开母亲的门,但没有打开,于是跑开了。母亲自己开了门,向外望去,没有人。注定要错过了。
如果你少年时也遇到过他们,遇到过这样的事,那么和阿辽沙击个掌吧。
还有那时而呢喃的吟诵,那碧绿的草丛和山峦,那走廊轻快的舞步。你们是诗,你们是悄然绽放的花朵,你们是我梦中的呓语。
哀老的奶奶最后拉着幼年父亲的手走了,走向丛林深处,越走越远。
故事讲完了。
你们也走吧,但你们不会忘记我讲的故事。
回忆,如静默中倾听心中雷霆。
你拍的风轻云淡,我看的风起云涌。
老塔内功了得。
镜子里的故事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扒手》 ——布列松的救赎
他一直活在在黑暗中,身体和心灵。偷窃,也偷生。没有恶念,也没有恶意,不是很想活着,也没想去死。他遇到过宽恕,但宽恕不是活下去的理由。直到遇上爱情,善良的珍尼爱上了他。他的心被点亮,从黑暗中走出,他活了!结尾的爱情救赎看上去比较牵强, ...
《驴子巴特萨》 ——巴特萨之眼,自然之眼(9.5分)
一眼被布列松的灵魂凝视震慑。影像异样的干净,好像是接受了布列松的灵魂施洗。看布列松的电影,感觉他在我的灵魂里行走。布列松以自然之眼看众生,片头受洗的巴特萨,已经告诉我们他拥有和人类平等的生命。我们无意间踩死的蚂蚁,杀掉的威胁人类的生 ...
《洞》 ——寂寞的出口
从《洞》到《不散》可以看出蔡明亮一段的心路历程。蔡明亮喜欢寂寞,但又无力承受寂寞。《洞》的这种不能承受感觉比较强烈,急切地导找一个陪伴。到了《不散》,蔡明亮已经找到接受寂寞的方式,在寂寞中点几簇人间烟火,那旧影院里散坐的各怀心思的观 ...
《雾中风景》 ——你还相信梦想吗?
两个孩子踏上了从希腊到德国的寻找父亲的旅程。最终,他们没有见到 父亲,但见到了梦想。几个细节:临行时去告别海鸥叔叔,他们一直喜欢看他扇动翅膀。濒死 的老马:我再也不能行走了,我将和我生命中发生那些故事一起死去。两个孩子不停的哭泣:怎 ...
《流浪艺人》 ——动荡的世界,不安的心 9.5分
导演选择流浪艺人视角,表明了他的客观态度。十几年的流浪演出生活,流浪艺人战战兢兢地见证了希腊这段苦难的历史。导演手法相当精妙。所有最惨烈的事件和场景,借用当事人的口述给打上了马塞克。以四两拨千斤,巧妙地保持了影片冷峻隐忍的基调。每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