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电影,对如今的华语影坛增添了不小的期待和信心,确实是拍出了中国——不止风景(尽管青山绿水已是饱蘸情感的最好宣传片),还有中国式的家庭、关系、中国人的生活与生命。

当镜头一点点抚触过《富春山居》的画卷,富阳春夏秋冬的山水人物随故事的进展,一点点展开在观众眼前,拟真的和拟象的跨越千年成功对话、叠印,是会为一种随着悠悠江水变迁的时代、又气脉相续的历史而感动流泪的。

千年以来,山不变,水不变,树不变,没有坏人(谢谢导演拍出一个如此真实如此无奈但不乏温情的真正中国家庭,微妙而真实的集群),人情不变但是也变。变的原因指向了极其复杂丰富的、属于时代症结的种种“冷暴力”(是,不仅仅是金钱作为衡量的标尺),而暴力分解为这家人生存的种种重压,并最终施加在年迈母亲的身上——她承受她博爱,于是呆,于是走,于是死。走的时候解下发髻梳成辫子,寻找自己的家乡,那一刻她才又成为自己,原来她才是整个家族中最有情有义、利他识人的慈厚地母。

年轻导演自然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一是演员和人物。业余演员们实在太优秀太到位,以至于三个“专业”演员很容易就露馅儿:奶奶尚因为台词和戏份少且是外嫁此地,可以显现出一种超然的气质,顾喜和江一就别扭了,这和情节设置也有关。我理解也许顾江二人的婚姻方式可以作为与上一辈人命运的并列和对照、对经济重压下这一代几种婚姻方式的补充(此外影片拍到的还有相亲介绍、父母咬牙为儿子娶亲等等),但导演在呈现时简单处理成了一种类“五四”的吸引、抗争,把未来和希望暗暗寄托在二人身上。比起其余部分鲜活而复杂的言说实在是太类型化、太单薄了。又或者说,顾、江这些离去-归来,在地但是又悬浮的“现代青年”,真的理解那方水土那方人吗?他们真的担得起吗?

人物的丰满在细节、在台词、在推敲。除去猜测讨论得很多的老三或大哥(可以看到大哥和三个弟弟是同母异父的)家的人物。极为触动我的是二哥一家(戏份不多,但简直可以写上几万字人物小传或者一篇小说)。尤其是二嫂在菜场卖鱼并听媒人炫耀房产的那段戏。我们能看到的只有媒人无意实则铺垫的炫耀前奏、假装私密实则张狂的炫耀方式,真实感溢满全屏,二嫂则始终背朝观众、看不见表情。但寥寥几句半谦恭的自嘲,再一转是给媒人塞红包,那种极度的内收、隐忍、自卑一下子就托起来了。转而是拆迁签协议的时候,我姐夫刷着手机突然瞥了一眼屏幕说“哪有拆迁不笑的”,这正是要害处——他们显得那么郑重而拘谨,实在太有戏了!老四替二哥二嫂翻出了二人过去恋爱、互相鼓励、说服家庭的信,一下子他们的形象更加丰满——不单单是富春江上风吹日晒雨淋雪冻、为了儿子(儿子也并非不懂事)委屈自己的渔民(他们两颊异常的红,都是那么难以忘记)。当儿子和二嫂在商场吃M记(这也一定不是他们夫妇自己平时舍得消费的),儿子表示支持姐姐顾喜的反抗,但二嫂马上是提醒儿子不能够违背大伯的意愿参加姐姐的婚礼(可见二哥二嫂在家族中是什么样的角色和性格),她啜一口橙汁,只是说“不过我想,顾喜这样到老了也没什么遗憾”,但我想她一定想起了自己的青年往事……总之,太戳人太成功了,回想两个半小时的电影,快两天了,我几乎可以记得关于这对夫妇的所有镜头,尽管他们显然不是影片的中心。

二是镜头的运用。尽管我知道导演用心了,镜头的推、拉、跟、摇、中、远、近都是精心考究过的,但是画面容纳的信息量还是少了些,会给观众一种节奏过慢、难理解某些段落意义何在的感觉。反之开头的寿宴一场克服了这一问题,所以很精很抓人(恍惚间竟有回到《都市里的村庄》那场婚宴的错觉),镜头的摇移、对焦和虚化轻而易举的说清一众人物的个性、经济状况和关系地位、并迅速地暗暗点燃导火线(比如外债、比如悔婚)。因此尽管导演看起来颇有侯孝贤等导演的风范,但火候上总是欠了些(这样想来贾樟柯有时候也是),又是新生代,容易被指认为“模仿”。但已经太难得了。

万分期待卷二卷三,期待一个更加丰满立体的富阳,以及经由富阳更广阔的可歌可叹的、我们的文化与族群。北方是厚重苍凉的乡和土,南方是灵动娟秀的山和水……也许,我们这一代对于它们的观照,不再如此依赖不可见的“秘史”,不再受各种困局的缠绕而刻写一出出怪诞错综的文化想象。也许,如果,我们将能更直面直刺现实、烛照我们的历史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