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漾少女杀人事件》其实只能算是一部合格的作品,但也正因为它是《花漾少女杀人事件》,才显得那么独特。
那我们就先从片名拆解开始说起——
🎿「花漾少女」:体育题材的新切口

从片名中“花漾少女”四个字,不难看出故事与花样滑冰有关,也就是体育题材。
过去五年里,体育类电影层出不穷,但几乎都离不开“传记”或“喜剧”路线。看多了,难免视觉疲劳。
然而这部片子另辟蹊径,把“体育”与“悬疑”这两种几乎毫不相干的类型组合在一起。
这一点非常罕见——放眼全球,体育+心理悬疑几乎只有这一部。豆瓣上你搜这两个标签,也只有它孤零零地存在。
光是这个类型组合,就让它成为一部特别的电影。
🔪「杀人事件」:陈正道系的心理悬疑

提到“心理悬疑”,就不得不说到陈正道。这个题材在国内并不多见,而陈正道算是玩得最纯熟的一位。
巧的是,这部电影的监制正是他。
这次的设定是“双重人格”——虽然这个概念早已不新鲜,但在国产片里依然少见。
导演和编剧用一种克制的方式去铺陈,让悬疑与心理张力并行,这种风格既大胆又稳妥。
🎬 主创团队的惊喜与底气

更让人惊喜的是主创阵容。
新人导演能把一个纯原创题材拍得这么流畅成熟,实属难得。体育与心理悬疑这两个调性迥异的类型,被他揉合得恰到好处——既不突兀,又相辅相成。
张子枫在双重人格的表演中游刃有余,情绪层次丰富。马伊琍依然稳如磐石。
摄影师余静萍(《少年的你》《七月与安生》《夺冠》)的加盟更是神来之笔,她把冰场的冷与青春的压抑感拍得既灵动又窒息。
⚖️ 优缺点并存的“可惜”

当然,影片并非完美。
其实从中段开始,观众就能感受到江宁与钟灵是双重人格,导演也通过调度不断暗示这一点。
但在最后二十分钟,却还要来一场“揭秘式”的反转,显得多余。
如果结局能更黑化一点,保留Bad Ending,那种余韵会更深、更刺痛。
现在的版本有点“解释过度”,太想让观众看懂,反而削弱了悬疑的韵味。
🧊 尾声
瑕不掩瑜。
《花漾少女杀人事件》票房不高,但它为国产类型片开出了一朵奇异的花。
它让我们看到:当体育不只是拼搏,当心理悬疑不只是惊吓——两者交织,也能成为一场冷艳又疯狂的舞蹈。
我相信喜欢这类电影的观众,一定不会忘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