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oks like a fun gang."

《老友记》是我最喜欢的情景喜剧。断断续续看了好几年,最后在2025年2月17日看完了。
这种感觉就像吸入了很多彩虹小糖果,却在最后要把所有糖一下全部消化干净一样。不像有些喜剧最后圆满、轻盈的告别,这是一种腻腻的、粘稠的告别,在我的“胃”里挥之不去。这种感觉,甚至可以比看完一部现代派悲剧还沉重。(I guess someone ain’t gonna fall asleep again haha good luck)

...

在此,我想着重叙述一下六人组中两两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展开感想。我心中难忘的组合有:钱莫、罗瑞、乔瑞、钱乔、乔菲。

钱莫

钱德勒和莫妮卡实际上是六人组中最核心的两个人。这段关系的开始就是围绕他们组建起来的。莫妮卡连接了瑞秋和菲比,通过和罗斯兄妹关系又连接了男生圈;钱德勒连接了乔伊和罗斯,通过恋爱关系又连接了女生圈。钱莫两人主导的关系也分别跨越了剧集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这也能说明他们对他人“心灵”的依赖性较强,从而带来了更多的互动与交流。
他们俩从相识到相爱的过程也很自然。当后来乔伊和瑞秋问钱德勒:当初和莫妮卡在伦敦在一起时,有没有感觉从朋友变成恋人很奇怪(尤其是xing方面),钱德勒回答是不奇怪,而且奇怪的地方就在于这样不奇怪。他们走到一起是一种命中注定的缘份。这种缘分难以用片面的几句话来解释为什么,因为两个人彼此心灵的相互靠近,就是一种无序而又奇妙的过程;但这种缘分也并非完全没有根据,这个前提是,他们本身心中就拥有足够的爱与信任。
钱德勒和莫妮卡的原生家庭导致他们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心病”。钱德勒父亲从出柜再到变成变xing人,让他的童年一定程度上缺乏“父亲”身份的在场和确认;母亲也是huang色小说写手,对他幼小的心灵产生了一定舆论的压力,而他就是这桩失败婚姻的“产物”,让他对亲密关系和婚姻产生畏惧。莫妮卡的家庭对哥哥罗斯的偏爱,让她形成了暴饮暴食的陋习,同时有了过度洁癖、好胜心、争夺焦点等问题,对她的性格与人际交往造成了强烈的影响。然而,这些先天因素,都让他们变成了更强大的自己,让他们拥有善良、真诚的心,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去勇敢地追求爱。正是因为这样,他们看似没有明显的反差和强烈的化学反应,却最终走到了一起。
钱莫求婚的片段可谓全剧最催泪的场面。这里附上Eric Clapton的绝世情歌(至今听过最美的情歌之一)。

Wonderful Tonight9.8Eric Clapton

还有一段就是由于领养机构的失误,他们选择在签字前告诉孩子母亲真相,导致对方愤怒而去。钱德勒这时追了出去,并尽力挽回。他说:
“我爱我太太胜过世间一切事物。不能给她个孩子我很难受。有了孩子以后,我会学习如何做个好爸爸,但我太太,她已经是个好妈妈。”
他们的爱情如此真实,又如此美好。

罗瑞

罗斯和瑞秋是所有组合中最有名的,也是最拧巴的。他们的羁绊从高中就开始了,当时罗斯是个卷毛书呆子,而瑞秋是一个迷人的拉拉队长和舞会女王(后来集体看鞭尸录像带真的又好笑又感动),罗斯暗恋瑞秋是一种基于青春懵懂情愫的吸引。再次重逢,瑞秋逃婚来到咖啡馆,此时的她迷茫又脆弱,而罗斯的关心与真诚让两人迅速建立起更深层次的联结。
随着关系深入,罗瑞之间不可避免地会进入“权力斗争”阶段。罗斯是个严谨、传统的古生物学家,而瑞秋是个随性、自由的时尚工作者。两个人的内核其实并不同频,导致他们的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差异。这对他们之后的情感线有着很关键的影响。
最能体现这点的就发生在罗斯和瑞秋短暂分手期间。罗斯以为两人感情破裂,便和别人发生了关系;可瑞秋却认为分手只是小吵小闹,罗斯的行为不可理喻,两人因此陷入信任危机。这一事件背后,是两人对分手定义的差异,以及沟通不畅导致的矛盾升级,他们都站在自己的立场,想要对方理解自己,却忽略了对方的感受。罗瑞比起钱莫,或许会显得更有cp感,但他们本身是更不平等的。
有些心里话当着面也是说不出来的,即便拥有千载难逢的机会。罗瑞一直是爱着对方的。他们在发生了这么多矛盾后,各自找了不同的恋人,却都没有最终走到一起,因为他们清楚自己的内心其实始终都被对方占据着,这个空间没有其他人能挤身进入。
至于结尾,我只能说这是在九十年代,导演这么安排也许是为了圆满。但这个所谓的“圆满”并不是平等的,它是一个“不对称的建筑”,是以瑞秋放弃去巴黎工作的机会来换取的。罗斯一路以来变得更加包容体贴,但似乎很少为瑞秋改变自己,而瑞秋为了这份爱,为了不想迁就对方,牺牲了很多宝贵的机会。瑞秋最后回应了罗斯的请求并选择留在纽约,回归家庭,仿佛嫁给了另外一个“巴里”。
我的私心告诉我,我更倾向乔伊在罗斯去追瑞秋前说的:或许这样是最好的告别方式(指打炮),这样你能放下并继续开始新生活。引用一句《伦敦生活》里的名言:I love you, and it’ll pass.

乔瑞

乔伊和瑞秋的感情就像一个“意外”。乔伊对瑞秋有感觉,起初我是感到诧异的,但仔细想想又觉得合理。
他的心动始于他为瑞秋打造的约会。在约会中,他才第一次正视瑞秋的魅力。以前的乔伊是看上谁就马上出击,到手后就不再联系。可对瑞秋,他连拥抱都小心翼翼,更别提表白了;瑞秋因为家庭的原因缺乏安全感。在这之前,罗斯已经打破了彼此的信任,这种安全感很难再重建。而乔伊从瑞秋怀孕后,一直在给予她这种安全感。于是他们就相爱了。
但他们的感情的根基是基于深厚的友情,而生理上的相互吸引是暂时的。当他们想让关系进一步发展,却发现他们似乎做不到。因为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有更深厚、更宏大的东西拒斥着他们,让他们难以做出改变。所以乔伊总结道,莫妮卡和钱德勒能做到,也许是因为他们当时的友谊没有他和瑞秋那么深厚。
因此,我本来觉得这段关系有点僵硬,像编剧强行塞给观众的转折,但随着剧情继续,我忽然又觉得,瑞秋和乔伊之间又是那么正常,那么令人羡慕。因为他们能在未来的某一天回忆彼此曾经互相分享的那份美好,这种美好甚至超越了友谊。但这段关系不是长久的,即便如此,也足够了。

钱乔

不得不说,钱德勒和乔伊之间的化学反应很强。他们的关系或许就是“brohood”最好的样子。曾经那段乔伊无数次试镜失败的日子,都是钱德勒给他经济上的支持与情绪上的鼓舞;钱德勒每次有工作、情感时,乔伊总是第一时间给予他安慰和陪伴。
他们之间拥有数不尽的温暖场面,但最让我难忘的是一个小地方:
六个人集体凑钱买彩票,恰逢钱德勒正在争取新工作。当钱德勒如愿以偿时,乔伊说,刚才大家开奖前许愿中奖时,自己许的愿是钱德勒能得到工作。
这个太有“含金量”了。他们之间或许没有很深刻的事件让他们紧密联系,但就是生活中不经意间的一份份牵挂,互相争执后的一次次谅解,让彼此互相在对方的生活中留下痕迹。

乔菲

乔伊和菲比的互动很有爱。他们俩的人设是最像孩子的,因此总能接住对方的梗,互相说到一起去。
他俩之间有很多有趣的场面:菲比教乔伊弹吉他,乔伊手指不听使唤总按错弦,两人笑作一团;乔伊试镜新角色没灵感,菲比让他模仿树懒找慵懒感,乔伊学得怪模怪样;玩真心话大冒险,菲比逼乔伊穿女装出门,乔伊穿着花枝招展走在大街上;菲比唱歌乔伊当和声,乔伊五音不全,高音喊破音。他们俩开心的点总是能契合,因为他们本来就是单纯、可爱的人。
除此以外,在关键时刻他们又总是主动承担责任,帮助彼此。乔伊成长于一个传统意大利家庭,拥有强大的责任感和保护欲。当他误以为菲比怀孕了,因为担心单亲妈妈养育孩子太过辛苦,他便下跪向她求婚,愿意肩负起一个爸爸的责任,承诺会照顾她和孩子一辈子;菲比的原生家庭很糟糕,她的成长之路十分坎坷,这也练就了她强大的内核和乐于助人的性格。为了帮助乔伊摆脱她的双胞胎姐姐厄苏拉,决定假扮厄苏拉和乔伊分手,希望他能走出这段不健康的关系。
同时,我佩服他们不内耗的内心,尤其是菲比。她是最贴近“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的角色,在他人眼里她可能显得很怪,但她总是能以她自己的逻辑和直觉,把故事讲得更加生动有趣。多么鲜活,多么有趣。

除了这五个组合以外,还有很多有意思的组合。比如瑞秋和莫妮卡,最早同居伴侣,好胜心都很强,经常互相竞争斗嘴,最后都是刀子嘴豆腐心很快便和好了;瑞秋和钱德勒,经常被描述为“闺蜜组”,互相倾诉烦恼,还帮着对方出点子;钱德勒和菲比,最有意思的就是钱莫刚在一起不久被发现那段,菲比为了揭穿他们主动去勾引钱德勒,堪称高手过招;罗斯和菲比,两个人经常一起搞抽象,罗斯还给菲比买了自己的自行车,菲比也在最后帮罗斯追瑞秋;瑞秋和菲比,短暂一起住过,放下了对彼此的偏见,以及到公园一起跑步真的笑死。

如果我要给每个人物承包的笑点排个序(从多到少)应该是这样:

菲比、钱德勒、罗斯、莫妮卡、乔伊=瑞秋

还有一种划分方法,从左到右是两个极值,左边是抽象的搞笑,右边是可爱的搞笑。因此,可能我更吃抽象吧(因为本人就沾点抽象)。

不知道该怎么结束,只想让思绪随着主题曲一遍遍飘过。
我们见证了在这个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的六个人在最好的年纪度过的最好的十年,他们经历过的,我们未必会经历,但若未来碰巧遇到相似的情景,我们的脑海中起码会闪过那些碎片般的记忆,并开怀一笑。
在三十岁左右,友谊会逐渐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我们能否找到替代它的东西,就看造化了。这现实世界,或许很残酷,但也是一种考验。因为只要身边能闪回一些朋友的声音,就是至上的幸福。

I'll Be There for You9.7Rembrandts / 1995

想到第一季的开头,当瑞秋从富贵人家的生活来到平民的生活,莫妮卡说:
Welcome to the real world! It sucks. You’re gonna love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