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很典型的芬奇电影,开场5分钟就奠定了全篇单线主观视角的基调,杀手略带专业絮絮叨叨的独白,及大量的主观镜头,All the music更是随着主客观镜头的切换而调节声音的大小,环境内音源的自然采集,代入感极强。
摄影机与主角相互融合
可以说在开场的20分钟里,芬奇充分的将观众与杀手绑定在一起,同《出租车司机》一般,摄影机的运动真正做到与杀手,也就是与主角本身合二唯一。这样看摄影机所经过的所有视角,都是经过杀手主观角的中介下传入给观众的,在配合着这极具氛围且冷硬简洁画面,带来了远远超出那些所谓通过共情带来的沉浸感(指大多影视里通过与角色共情使观众获得代入感的手法)。尽管这个角色的行为选择甚至出现与观众的思考大相径庭,我们也不会对此产生明显的割裂感,依旧沉浸的角色的本身(影片中的反高潮)。同时在另一方面,主观叙事将杀手这个角色彻底暴露给观众,透露出最为真实的一面。个人觉得芬奇已经视听打磨成接近完美的程度,光看这个已经值5星了喔。
脱离杀手的准则
我们在将目光中心聚焦于开头,随着镜头的移动,法鲨杀手出现在镜头中央,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窗外的城市景观由远及近,一幅疏离后的街景出现在我们眼前。一种现代性视角下的异化,正如《搏击俱乐部》一般,主角法鲨也像诺顿饰演的杰克一样,被社会所规训,你别看他是一个
牛逼哄哄的专业杀手哈,正是如此,杀手才会产生一种病态的准则“依计行事,设想周全,不随机应变”,心率手环这是文中最明显的一个体现。克制内心,遵守理性,低于60心率才能开枪,而开头絮絮叨叨的独白恰恰能解释杀手第一枪失败的合理性。
这一枪他注定是要失败的,老是有人喷着一点,芬奇他压根不是想创造一个专业、精英主义的视角。相反杀手在逐渐坠落,坠落成芸芸众生,坠落成《搏击俱乐部》里的一坨shit。他在脱离他的准则(同情心,摘下心率手环,放过客户等),他在脱离所谓理性带来的约束,脱离现代社会的条条框框。大卫芬奇真的完美的解构了这一点。
城市街景转换所带来的纹理感
这也是一部,反抗虚无,具有存在主义色彩的电影,后现代里的消费主义(虽然这整部电影就是一部精美的广告啊),分裂与矛盾。影片所展现出无比光怪陆离的城市,夜晚路灯配合水汽所映射出的光影,仿佛一切都笼罩在孤独当中。我们需要同杀手一起抉择,一起放弃,一起孤独。我们不断流动在城市之间,影片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准备,在城市与城市中不断切换,街道与高楼里穿梭,行走于热闹的人群中。杀手始终无法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但他却始终活在他者欲望当中,别看他有上千万的财产,但其实他根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真正想要干什么。这样的动态场景给影片带来极具生命力的纹理(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点)。在创造流动街道场景这一方面,对比看过3遍的《借刀杀人》好上了一个层次,对比胶片时代《出租车司机》也充分的体现出数字时代的优势,清晰至极的流动性。
ps:期待了很久的片子,上周六看完,有写影评的想法,昨晚加今早赶了出来,6.6真的太低了啊,觉得也要有7.3往上吧...高三姓写完还给继续学习,累。
部分内容参考至本人最爱的up 散焦Defocus 《出租车司机》拉片分析(序)原初场景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