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造天堂
这部电影最直观的内涵,在于给人展现了一个在一代又一代,各种形式与意义殖民浪潮后的古巴,是一个完完全全的“人造天堂”。比如游客可以拍照并奖励被拍摄的小孩一根“纽约产的笔”,但却觉得他们配不上一分钱;比如游客可以坐在敞篷车和巴士中,畅游与海滨街道,这是最直观的“人造天堂”之处。在游客眼中,古巴就像是一个游乐场,它只存在于人们的出游之中——它是出游的一个spot,一个富有异域风情的景点,一个像迪士尼乐园一样的主题乐园,但却没有普通游客在意它的过往。
2.诉说与被阐述
这部片子的名字《古巴街头》,表明了这部电影中阐述者,或者说,狭义上话语阐述者的身份——古巴的街头人民。从他们的表达中,我们得知了:殖民、帝国主义、战争、**川普和典型的反殖民故事。
这些概念,一方面,如同民族的烙印一般,狠狠刻在每一代古巴人的心中,另一方面,又因为每一代人亲身体验的变化和文化上的洗刷,而逐渐变得格式化和生硬。当拍摄者提问到:“古巴为什么是这样”,街头人民的回答的非常快,几乎是不假思索“帝国主义”。他回答的如此干脆、快速、直接,看来“帝国主义”是一个标准又正确的回答。
当纪录片中的女孩被提问到:“你想做什么”的时候,她的回答:“做一个女演员”,而另一个女性说:“做一个女演员,你不要演(讲述)真实的故事,而要用编的故事。”接着女孩提问到:“如果他们被感动了呢?”,“那你就赢了”。
从某种意义上,这是古巴人民在讲述自身故事上话语权缺失的一种隐喻。并不是说编故事是错的,或是说古巴人民的叙事和阐述是不真实的。这种“编故事”所隐喻的本质,其实是表达在古巴经历了潮起潮落的各种殖民主义和的帝国主义后,宏大历史叙事的缺失。影片中采访到街头女孩“帝国主义是什么样的”的时候,她会以一种非常形象的方式:生活不好、没有钱、被拉入战争来描述。这种描述本身是真实且真诚的,但是她并不能真正的阐述什么是帝国主义,什么是曾经被入侵和被殖民。当抽象的概念在街头人民的心中,逐渐被形象化的事件所替代的时候,一个历史性的、长时间跨度的事件,便会被解构成碎片的“故事”。这些碎片化的“故事”可以是文学,音乐,娱乐等等,他们可能足以代表街头人民的个人故事,但却始终无法逃避碎片化和私人化。此时,阐述或者说叙事的意义和目的,逐渐就变成了如何用一个故事去感动别人。那么当有一天,他们的故事不足以打动别人的时候,他们的话语权又在哪里呢?而他们诉说这件事情本身上话语权的缺失,是否是人造天堂的众多原因之一呢?
3.观看与被观看
片子中多次出现电影相关的话题,有古巴小孩围在一起看电影,有一个人讲述他迷上电影的经历,有古巴女孩说她的梦想是成为一个演员。
回到人造天堂的话题上来,在观影时,让我出现人造天堂这个想法的情节在于:一个古巴人民谈到“消失的古巴村庄”时,说了大意如下的一段话:来古巴的游客逐渐占有了古巴,这便成了他们(游客)的古巴。
接着电影中提到了一个观点:电影是否又是另一种游客(式)的存在呢?
影片在“游客”和“拍摄”这两件事情上其实是出现了互文的。片子中有一个镜头讲的是一个美国游客在给古巴的小孩拍照,小孩在拍照结束之后向这个美国游客索要一些报酬,手持摄像机的美国从包里掏出了一根笔拿给了古巴小孩。
关于这个行为,美国游客(拍摄者)是这样阐述的:“这很好,因为他可以拿到纽约的笔,他可以用它来写字......我永远不会给他们钱,因为能被我拍摄是他们的荣幸。”
抛开这位居高临下的游客自大狂的行为不谈,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这是对“电影是否会成为另一种形式的游客”这个问题,非常生动形象的一种暗示。古巴之所以能成为游客的古巴,是因为游客看见了自己想要看到的古巴——他们是观看者,欣赏者,而这种观看和欣赏是非常主观的。这种观看和欣赏的主观性,使得一个游客在按下摄像机快门的那一瞬间,变成了导演。偏激的讲,游客之所以是游客,因为他们treat Cuba like a prostitude,而电影也可以以讲述故事,展示画面的方式,变成下一个种类的游客。
4.《古巴街头》自身的互文与闭环
如果说《古巴街头》通过展现“人造天堂”,让我们对游客的古巴和街头人民的古巴进行反思,从而进一步让我们对观看与被观看,观众视角、导演视角、被记录者视角之间的关系诸如此类的问题产生了反思,那么这部影片也必然会在在这个问题上与自己形成了互文和闭环。纪录片总是会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一种利用和剥削,我们永远也无法确认导演所表达的、我们所理解的,是否能够达到电影镜头彼岸的那个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