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街頭Epicentro(2020)的劇情介紹
這是對後殖民時代“烏托邦”古巴的一次身臨其境的隐喻性描繪。1898年,緬因号在古巴的爆炸至今曆曆在目,這場大爆炸結束了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統治,開啟了美利堅帝國時代。與此同時,一個強大的征服工具誕生了:電影宣傳。在這部紀錄片中,導演索珀與哈瓦那非凡的人民——尤其是被他稱為“年輕先知”的哈瓦那兒童——一起探索百年以來電影是如何制造神話并以此進行國際幹預,并對時間、帝國主義和電影本體進行了質詢。
古巴街頭Epicentro(2020)的影評
我願稱之為北影節觀影最佳
沒想到北影節最震撼我的是一部紀錄片...幾乎逃過了所有角度的凝視,聚焦古巴這個交織着破碎的現實與幻想的浪漫之地。紀錄片最鏡頭的最高境界應該是畫面裡的每個人都是詩人,它不同于劇情片沉浸地墜入,它更像是一種遊走,一種若即若離的呢喃,時而 ...
古巴:篝火中的烏托邦,天堂的幻想與虛無
孩子與演員老師由淺入深,從民衆的意識深入自己的思考、世界的思考。在被異化的古巴街頭,古巴的女人說着:“”我的遺囑會是,我這輩子的願望是坐在粉紅色的車裡,像一個遊客一樣遊于古巴街頭。”在之後的影像中,二十世紀的幻想就像印在古巴街頭的格 ...
《古巴街頭》:人造天堂的觀看與被觀看
1.人造天堂這部電影最直觀的内涵,在于給人展現了一個在一代又一代,各種形式與意義殖民浪潮後的古巴,是一個完完全全的“人造天堂”。比如遊客可以拍照并獎勵被拍攝的小孩一根“紐約産的筆”,但卻覺得他們配不上一分錢;比如遊客可以坐在敞篷車和 ...
“劇場國家”這個概念直接可以拿來闡釋這部紀錄片。導演完全找到了一種鏡頭語言,來捕捉在那些遲滞的日常景觀背後,熱烈、反叛的意識形态來源,既陌生化也是介入的,既是再現也是論說。矛盾與張力都在一線之間。
(Virtual screening via CCT) Utopia or dystopia? 本片通過跳躍式的剪輯和故事線的并進很立體地把古巴的曆史與現實、想象與影像、一個島嶼的熱愛與憤怒表現得渾然一體,“宏大叙事”和個人化叙事在片中各有其位置且彼此烘托。導演帶着兩個孩子走入本地高級賓館的場面或可與中國的現實相比照。總之,該片捕捉到了非常多的關于人的細節,是一部引人入勝的電影。
8.2/10,應該是今年年度最佳紀錄片候選之一,“這裏是烏托邦,明亮而閃耀”這是這部紀錄片結尾最後的台詞,其實也是這部紀錄片的點題之句。古巴的旅遊業給當地人的生活方式帶來了很多衝擊,但是卻並沒有給他們的生活帶來多少改變;本片通過一種視角帶出了多個可以探討的主題,當代的古巴到底還是不是烏托邦,從幾個視角去看,顯然並不完全是。不管是從政體還是文化上去看,古巴都是一個很有趣的地方。
小孩知道自己媽媽一輩子的工資都買不起櫥窗裡那隻鋼筆,也洞察得出很多遊客在古巴有一種優越感因為他們更富有。最後竟然是這個外國導演帶着倆古巴小孩走進了哈瓦那本地的高級酒店。金錢、權利、高級酒店、坐上50CUC一小時的老爺車,那又如何呢?古巴人就是幸福得一窮二白。
“古巴是世界美麗之集合,就像烏托邦,一個美好和虛無的世界”
1. 古巴人民的智慧之如何面對充滿謊言的曆史和一地雞毛的現狀:drinks and salsa. 2. camerawork不及格 3. 兒童視角講曆史算不算雞賊,反正我不ok 4. 可以想象有意願看這個片子的白人觀衆散場時對自己的智識興趣和批判立場又添了幾分好感。 @亮度不能更低的天幕新彩雲
太厲害了 如何在拍一部紀錄片的時候對自己使用的媒介的曆史和局限(film as a tool of propaganda)如此清醒自知,并且毫不掩飾自己的片子也在這個充滿問題的框架之内。介入得恰到好處,羨慕導演和這些拍攝對象的關系。美中不足是對殖民還有國内強權政治的關系探讨有點不夠深入,西班牙、美國、有錢遊客,這幾個不同年代的殖民者被反複提到,然後當地人立刻像背課文一樣開始誇偉大領袖,總還是覺得哪裡不太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