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发展,工业化加剧,随着短视频的快速兴起,使得两性问题在社会中日益突出。前段时间两性问题在我脑海间挥之不去,看完泳者之心(借着刚好第600部),感觉时机大致成熟(其实上野千鹤子来没来得及看完,但是老子不想等了),便来浅谈一些关于对于女性主义自己的了解与理解。 关于发展

现代关于女性争取自主权利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女性发现自己没有投票权与教育权,当时的人非常诧异,为什么女人需要这些(嗯对当然现在看起来很平常),在那个时代中,女性通常被认作第二性,只有极少的女性有受教育权,以及在很多所谓“爹”味较重的电影中(教父,美国往事等),女性似乎都被物化,在那代男性眼中,女性是男人附属。再后来,随着更多的女性接触教育,女性渐渐意识到,其实女性和男性作为同一物种,在可是享受的权利却大不相同。在那个父制社会中,通常男性占据主导地位,女性则被边缘化。这时候的女性意识到问题所在,可是这时候的主题思想大致为“Be like a man”,他们在争取和男性拥有同等权利。泳者之心本质更倾向于这个问题,男性能做的,女性也能做,这是一种消除异体化的思想,旨在消除在任何偏见。当然,在女人与海中,女主做到了,而且甚至超过了男性。然而在女性在获得之所为平权之后,女性主义开始向“Be youself”发展,并不一味的追求,能和男性做一样的事,女性应该是自由的,不被定义的,其中包含了对上一次女性主义的反思与批判。在芭比中,芭比最后拒绝了继续在芭比乐园这一乌托邦式生活,来到社会希望成为一个,具有自由意志的人,而不是作为被定义的芭比。

婚姻之间到社交(与隐形性别不平等)

1973年,伯格曼的婚姻场景问世,向我们揭露了婚姻的本质。随着时代发展,女性在婚姻中,不总是处于劣质。而坠落的审判就像是对它的补充,弗洛伊德说,每个人都有弑父情结,注定与父亲展开战斗,进而掌握对家庭的主动权。然而在一段婚姻中男性的劣势,是不符合父权社会体制下的男性心理层面的,所以男人迷失了自我,若将性别转换,似乎就不会发生这么多争吵。在一段婚姻向女性倾斜之后,在女性的成功之下,男性被笼罩在女性成功阴影中,导致男性自卑甚至试图抑制女性成就。所以在现实中,女性通常会抑制自身的长处,是自己显得“合群”,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代的女性常会有个人性格特征被分裂的情节。所以其实,当代女性所遇到的情况,更多的是一种隐性的不平等,无形中限制了女性发展。

一些观点 在17世纪,人文主义思潮在西方爆发,人们将目光从神身上放回人身上,而女性主义,实质则是人文主义下人类在内部的自我反思。而在现代,部分女权的宣泄点常在网络,偏极端,但其实这不是女性主义,这里我应用毛主席的一句话“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爆烈的行动”,若将女性自我争取权利的过程比作一场革命,那我们需要做的就不只是在网上评头论足,而是付出实践。而我们真正要做到平权,首先得认清性别差异,先认清“男女有别”,再者明白在性别不同的基础上,再由不同的生理特征予以不同的对待。如现在公共厕所常出现,男生厕所空位多,而女厕满人的状况,此时平等不在于“厕所数量一致”,而在于“男女上厕所的时间一致”,此时的平等不同与相同。最后,女性主义的存在价值并只是保护女性,也是在保护男性。某种程度上讲,当代男性其实也是父权制体系下受害者,就像在《坠楼》中,若男性不存在原始父制的束缚,也就不会有在异性成就下的压抑(顺便提一嘴,后面发现那女主骂人真是刀刀见血),其实这反应出了社会上大多男性在遇到无论同行,朋友之前的那种技不如人的悲凉。所以其实,女性主义的实质是面向全人类的。最后,随着时代发展,我对能否产生绝对的平权持怀疑态度,我认为,我们能做的,就是缩小两性关系间的失衡的权利,从而追求之所为平权。

#你理解的女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