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子很多人喜欢,豆瓣评分更是奇高,不过本人看后却不以为然。作为纪录片,本片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使本片分高的地方在于所谓的心灵与灵修,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等因素。但是摄影作品的质量并没有因为这些理念得到提升,反而是让人感受到其中的矫饰之处。人工饲养的动物用来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很可疑的,也不能不说是很讽刺的。

动物摄影有几个代表的体系。其中之一是宠物摄影,比如Elliott Erwitt和Herbert List。宠物摄影有一个类型类似cosplay,这种类型起源很早, 产生个人风格的William Wegman可以归于时尚摄影谱系,他的摄影作品具有行为艺术般的戏剧性与幽默感,远非一般的宠物摆拍可比。

...
Elliott Erwitt

...
Herbert List

...
1900年代,图片来源美国国家地理微博

...
书籍封面,William Wegman: Being Human

其中之一是科学摄影,以Paul Starosta为代表,他的摄影作品启发了很多诗人和艺术家。这一系统和以美国国家地理为代表的生物摄影最为人所知。

...
Paul Starosta

...
David Doubilet

此外就是有些许个人风格的摄影师,比如Sebastiao Salgado的创世纪, Tomasz Gudzowaty的Closer。

...
Sebastiao Salgado

...
Tomasz Gudzowaty

个人风格更为成熟的野生动物摄影师有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Peter Beard,二十一世纪初的Nick Brandt。前者拍摄的白人打猎场景与动物尸体触目惊心,并且利用拼贴绘画进行创作表达;后者最开始拍摄纪实性作品,后来走向类似装置艺术的场景构建。

Peter Beard作品

...
这个照片中的黑人展示了象牙,是典型的摆拍

...
戏剧化的场景

...
拼贴绘画创作

...
动物尸体

Nick Brandt作品

...
长时间跟踪拍摄野生动物才能拍出的效果

...
展示象牙

...
野生动物消亡,环境恶化

...
现代工具与野生生物的生存困境

...
同样是野生动物与人类摆拍合影,照片人物的表情与传达的理念大相径庭

Elliot Ross的动物有一种人的感觉,仿佛给动物赋予了精神。 Olivier Richon的动物拿着人造物体,像是实验中的场景,思考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区别与共同之处。 Karen Knorr让动物置身与人造建筑中,仿佛动物是建筑的主人,对地域文化与建筑功用进行思考。Garry Winogrand将人与动物进行对比,动物园中人与动物互相观看,有一种幽默效果。南非摄影师Pieter Hugo拍摄的动物照片也值得注意,体现了驯化者与野生动物的表面和谐下的紧张关系,给人以强烈刺激。

...
Elliot Ross

...
Olivier Richon

...
Karen Knorr

...
Garry Winogrand

...
照片中人物进行展示表演,但其中动物的牙齿和铁链体现出的绝不是一派和谐的关系

再说回本片,看图片。

...
本片人物大多闭眼,也许是表达了冥想的状态

...
大象仿佛尸体一般,和Peter Beard照片对比,好似对着尸体念经,虚伪感顿生

...
与Pieter Hugo对比,和谐的背后是驯化,人与动物的关系被遮蔽

其实,本片的拍摄手法是和时尚摄影如出一辙,且看以下照片。

...
Richard Avedon的照片,注意动物的锁链与女人的腰带

...
Cristina De Middel的非洲宇航员系列, 结合时尚摄影手法, 模糊了虚构与纪实档案的区别。西班牙摄影的一路, 继承了Joan Fontcuberta的关于虚构与真相的创作理念。

本片中的摄影是作者把自己观念强加于动物之上的体现,这也是有关心灵或者灵修的艺术普遍的缺点。比如台湾著名摄影师冯君蓝的微尘圣象系列,就有明显的缺点,在我看来是不够动人的。

...
冯君蓝,微尘圣象系列。照片有题目,均为圣经人物,是一种图解式摄影

最后,还要推荐几个关于动物的摄影大师,都是极为经典的。

...
Ragnar Axelsson的北极英雄,壮观的北极风光

...
深濑昌久的鸦,是他的精神与心理状态的体现,实际并不属于动物摄影

...
Aleksandras Macijauskas的屠宰场系列,广角镜头下的动物,别具美感

...
Stephen Gill具有实验性质的不在场摄影,有着独特的视角,展示了不受人为干预的动物世界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