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9
三部曲中本片评价一般,艺术价值不如蓝高,没有蓝那么抽象,可看性强,我也颇有感触。
剧情狗血又精彩,男主阴谋复仇爽文,堪比看不见的客人。对于最亲密最恨的人来说,想象自己葬礼上她哭泣的场景大概是最欣慰的吧,再借机报复一番,还有比这更爽的吗?只是力度过猛,有卖惨和吸睛之嫌。
白色,悲戚而绝望的颜色。
三部曲在情节上关联并不直接,而在主题上则有呼应。分别代表法国国旗的三色-现代的自由、平等、博爱。电影将宏大的道德观母题结合到现代个体的遭遇。
三部曲分别拍摄于欧洲的巴黎、波兰、华沙;分别入选三大电影节。参考冷战后欧盟的建立,颇有一番政治意味。
ps.故事发生于法国和波兰,前期有安哲的味道,正好和基耶夫的国籍有关-我一直搞不懂他的背景,准备读下访谈录。
维度 ★(1-10) 备注
思想深度(学术文本价值) 8.0
个人感受(观众传播价值) 7.9
社会/历史/时代价值 8.0
叙事水平(文学价值) 7.8
技术完成度/美学创新(专业价值) 7.7
25/6/3投影仪
观感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政治与新浪潮
评分:B7.5,三星半。此类纪录片不能用一般的艺术价值去衡量,至少应当在历史和政治性方面给予考量,在对观众的感染力和冲击力方面予以考量。(找不到好片了,于是接着昨天的《战争终了》看此片。)关于政治:对历史和政治背景-越战-依然所知寥 ...
生平简介:让·维果(1905-1934),享年29岁,创作生涯仅其在世的最后4年。诗意现实主义代表人物,启发法国新浪潮的灯塔。以下简单介绍其四部作品,并先以一部关于他的纪录片作为导引。我们时代的电影人:让维果(1964)评分:B-由 ...
札记
评分:B-由于让·维果逝世过早、影像资料过少,只能求诸相关人士的采访,在生平的回顾的同时插入其电影段落作为补充。(集中讲述两部叙事片)作为背景资料扩展了解有帮助,但干货不多。梅尔维尔任其副导演。其父作为政治犯死于监狱、这段早年经历对 ...
评分:B+7.8简评:越来越喜欢雷乃的风格了。文学性/艺术性、政治性/思想性,交融浓密。故事以60年代的西班牙弗朗哥独裁统治为背景,由于对时代背景不了解,开始尚有疑惑。毕竟不仅对我来说陌生,应当说政治行动、地下组织离现在的社会太遥远 ...
评分:B+7.9蔡明亮的电影序列有着微妙的连续性-于演员、风格、剧情均有体现-交错编织成孤独和情欲的奏鸣曲。(详见其他影评)《你那边几点》几乎是《广岛之恋》的现代版:短暂的邂逅和分别,从此爱上一个人-由人追随到她的一切-爱上一个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