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我暂且将其称为“感受力电影”的电影(因为本人才疏学浅书读的不多也懒得查资料,不知道有没有类似电影理论表述过)。简单来说,“感受力电影”大概类似于最近流行的一个词——“沉浸式”,似乎导演在创作时是以这种沉浸的状态完成的。
因此,对于观看者而言,比起看懂讲了什么,或许更需要我们具备一种感知和感受力。这样类型的影片,适合在艺术馆座位艺术品展览,适合在美术馆空间内放映,可能在这些情境下观者的接受程度与范围会更广,当放置在大荧幕上作为一部完整的电影时,如若要同观众产生更多的联结,确实需要一个最重要的东西便是——感受力。
虽然说,这是阿巴斯致敬小津而制作的一部影片,但有一说一,对于这五段漫长的固定镜头结构的影像,非要硬是去读解有什么奥义和情感表达,它的具体内容真没什么好解读的,个人觉得也真没那个必要去解读,除非还有机会当面与阿巴斯导演本人交流(叹气 非常遗憾 我们都不再有这个机会了)。并且必须承认,它就是一部会催眠的影片。会催眠不代表它差劲或者不好,这种判断因人而异(而且打不打瞌睡主要还是取决于大家今天上班累不累吧)。
或许原本导演试图通过这些影像传达出来的就是一种意境、一种情绪、一种氛围、一种抽象的美呢?观看这部“感受力电影”的时候,我思绪游离,并且结合曾有过的观影经验想到了许多。当然,以“感受力”为一些影片分类或命名,是极不严谨的行为,因为任何一部影片,如果失去了感受力岂不都是AI智能的机械学习,我的意思是比起其他观影体验和元素而言,感受最为凸显,因此还是要为我胡编乱造的这个“理论”继续胡乱阐释一番。
我觉得,欣赏“感受力”电影是需要一点“门槛”的,这门槛具体是一种审美的感知能力与学习经验,以及观影经验和对大自然、世界的敏感情愫。首先,你要尽可能进入这部影片的话,便潜在地需要具备一种对待电影/艺术审美价值的“感受意识”,你要建立相对具有包容性的电影观念,才有可能耐心坐在影院/电脑前,不怎么玩手机的看完这部电影(只是有可能而已)。
然后,在有这种意识的基础上,需要真切的拥有这种感受的能力,才能在适当的观影场所与条件下,真正感受去到影片本身,或者说,试图并努力去感受。
具体来谈这部《伍》,对于非影迷和电影研究者来说,观看的过程无疑是在挑战大众的观影耐心。你扪心自问,你看的时候不打瞌睡吗?不走神吗?不觉得无聊吗?不想起来走一走上个厕所看看手机吗?
我反正都凭借以上提到的“意识”和克制坚持下来的。但是如果这部影片拆成五个片段,在艺术展览的厅位里,分别放在五个不同的放映设备/场景中,是不是似乎能够驻足的观看时间会久一点?大家似乎还会多停留一会为了感受到其中的韵味。
那作为阿巴斯序列中的电影实验,此后的《24帧》比这部实践的更为成功一些。《伍》由平均15mins一段的五个长镜头组成,《24帧》则是以平均5mins的长镜头为时间长度单位进行结构。一个有趣的问题也由此产生——人们在心理与生理上能够对一段影像的专注究竟有多持久?当下以5mins为最长时限的短视频,十几秒都似乎难以使人全神贯注的视与听,那我们在观看的时候,究竟“看见”了什么?也许更多的是感知而非真正的看见。(这个思考所涉及的理论其实也极为广泛,我还需要学习与整合才能说得更清楚一点吧……)
那么,我感受到了什么呢?
我感受到:摄影机与大自然之间保持着一种物质对生命的记录与互动,给出了观看这样的影片也需要和欣赏艺术品一样,保持一定的观看距离/
我感受到:在这看似每个镜头内部都保持动态但结构下来却实则静态的影片节奏里,世界上很多东西都可以用影像作为媒介来观察与认识,哪怕只是同一片海域,都有远不止五种观看的视角与感知方式/
我感受到:人也挺奇怪的,给你播放几段没有变化的海的画面,就连看见一群海鸟列队而行,从画左至画右,再从画右至画作,都会觉得怎么会如此可爱,而忘记《动物世界》里的海鸟路过你的电视机时你会换台/
我感受到:在黑暗里,雷声轰鸣,我闭着眼睛,听着蛙叫蝉鸣,等待下雨;再次睁眼,如见月明,没有下雨,雷声渐去;我带着口罩,我喘不过气;蝉鸣蛙叫,重叠交错,吵得凶狠,还是等来了雨。雨停了,电影散场了。
电影,看便是看了,读不出来什么滋味,也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