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年的夏天我听完那不勒斯四部曲My Brilliant Friend,一面听得听不下来,一面又总觉得有许多让人恍惚疑惑的东西。而这两年来,我还时时会想起书里的人物和情节,然而像是连续的逻辑线条被抽掉,只剩下一帧一帧的画片,中间还多有残缺,每次都觉得若有所感,然而在脑中横竖勾撇,划来划去,不成篇章。

直到我看了电视。

一般来说,不管什么小说拍成电视——从射雕英雄传到红楼梦到A Song of Ice and Fire,我都毫无意外地是书粉。这是唯一的一个例外:我喜欢电视远远超过了书。在看电视的时候,尤其是第一季,我脑海里翻来覆去想的都是:如此清晰的人物发展和故事线条,为什么我看书的时候竟然不能理解?!不,清晰不是因为简化,恰好相反,人物更加复杂而多面化,然而所有的面与点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纤毫毕现,呼之欲出。我很久没有这样的观影体验,追到第二季结尾,觉得心里有东西鼓胀酸疼,深沉,惆怅,甚至有一点欣喜。

不知道从哪里下笔才好。

也许抽取中间的一点开始讲吧——那个新年烟花大战的晚上,邻里旧秩序的代表Don Achilles早已经成为过去,新贵Solara兄弟正张开翻云覆雨的手掌,数年前小学堂里的小屁娃已经在喧嚣和烟尘里纷纷长大,两个女孩恰好站在童年和青春的分界点上。而就在那一个午夜时分,Lila她第一次体验到“消融的界限”(dissolving borders),那个仿佛无限长的瞬间里,她恍惚而悲怆的脸被明灭的焰火红光照亮,像是一句谶言。

关于什么是消融的界限,有许多解释。我并不觉得这一比喻在这里有暗示精神疾病的意思,在我看来,是在那一刻,Lila觉得自己突然看透了自己身边的人,尤其是她一直以为可以保护支持自己的哥哥,她生命里少有的庇护者,以及这个街区,它的贫穷、暴力、无望,如同吞噬一切的黑洞。这样“看透一切”的感受,觉得自己在一瞬间洞穿世事、人性、甚至命运的感受,是许多聪敏(“有慧根”)的人都会有的体验,区别只不过是迟早而已。在传统的叙事里,这一刻之后便是大彻大悟,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但那不是真实的世界。真实的世界,是在所谓的彻悟之后,还有无数次的痛苦、反复、疑惑、愤懑,如同困兽一般挣扎,以及无数次重新的领悟。但一次次重复而来的领悟并不是虚妄的,而是成长中一个个小小的光点,许多光点积攒起来,也许最终会引导人走出长长长长的黑暗甬道——也可能永远不会。但不管会与不会,那些光点本身,也是人生的颜色。而我觉得,这正是Lila故事的精髓之一。

在当时听书的时候,我曾反复思考的一点,就是Lila“未被付诸实用的天才”(unused talent)。这也是这本书和传统叙事的小说有巨大区别的一点,我们更熟悉的,是Lenu这种看似线性的人生鸡汤——贫家子弟,天资过人,勤奋努力,终于实现梦想的叙事模板。不,我并不是抹杀Lenu精神世界中回环往复的困惑、挑战、自我怀疑,但起码她的故事的大线条是合情合理的,是作者爱写,读者爱看,政客爱宣传的样本戏,以至于精神世界中的非线性,也往往被看点缀,或者上升的青云路上必有的代价而已。而Lila的人生,完全不是这样。

从表面上来看,Lila的人生,简直可以被概括成被辜负而最终失败的人生,正好是Lenu的反面。同样是天才少女,但因为家贫,父母不支持她继续上学,小学毕业之后就回到鞋店里帮忙。她因为美丽被众人追求,最后早早结婚,但是婚姻不幸福,丈夫粗俗暴力。她邂逅青年学生,发展婚外恋情,但是最终也被抛弃,带着婚外所生的儿子回家。最终婚姻也破裂,她走出家庭,在肉厂做底层工,虽然之后也有起落,但似乎永远没有再次像童年课堂上那样闪光,令众人侧目,难怪小学老师每次提到她就无比心痛,甚至无法面对她,甚至刻意刺痛她、贬低她,似乎她本人就是失望的化身,是对最美好的梦想最残酷丑陋的打击。在传统叙事里,这样的人生就该拿来让人同情惋惜,还要在惋惜里带一点居高临下的评判意味。但她的人生真的如此不堪吗?或者,究竟应该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人生呢?仅仅依赖于外在的光彩吗?世俗对成功的定义吗?而我觉得,在Lila身上,正因为作者完全打破了简单两分、高下立判的叙事和评判方式,才更加凸显出人性中最根本最坚韧最明亮的东西,那是无论被踩在污泥里多少次都要闪烁的光点,是无论经过多少复杂扭曲都还能直指人心的震撼。

如果在书里,Lila的抗争让我欣赏,在看电视的时候,演员到位的演出就更能让我理解和共鸣。也许因为书中的叙事是从Lenu的视角出发,也许是因为听书的时候很难翻来覆去咀嚼,我听书的时候,经常觉得Lila所被文字所烘托的高度,和她实际的行为并不完全吻合——在文字里,她是如此明亮耀眼的存在,但在她实际的生活中,我却看到更多的困惑、妥协、误判、困顿。在电视里面,大概因为Lenu的视角变弱,Lila整个人就更加真实可信,让人觉得她并不是天纵奇才的传奇,更多的只是一个聪慧倔强的女性,在人生中跌撞前行,不断寻找自己的位置。她曾经懵懂地笃信写作能带来财富,她曾经天真地以为Stefano是自己的救赎,她曾经不由自主地爱上Nino和他所代表的另一个世界,但每一个曾经都带来深深的失望,和被梦想背叛的痛苦。然而,也是在每一个痛苦之中,我看到她在短暂的消沉之后,依然不愿意妥协和屈服,而是在寻找新的道路,也许缓慢曲折,但一直在寻找,仿佛是内心深处有一种本能,不愿意就此屈从世俗对自己的定义——对贫家女儿的定义,对妻子的定义,对爱人的定义,对底层的定义。我欣赏Lila永不妥协的愤怒,那是一种力量,也许它摧毁别人,摧毁自己,但是我欣赏它,像黑色的玫瑰,像闪光的尖刺,像淋漓纵横的墨汁,它不完美,但是充满生命力。

我会反复想起,在Lila结婚之后,有一次Lenu去看她,还劝她对Stefano更服从一些,因为“他所要求的,不过是每一个丈夫都会要求的东西”。Lila愤怒地说,你知道什么!你看看Giuseppina,看看Melina,看看她们生活不为人所察觉的痛苦!从Lila家里出来以后,Lenu才第一次真正注意到街上的女人们,孩子们牵着她们的衣角,孩子们大吵大闹,她们憔悴疲惫,满身满脸都是被生活狠狠欺负的痕迹。在Lenu这个女学生的心里,显然一直对恋爱、婚姻、家庭有着浪漫的幻想,在那一个瞬间,她大概突然明白了Lila的意思,意识到Lila的通透和悲悯——毕竟Lila哪怕在孩童时代,就对疯女人Melina有着深切的同情。起码在这个瞬间,在这件事情上,两人的差异,一目了然。这一幕,大概也是电视比书更好的地方,我听书的时候,完全不记得有这样一个场景。

在听书的时候,我就模糊地觉得,虽然Lenu的故事线索更易于理解,也更加亲切熟悉,但Lila似乎给我让我觉得感同身受。虽然我自己幸运地走了一条平顺普通的人生道路,但其实哪怕从孩童时期起,我就对外在环境对人的压制有强烈的反感,而对这种压制之中奋起反抗的个人有近乎本能的认同感。而且,这种认同感并不因为我自己人生顺遂而慢慢消失,相反,在我中年人的生活里,我日益觉得这种反抗而决裂的态度因为稀少、短暂而特别可贵。甚至,哪怕这种态度和抗争并不总能带来励志的结果,甚至很多时候会导致玉石俱焚的悲剧,但我依然欣赏赞叹这样的精神。也许从宏大叙事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精神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前进的火花,但其实在我内心深处,根本无需这样高大辉煌的粉饰,我只是简单地觉得它带给我共鸣,带给我激励,带给我勇气。

那么如何评判Lenu呢?她聪明、有梦想、也善良、有正义感,同时当然也敏感、好胜、会嫉妒,会受伤,也会自私。但从本质上,她是认同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的。她人生的道路,也是依据这样的规则铺陈的:她努力读书,追求最好的教育机会,一路上寻找机会,甚至改变自己的行为举止语调,去融入更上层的阶级——不,我并非暗示她是投机主义者,更不在批判她。这样的追求无可厚非,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如此,包括我自己在内。就像Lila的反抗一样,Lenu的努力和融合同样是社会前行的力量,她的坚持、奋进同样是人性里明亮的光点。但Lenu给我最大的感受,并不是她的努力带给了她什么样的光环和成就,而是她如此努力,拥有如此的光环和成就之外的那些挣扎和困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Lila和Lenu像是双生花,互为映照,但她们的遭遇仿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Lila参加Lenu女老师家的聚会被人轻视忽略,而Lenu在大学毕业之后表示想要进入学术界工作同样被老师劝退,在这两个场景里,所反映出来的,都是不同阶层之间的距离,和社会天平的倾斜度。Lila被丈夫家暴,承担生儿育女的期待和压力,而Lenu也同样在成为母亲之后面临家庭和工作的冲突和挑战,这里面所反映出来的,都是基于性别的歧视与不公。而Lila和Lenu两人在人生不同阶段与Nino相恋、又被抛弃,所反映出来的,也都是成长道路情感与环境、实际之间的冲突。是的,Lila和Lenu进入的两个世界,看似截然不同,但同样有权力、资源、阶级的差异,有对抗和挑战,有迷茫和屈服,也有拼搏和机会,有成功和突破。这两个世界,其实也是人类社会的诸多不同版本中的两例,深究下去,它们同根同源,本出一辙。

最后想说一下与性别相关的观点,这也是我最近看法一直在改变、演化的一个方面。很多人用“女性史诗”来形容这部小说和电视——两个性格不同的女孩,在成长中有不同的境遇,也有相似的挣扎,因为是女性,在社会里总难免会有被强迫,被辜负,被利用,被侵犯的时候,以及觉得迷茫、否定,失望、愤懑。我一直以来是避免使用这样性别意味明显的词的,也许是因为虽然身为所谓”第二性”,在我自己成长的经历里,女性性别很少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也几乎从未成为我成长的界限和障碍。也许因为如此,在很长的时间里,我非常避免以性别为基础的叙事,也许因为我自己本来就是这种性别叙事缺席的受益者。但这些年来,我也开始有很多反思,首先是意识到自己经历并不典型,大多数女孩并没有我那么幸运,对于她们而言,性别就是界限,就是障碍,是墙壁,是牢笼,是肩头的千斤重担。我避免性别叙事,本身就是对她们的境遇与经历的忽视和否定。此外,承认性别在个人成长道路上的关键作用,不代表我支持性别之间的不平等,相反,如果想要对这种不平等有所作为的话,第一步就必须勒令自己直面性别本身,深入了解它在各个层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也有人认为,过分依照性别叙事,也许会带来过分解读或者矫枉过正的危险,或者让女性自卑自怜的的危险,反而加剧性别不平等。我不否认在某些情况下这样的危险可能存在,但存在这样的危险,并不是不去直面事实的借口,而只是督促我更加深入思考、调整自己的观点,充分辩论,不断反思的动力。

从两年前听书是模糊懵懂的感受,到今天终于可以把自己的思绪大体理清,诉诸笔端,这其间有时候抓住一点不放,有时候将自己的观点推翻重来,有时候蓦然心惊:原来我还有这样的盲区未加清扫。正因为有这样的阅读和观影体验,让我对My Brilliant Friend心存感激,因为每一次反复思量,都是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