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4/10
短评:
超出预期,放在以前一定是五星佳作。准一流的作品,也是准一流的大导演。传统美国大片的一个新高峰,没看出来鬼才,倒是一流的匠师。
全神贯注看完的有脑爽片,编制很精良,没有明显破绽,但正因为如此缺乏了一点自然的灵气。震撼有余,诚意略差,能看出些迷影精神。
情节结构还是基本因循格里菲斯那套,二元矛盾对立,多线叙事到最后时刻的大决斗。
不是纯类型片,但基本延续大片的路数。二战为背景但非历史片,美国黑帮和悬疑阴谋并举,动作片插入幽默喜剧。整体结构宏大-章节体,快节奏,视听渲染强。音效爆炸,大量特写、旁白和简单的蒙太奇作插叙。总之导演的操纵感强导致有些匠气,不能做到作品独立浑然天成。但确实是一流的“搬运工”,雕琢精细。即便如此,仍很有力道和震撼力。想到了金基德,不知道这么说合不合适,都是缝合和炮制的大师,不过昆汀更为高明自然。
其实更多想到的是告白。视听上都是用力过猛而震撼,略有匠气。结构上悬疑步步揭晓、层层递进,在冷静中爆发复仇焰火。结尾燃烧的画面,真相终于揭晓,色彩和光影惊艳。
主题:
最突出的是在轻重、安宁与冲突间的微妙反差。句句逼人,峰回路转,权力对峙,真假交缠,箭在弦上,明暗试探,笑里藏刀…在轻松诙谐的气氛和紧张激烈的气氛之间震荡起伏的张力,表现出意识形态和政权的压迫-静默的暴力,同时也揭示出政治局势易变的荒谬性。
把历史戏剧化/喜剧化整合到一个故事中,且不说篡改是否失真(真实性)的问题,偶然性的导向未免有不尊重历史的复杂性和客观性。
还是没有抛除美国救世主式的个人英雄主义,尤其是加上皮特的表演-永远只能演自负的美国硬汉。相比下,犹太猎人立体可信得多,那副险恶势利冷傲的笑面虎面孔,始终让我想起一位我曾经的故人。还有那位英勇的德国士兵,傀儡般被推到悬崖,最后还执迷不悟-不过是为了国家。危机抉择时刻下,男女都暴露出真实本性,女人出于恻隐,而男人丢下虚荣和爱慕、舍小我为国家。
ps.如果历史真的那样书写,希特勒在电影院的迷梦中死去或许还会好些。
2025.4.24北影节day7,于英嘉
第一部昆汀-观感和影评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随性吐槽
C+来晚了半个小时。旁边的人咯咯大笑不止,这样的影片有大银幕和互动是正常的,不过还是无法忍受此二者。多次想离场,为何要花费五十块和三个小时的宝贵时间投入在这样的娱乐消遣中?终于完全被淹没了,昏昏欲睡。从视听风格到内容完全无感,斯科塞 ...
《齐泽克》-简评和札记
A-正在读第一本他的书《斜目而视》,再来亲眼看看这位活生生的思想者,从不同的角度再度接近这位伟大的智者。依旧十分亲切的形象,然而今天也有因其伟人光环形成的遥远距离了,他在世却如同逝世。(容许我胡吹一段)他拥有举世无双的极端聪慧和灵性 ...
评分:A-8.0首先,谈谈标题“1951年的欧洲”。一个时间-1951,标志着战后重建期的末尾,战争的问题已经被转化至次要位置了,无论是罗西里尼——在拍完“战争三部曲”后便将目光移至了新的现实问题——还是其他人都开始从战争的阴霾中离 ...
简评
评分:7.9和奥尔米《米兰心事》、《工作》类似,本片既有着旅行者眼中异域风光的魅力-独属于意大利的街头风情和城市景致,也有着与之对应的人物内心氛围和情感纠葛。精巧严密的情节同纪实性的风格完美融合,戏剧性以难以预料的方式恰到好处地蕴酿 ...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运动80周年纪念-兼评罗西里尼“战争三部曲”
公众号图文版:https://mp.weixin.qq.com/s/or3Tig9fFd9Zh9GYUITUdA引言赶在今年此时才观看罗西里尼,实在是缘分和命运的安排。一是正好标志着新现实主义运动开山之作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诞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