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用剧作理论研究电影经典,借此分析时下院线电影存在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向。

...
动画短片大师

新海诚的动画长片,每逢一部佳片闯入8分,下一部保准跌回7分。这背后是有原因的。

...

新海诚动画短片拍得好。从04年之后,他的短片都在8分以上。讲短故事,新海诚堪称大师。

可是他不擅长讲长故事。新海诚的第一部动画长片问世之时,他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

...

出问题,就要找答案。

新海诚的答案是,长故事拆成短故事讲。实践证明这办法有效,且屡试不爽。8分长片佳作就是这么来的。

...

...

每次成功之后,新海诚都冲击自己创作的瓶颈,长故事。可惜,屡战屡败。8分佳作之后的7分长片,就是这么来的。

...

...

《秒速5厘米》一个长故事,拆分成三个短故事。《樱花抄》《宇航员》《秒速5厘米》。

《你的名字。》一个长故事里,包含了至少8个短故事。

《你的名字。》的结构分析

《你的名字。》有一个主情节,和一个庞大的次情节。

主情节时长约为5分钟,是电影的开头+结尾。

...

...

然后是次情节。除去开头+结尾,都是电影的次情节,时长约为90分钟。具体范围是,从时间轴0:01:57到时间轴01:38:43。(以片头带公映许可证的版本为准,该版本时长1小时46分40秒。各大视频网站的正版视频都是这版)

这是一个巨大的次情节,我给它取了个名字。编号为,次情节1,名称为,“三叶的成长故事”。

《次情节1:三叶的成长故事》它的时长约为90分钟,相当于一部动画长片,里面包含3个短故事。

次情节2:三叶失败了次情节3:泷的故事次情节7:三叶胜利了

...

其中《次情节3:泷的故事》,篇幅较长,又分为4个短故事。

次情节4:泷喜欢三叶了次情节5:泷找到三叶了次情节6:泷救下三叶了次情节8:泷长大了

...

主情节是1个短故事+次情节中有7个短故事=8个短故事。

我前面说,至少8个短故事,是因为,勅使河原克彦和名取早耶香的爱情故事,也可以理解为1个短故事。

...

不过,这类次情节太过细碎,我不做分析了。

形散神聚的原因

《你的名字。》的主人公,一会儿是泷,一会儿是三叶;一会儿人在东京,一会儿又跑到系守镇。

他们刚才还在为身体互换苦恼,转眼就喜欢上彼此,再回过神来已经奔波在拯救小镇的路上了。

《你的名字。》这样的剧情让人觉得散乱。这是因为常见的电影,都只有一个主人公,主人公的奋斗的目标自始至终只有一个。

而《你的名字。》却有两个主人公,泷和三叶,两个人为各式各样的目标奋斗着。

可是《你的名字。》全片看下来,却给人一种“形散神聚”的感受。

这是因为,虽然泷和三叶是两个人,但是他们实际上只能算一个主人公。他们看似有很多奋斗目标,其实,他们不知不觉中,始终为同一个目标奋斗。

三叶的成长故事

《你的名字。》是个“爱情故事”。

开头+结尾组成的主情节是个纯粹的爱情故事。

然而,《你的名字。》最大的次情节,虽然包含爱情元素,但它是一个“成长故事”也叫“成熟情节”。

《次情节1,三叶的成长故事》是全片最长的次情节,包裹着其他所有次情节。

三叶的成长故事,具有女性英雄之旅的特征。

起初,女英雄嫌弃自己的女性特质,她像男人一样行动,却发现男性力量不好用。

女英雄重新审视女性力量,发现它的强大之处,坦然接受女性特质。

最终,女英雄凭借女性力量战胜终极考验,女英雄获得个人的完满,内心恢复平和。

从三叶的日常,我们能看出,面对生活中的诸多困扰,三叶倍感无力。只能低下头,默默走开。

...
父亲的刁难同学的嘲讽小镇的乏味巫女身份的尴尬(当众口嚼酒祭神)
...

三叶认为,她的无力感,都怪自己是个女高中生。所以她想下辈子当个男人,最好是住在东京帅哥。

新海诚直接让女英雄变形为男性。

另外,“角色转换”恰巧是应对“无力感”的一种策略。

但是,“角色转换”仅能启迪主人公做出改变,假如沉迷其中,就成了逃避现实。因此三叶必定以女性身份接受终极考验。

三叶成了泷之后,才发现,当个东京帅哥也不容易。

拥挤的列车吃霸王餐的黑道看不懂的导航没完没了的打工

这些都难不倒泷,在三叶看来,泷这个东京帅哥,的确挺厉害。

即便是这么厉害的泷,也有解决不了的事。面对美女奥寺前辈,泷无可奈何。三叶发现男性力量的局限性。

可是,泷都办不到的事,三叶随手就办妥了。这多亏了三叶的女性魅力。三叶重新认识女性力量,暂时获得信心。

三叶的“欲望目标”,是“战胜无力感”。

三叶能否取胜,还要经历最终考验才能知道。这个最终考验,您可以理解为BOSS战。

BOSS战,主角要么胜要么败。一般电影只会给我们一个结局。《你的名字。》很有趣,两个结局它都有。

失败的结局

三叶成长故事的前半段,是《次情节2,三叶失败了》。

三叶去东京,这不是BOSS战。终极考验是陨石,对抗陨石才是BOSS战。

...

彗星撞地球,三叶无力对抗。连恐龙都灭绝了,一个女高中生能有什么办法。更何况,还是一个刚刚失恋的女高中生。三叶遇难,BOSS战失败。三叶失败了。

最大的伏笔

三叶的东京之旅,虽然结果很悲伤,但是三叶的行动是有效的。

“角色互换”之后,三叶暂时获得力量,却遇到新的困扰。她喜欢上泷了。

...

喜欢上泷这件事很麻烦。泷是一个远在东京的男孩。精神上,三叶进入过泷的身体,比任何人都熟悉他。肉体上,她和泷素未谋面,终究是陌生人。遇到这种困扰,过去的三叶只能低着头,悄悄走开。

三叶能采取行动,去东京见泷,这说明,三叶开始成长了。

...

结果大家都知道,对三叶打击很大。即便如此,东京之行,三叶出现在泷面前,留下结绳。她的行动,救了自己,救了小镇居民。

三叶遇难这个次情节里,结局是失败的。但是替《次情节7,三叶胜利了》埋下伏笔。

大棒打鸳鸯

我们都知道,电影里主角不能随便挂,要挂也得打完BOSS之后再挂。假如主角在电影中间领盒饭,后面就没法演了。可是,三叶说没就没了。

没关系,还有泷在呢。我前面说过,三叶和泷虽然是两个人,但是他们只能算一个主人公。

...

电影主人公也是分“种类”的。一个人,叫“单一主人公”。两个人或者更多,要么是“复合主人公”,要么是“多重主人公”。

三叶和泷,属于“复合主人公”。

复合主人公的好处就是,一个主角挂了,还有另一个主角救场。

超人挂了,还有蝙蝠侠复活他,三叶遇难了,还有泷改写历史。

...

不光遇到肉体上的死亡时,复合主人公好用。碰到精神上气馁时,复合主人公也好用。

我前面说过,主人公都是为了某个目标奋斗。这个奋斗目标,叫做主人公的“欲望目标”,“欲望目标”只能有一个。除了有数量限制以外,主人公还不能中途放弃“欲望目标”。假如遇到困难,那他只能拼命跨过去。

万一主角气馁了,躺平不干怎么办,复合主人公就好使了。

比如《怦然心动》,电影一开始,女主一直追求男主。电影刚过半,女主发现,男主并没有她想的那么好,于是她决定不再爱男主。

女主虽然没像三叶一样遇难,但是她气馁了,罢工不干了。

好在《怦然心动》的男女主就像泷和三叶一样,是两个角色组成的一个复合主人公。女主决定不爱男主的时候,恰巧,男主对女主的爱觉醒了。中断的欲望又续上了。

...

三叶人都不在了,欲望自然也中断了。但是,泷还在。中断的欲望又续上了。

这么一来,复合主人公的欲望始终是连贯的。

我们再看看今年(2021年)的国产青春电影是怎么处理的。就拿最近的《你的婚礼》和《我要我们在一起》举例子。

《你的婚礼》里面,女方在天台上跟男方提分手。男方一百个不答应,但是最后还是分了。

...

《我要我们在一起》里面,男方在火车上暗示要和女方分手,没等男方说出来,女方先把话挑明了,你是要跟我分手吗?虽然女方一万个不愿意,最后还是分了。

...

这一棒子打下去,两个人的欲望同时打断。

两部电影都犯同样的错误,同样的错误源于同样的动机。

我们都知道,爱情故事,就是要让男女相爱,再趁他们爱的热乎时,拆散他们。最终,情侣轰轰烈烈再相聚。

这两部青春电影,看见别人棒打鸳鸯挺好用,也学着抡起大棒。但是没看仔细,人家一棒下去,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拆散了恋人,欲望却没有断。

假如这对恋人是复合主人公,可以把其中一个连筋带骨一起打断。就像三叶一样,人死了也没关系,还有泷在。

...

万一,不得已,必须把两个人一齐打得筋骨尽断。那么,这个复合主人公,一定是三个人组成的。超人和蝙蝠侠都躺平了,神奇女侠接着干。

...

复合主人公,也不是只要人多就可以。最关键的是,这些角色拥有共同的欲望目标。

《流浪地球》主角团,共同欲望是,拯救地球。

复仇者联盟,还有正义联盟,他们的共同欲望,是拯救世界。

泷一会应付身体互换的麻烦,一会寻找三叶,然后又为了拯救小镇居民而奋斗。看起来和三叶没有共同欲望。其实,两个人欲望却是相通的。

假如,主人公的“欲望目标”一直在变,就像泷这样。要么,这电影是部烂片,要么,主人公还有一个隐藏在潜意识里的欲望。这叫做主人公的“不自觉欲望”。

三叶的“欲望目标”表达得很直白,而泷的“欲望目标”要通过分析才能发现。

作者创作剧本的时候,是“从里面写到外面”。我们看电影时就应该“从里面看到外面”

我们要像心理医生一样,不光要进入病人的内心,还要审视自己内心的反应。

泷的故事

泷上初中的时候,在列车里遇见一个陌生女孩。她竟然知道泷的名字。女孩看起来很为难的样子。

可是,泷却不认识她。泷询问她是谁,却发觉,自己的话,似乎让女孩更为难了,甚至有些伤心。

...

泷和女孩被人群挤在一起。当时的场面让泷很难为情,虽然两个挨得很近,但是泷顾不上和女孩交谈。

后来,女孩默默离开,看起来既难过又无助。虽然泷不清楚原因,但是他觉察到,这是他造成的。他想弥补自己的过失,帮女孩做些什么。

泷一时能想起的,也就是追问女孩的名字。然而,女孩却被人潮卷走,只来得及留下一个名字和一条结绳。

...

彗星降临,所有打乱时空的记忆全部清零,包括与三叶相遇的记忆和三叶这个名字。残留下的,只有泷心里的感觉和手里的结绳。

初中生泷只记得,有人送他一条结绳。却想不起那人是谁。但是,害对方伤心的愧疚和帮不上忙的遗憾始终留在心里。

假如,泷记得来龙去脉,心里反而踏实,他可能只当碰上了怪事,或者干脆去找这个人。

再假如,泷彻底忘记,更是什么也不会发生。

偏偏是,泷只忘记一部分。越是若隐若现,越是在心中挥之不散。时间久了,就成了心里的一个疙瘩,藏在潜意识里。心理阴影就是这么来的。

电影开头,泷第一次变成三叶,被梦境惊醒,梦里,就是他和三叶相遇的场景。

只有“帮助那个无助的女孩”, 泷才能解开心里的疙瘩。

这个女孩就是三叶,她无助是因为被无力感打垮。

“帮助那个无助的女孩”就是“帮助三叶战胜无力感”。

...

因此,“帮助三叶战胜无力感”是泷的“欲望目标”,和三叶的“欲望目标”相同。

因为这个“欲望目标”藏在泷的潜意识里,泷自己不能察觉。所以,这个欲望是“无意识欲望”。

恰巧,电影中,泷只在恍惚间,或者在梦里,才能听见三叶追问他,“泷,你不记得了吗?”跟鬼片儿一样。

破镜重圆恋人重逢

《你的名字。》开头+结尾,篇幅很短,却是电影的主情节。中间的一大段虽然篇幅很长,却是电影的次情节。看起来很奇怪,其实,这样的电影很多。

通常,采用这种结构,是因为主情节需要次情节的注解。

比如《霸王别姬》主情节是一对老搭档重聚,他们阔别舞台多年。彩排过程中,段小楼一句玩笑:“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程蝶衣听了,便拔剑自刎了。

正因为,电影中间,这条跨越数十年的次情节,观众才能体会,程蝶衣听了段小楼的玩笑之后,如梦方醒的心境。他拔剑自刎,这个看似荒唐的举动,才变得既合理又震撼人心。

...

《你的名字。》的主情节,单独成片,也是一部优秀短片。可以理解为,一次浪漫的,略带神秘色彩的一见钟情。

有了次情节的注解,《你的名字。》的主情节,讲的就是,“恋人终将重逢,因为思念能穿越时空阻隔。”

很多导演,创作一生,始终执着于一个主题。

俗话说,昆汀恋足,诺兰杀妻。

新海诚从《星之声》开始,就钟情于这个主题,“恋人终将重逢,因为思念能穿越时空阻隔”。

...

《你的名字。》次情节的主题是,“三叶战胜无力感,因为穿越时空阻隔的爱。”

我们常说的电影主题,也叫做“主控思想”。

“主控思想”和前面提到的“欲望目标”一样,有数量限制,只能有一个。万一碰到《你的名字。》这种,有两个“主控思想”的情况,次情节的“主控思想”必须服从主情节的“主控思想”。

所谓“服从”,就是,前者可以不紧跟后者的脚步,但是千万别唱反调。

我们看一看,《你的婚礼》和《我要我们在一起》这两部青春电影,是怎么处理的。

次情节里,爱情被残酷现实打败。主情节里,却是恋人重逢。重逢的原因呢,是爱吗?

连残酷现实都没能捅破,凭借这样的一份爱,恋人中间无论阻隔的是什么,想穿越过去,都不好办。

于是,这两部电影“心有灵犀”,选择了相同的解决方案。他们认为,既然从前因上讲不通道理,说不清是什么力量让恋人重逢,又不能没有重逢的戏码。那么,就从后果上找补一下。

所以,这两部电影的结局,要么恋人重逢之后分道扬镳,要么让其中一个在重逢的路上死于意外。

这种错误,形成的原理是。

我打个比方,不特指任何一部电影,也不特指任何一个人。

有部电影,导演看到人家破镜重圆挺感人,也找块镜子先敲碎了,再往一起拼。抬头一看,人家的破镜,被命运之神从中间掰开两瓣,恋人一人拿着一块。两个人拼了性命保这半块镜子周全。重逢之时,一人掏出一半,拼到一起。

导演低头再看自己这镜子。命运之神跟恋人耳边嘀咕了几句。俩个人你一拳我一脚,把镜子砸得稀碎,然后各奔东西。镜子的“尸首”横在当场,无人问津。

还好,导演有远见,恋人离开后,悄咪咪把碎镜子收集起来了。

导演和恋人说,你们俩,电影结束之前,得把镜子给我复原了。恋人凑一块商量,这太难了,要不这样,咱俩人见个面,重逢一下,就说谁也不爱谁了,这镜子就不用拼了,导演也就没话说。

导演说,这样可不行,召唤了命运之神的扮演者,编剧。导演跟编剧说,电影结束之前,你把镜子给我写圆了。编剧看了一眼碎镜子说,这都碎成渣了,我给你写个神仙,你加点儿特效吧。导演急了,我这是现实题材,哪儿来的神仙,连特异功能都不许有。编剧想了想说,有点儿难,欸,要我不把男主写死吧,这个好办。

被污名化的套路

您可能认为,都是因为套路,这些电影才闹出如此的笑话。其实,套路这个词,是被污名化了。电影拍的糟糕,套路不该背这锅。

您也许以为,没有套路的电影,才叫好电影。其实,套路用得好,才是好电影。即便是所谓“反套路”电影,也是在套路用得烂熟的基础上,才能做到不按套路出牌。套路是必不可少的。

比如,先有恋人坠入爱河,才有爱情。这就是爱情电影里的套路。少了它,电影就推进不下去了。

《你的名字。》处理坠入爱河这个套路的方法是“进展”,材质是“冲突”。

从世界级别的冲突,“进展”到人物内心冲突。

三叶和泷,最初希望查清身体互换的原因,然后解开难题,世界给他们的答案却是,此题无解。这是人物与世界的冲突。

...

世界级别的冲突,逼迫二人选择合作,问题解决不了,就降低不良影响。然后,就发生了人物与他人之间的冲突。两个人,谁都不遵守约定。结果搞得彼此都狼狈不堪。

...

人与人之间的冲突,逼迫二人反思,随后,他们决定为对方着想,也许对方也能替自己多想想,结果出现了人物与自己内心的冲突。本来只想对另一个人好一点,结果搞得爱上了对方。

...

让三叶和泷相爱是“冲突”。俗话说,不打不相识,是同一个道理。

《你的名字。》里,三叶和泷从相识到相恋,恋人坠入爱河,用了一首歌的时间。

然后,误解出现了。有的动画电影,他们没看仔细,误以为,恋人坠入爱河,先要唱首歌。

比如《白蛇:缘起》里,真的让男主给女主唱了一首歌,还跳了一段舞蹈。

用歌舞代替冲突,推动故事进展。这就好比浇筑基础时,最后发现混凝土数量不够。干脆,扔几块砖充数。外皮上看着都一样,可是,您却是用混凝土的价钱,买了几块砖头。

价格上吃亏,这不算什么,智商被侮辱,这也是小事。要命的是,这楼没准什么时候就倒了。

无论是盖楼还是拍电影,这种行为,统称为“以次充好,偷工减料”。恋人相爱是爱情故事的基础,基础强度不足,电影剧情的大厦,随时可能崩塌。

我们的青春片怎么了?

《你的名字。》中,次情节讲的是“爱”让少女成长,这是“成长故事”,也叫做“成熟情节”。主情节讲的是“成长(时空阻隔)”印证了“爱情”,这是“爱情故事”。

因此《你的名字。》的“电影类型”是,包含“成熟情节”的“爱情故事”。

眼下,观众对青春片的批评集中于两点:一是,无脑爱,二是,卖悲惨。

似乎,“无脑爱”和“卖悲惨”的幕后黑手,是“爱情”和“现实”。其实,“爱情”和“现实”是替“类型混淆”背黑锅。

青春片的“电影类型”,可以是“成熟情节”或称为“成长故事”,也可以是包含“成熟情节”的其他电影类型。

虽然幼稚的中老年人有权走向成熟,但是这终究只是个案。然而,“成熟情节”是“青春”的普遍现象。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青涩爱情敌不过现实,但是,挫折却让男孩蜕变为男人,这是包含“爱情故事”和“幻灭情节”的“成熟情节”。

...

《少年的你》探讨的是社会问题,“校园霸凌”。它给主人公带来灾难。面对灾难,两位少年选择承担责任。从逃避转变为担当,这是一种“成熟”。

《少年的你》是一部包含“爱情故事”、“成熟情节”和“犯罪”类型的“社会剧”。

...

成熟并非总是朝着好的方向改变。

《狗十三》中的主人公,经过家庭教育的刀劈斧砍,从直率变得圆滑,从纯净到有选择性的污浊。这变化是负面的,但是为了活得清净一点儿,主人公选择变“懂事”。这也是一种“成熟”,哪怕有些无奈吧。

因此《狗十三》是包含“成熟情节”的“家庭剧”。

...

出问题的青春片,他们看着优秀青春片叫好又叫座,以为票房的来源是“无脑爱”和“卖悲惨”。其实,他们没搞懂,“爱情”的主业不是“撒糖”的,“现实”的主业不是“发刀”。他们存在的目的,是推动主人公走向成熟,顺便“撒糖”、“发刀”。

出问题的青春片,他们学走了热闹,却没学走门道,结果仿制出的电影,其“主控思想”畸变为“没有物质基础的爱情注定幻灭”。这样的“主控思想”,意味着这部电影的类型是,包含“幻灭情节”和“爱情故事”的“社会剧”。

他们的电影讨论不是“青春话题”,而是“婚恋问题”。谈“婚恋”没有错,糟糕的是,他们自己都没弄懂自己是谁。

一部讲述“纯真爱情幻灭”的“社会剧”,却被宣传成“爱情故事”,还扎堆在“520”上映。因此吸引来的观众大多是情侣。

恋人们想要的是一起脸红心跳的浪漫。结果呢,满屏幕的爱情幻灭,高清无码去水印,搞得情侣们心惊肉跳。回到家,越想越别扭,打开豆瓣,给他个一星差评。这样的差评,来得一点儿也不冤。

文/逐年追影(影评公众号 逐年追影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