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想起《苏州河》,插曲《解脱》的旋律总是伴随着一帧帧画面响起。这种迷惘、恍惚而又如醉如梦的迷幻感,正是《苏州河》迷人气质的来源。曾有人认为:“《苏州河》是新浪潮在中国下的一颗最美的蛋。”导演娄烨也在访谈中赞同过这种说法,他说:“……比如说新浪潮的影响,这个是很符合影片实际的,因为我特别喜欢新浪潮的电影。”可以说,《苏州河》中迷幻感的成功塑造,摆脱不了新浪潮作者电影美学的影响。
自1993年完成首部长片《周末情人》至今的29年里,娄烨导演的作品累计已有十余部。提起这位中国第六代导演,人们对他的印象不外乎“晃”和“晕”二字——这和娄烨一贯坚持的手持摄影脱不开关系。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喊出“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而后新浪潮的导演响应了号召,于是,一种兼具纪录和抒情的拍摄风格被导演们带到了大街上、咖啡馆内、穷街陋巷中,也进入到了娄烨的作品里。在《苏州河》中,娄烨保留了手持摄影产生的晃动、跳跃、虚焦、模糊等“问题”,配合影片男主人公摄影师的第一人称叙事,营造出极强的真实临场感。若论纪录性,就如影片开头在船上拍摄苏州河的蒙太奇,镜头飞快掠过浑黄的河水、两岸破败的建筑、面庞朴素的工人,摇晃、仰拍的零碎片段拼凑在一起,瞬间就将观众拉入那个混乱地步入现代社会的老上海。而若论抒情,摄影师与女主人公美美约会时拍摄下的主观镜头,就以大量的小景别、镜头晃动、不稳定构图,展现着男女主角沉溺在爱情当中时痴醉而不自知的感觉。另外,手持摄影所造成的粗糙的画面质感、昏暗的灯光效果等,也加强了影片的迷幻感。
《苏州河》在电影叙事上,同样体现着阿伦·雷乃等新浪潮运动左岸派导演所坚持的叙事原则,即质疑叙事的可靠性与稳定性。由于全片都使用的是摄影师的第一人称视角(即他的摄影机镜头),故而他的两句自相矛盾的独白:“别信我,我在撒谎。”“我的摄影机不撒谎。”使整部影片都陷入了亦真亦假、难以分辨的迷幻。就连讲述“故事中的故事”即马达与牡丹的爱情故事时,观众所能看到的也只是摄影师的想象视角,而故事的真相则从未展露在观众面前。在这种迷幻中,我们很难不想起《去年在马里昂巴德》模糊认知真实性的叙事游戏。
男主人公摄影师的大量独白与旁白,充满了非口语的、艺术感的设计,也很难不让人想起新浪潮电影中诗化的语言。摄影师对美美的重复询问(“你怎么了?”),马达对他的故事的重复讲述,也都仿若《广岛之恋》的重复、非线性的旁白叙事,抑或是戈达尔《阿尔法城》中的“诗旁白”。
杰瑞·卡尔森认为,《苏州河》讲述的是“中国青年潜在的‘迷惘一代’群体如何在中国的城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社会位置,并最终在国家的城市历史叙事中谋求一席之地”(《<苏州河>在好莱坞与法国新浪潮之间》)。迷惘的年轻人在浮动着的、晃动着的现代社会中游走,寻找着爱情、自我和身份认同——我们能轻易地从这样的描述中看到许多新浪潮作者电影的影子,而这也是对《苏州河》最好的概括。
电影《苏州河》中的新浪潮作者电影美学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身份的误认与寻回——以拉康的镜像阶段论浅谈电影《苏州河》
大一写的作业,今天来看虽然生涩但是感觉还是在豆瓣上存一下吧《苏州河》是中国第六代导演娄烨的第三部长片作品,于1998年拍摄、2000年1月29日在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首映,获得第29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虎奖、第15届法国巴黎 ...
以电影美学系统论分析万玛才旦电影《气球》
作业,存一下新中国以来,以藏族人民及文化为主角的电影并非少数,例如李俊导演的《农奴》(1966)、田壮壮导演的《盗马贼》(1986)、李扬导演的《松藏干布》(1988)、陆川导演的《可可西里》(2004),然而正如万玛才旦所说:“以 ...
短评不够写
84彩版确实比56版好看一点56版是典型的黑色类型,有一些镜头做得还是不错,但是其实这个不错是建立在那个模式之上的,比如最后一个镜头(应该是最后一个)从BB大海报顶部大俯拍温斯顿渺小如点的身躯,我是想说那个年代基本上都会用一点这样的 ...
武侠的21世纪末不适症
(水的作业,发到豆瓣存一下档)在港台电影课程上,我由徐克导演的《刀》接触到了这位鬼才导演,《刀》中绚丽的色彩、对比强烈的灯光效果、快速利落的剪辑节奏吸引了我,于是在课后,我观看了他的“混乱三部曲”以及他其余的一部分作品。徐克的作品多 ...
THE REAL ONE
当暴雨中警察掀开盖布,暴露出马达和牡丹并肩僵躺着的尸体,而摄影师说出那句“我要去见美美”时,我终于泪涌而出。我想,眼泪是从马达与牡丹的重逢之时开始酝酿的,或许更早。我们知道,《苏州河》中的两个爱情故事具有非常明显的互文性,它们在情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