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交给老师应付差事的一个小作业,最近翻便签又翻出来了。
人们通过认知结构来认识和把握外界事物。我认为,认知结构是由少到多不断积累并不断完善的,而这一结构的不断完善和对种种作品无偏见的见解,即是人的一种自我实现。
通过审美来打开自己的认知世界,并实现对自我认知的一种革命,我认为是文艺作品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甚至可以说是最终目的。
而我个人,恰好就有一个对我而言由不解到思索,再到和解的作品,我认为它可以很好的诠释这一说法。今天我不谈文学作品,也不谈雕塑绘画,要说一部动画。
《EVA》(又名《新世纪福音战士》),这部动画和我的相遇是充满偶然的。因为媒体上很高的评分,因此就下载了一部在电脑上,开学之后第一个月因为忘了开通校园网,因此只得观看已经下载好的动画、电影。于是我就耐着性子看完了这部26集的动画片。其中有不少感受,最大的还是烂。因为是上世纪的动画,很老,因此它并没有华丽的画面,而故事也只是打败一个又一个的使徒,不断的重复,其中最要紧的,其实还是主角的非普遍化。他并没有往来热血主角的决断力和自信心,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在做与不做之间不断延宕,下定决心后又不断后悔,不能把握机会又因为自己的性格原因产生一个又一个矛盾,身边人的不理解,自己又不停地和自己过不去,最终迎来悲剧的结局。
先说结论,我是很讨厌这个主角的,因为如果不是因为没有网络我也不会看这部动画的,而我又是怀抱着一种“有目的的合目的性”来耐下心观看,想象这部动画的结局会给自己带来一种延迟的满足——但是他却窝囊到了最后。
世界是灰色的,而人与人是不能互相理解的。
大概是这部动画主要想表达的东西。而当时的我不知道的是,它可能不会为现代人所共情,却有反应日本泡沫经济的那个悲剧的时代,它也许不是一部优秀的爽片,但是却是一部有思想的,有设定的,能反应时代的思考类动画,而主角更是代表着那个时代青年的大多数精神面貌。我大概只是不解主角的失败与窝囊,因此愤而感觉它浪费了我的时间。
可以说,我当时并没有太过广阔的眼光与胸襟,不能像个局外人一样与动画产生距离而去从外部宏观地看待,只是从单纯的故事性以及现代的眼光去看待它,因此它在当时的我这里就落得一部烂片的下场。
但是一部作品对于某些人而言,就算不能让他看懂,哪怕它的主角烂到能够让人记住并思索其原因,也就是有特色,另辟蹊径,大概也足够了,这样他也可以成为一个独特的典型。
而这部动画就做到了这一点,而在目前的结果而言,不得不说它拓展了我的认知心理图式,一种审美的广阔度。它也告诉我,一部作品对人的影响也不会与个人的评价对等。作品并不仅仅可以带来感官上的快适,也可以另辟蹊径,带给人不解,疑惑,以及日后的反思。
我在后来也在不断思考其原因,并在不解中怀抱着一条路走到黑的心态,观看了他后续的剧场版,是TV版本的重做与改编,在2021年推出了最后一部。而因此我也因此发生了与这部动画的和解。
了解了更多的设定之后,再来看主角最后做出了和TV版本的结局不同的选择,也因此把这部动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我看来,这部动画片的剧场版,就是对TV版本的互相补全,也是新时代对旧时代的一种“救赎”,在新世纪推出的新剧场版中,主角在最后的最后,终于勇敢地,如我所料地踏出了最决绝的一步,并做出了承担一切的决定。
站在审美经验的角度来看,这是一段很长很长的“审美体验”。从最初的不解到了解,再到最后的欣赏,是种种原因推着我自己完成了这一体验,其中最重要的还是一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决心,和偏见在思索中不断消融的包容,当然最终要的还是,世人对这部动画的优秀评价以及各种二次创作(比如知名歌手宇多田光为剧场版演唱的片尾曲),让我不得不思考自己的原因,并一次又一次怀着想要了解的心情去思考。并在思考中触及了这部作品的内涵。人与人是不可能互相理解的,但是我们却可以去努力避免因为不理解而造成的悲剧,可以试着去理解,实现与作品,与日常生活中人与事的和解。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在面对自己认知图式之外的作品时,直觉上确实是会排斥的,但是由于人的理性存在,以及对作品“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审美心理,会消解这种排斥,并将之纳入自己的心中拿来作为类似作品的审美典范,而这或许就是一种审美经验。
而面对这类作品最好的欣赏的方式,便是杜夫海纳所说的开拓与后退。融入其中去沉浸式地欣赏固然重要,但是距离亦可产生美,一个人的理解和体验是有限的,无法做到与所有的优秀作品产生共情,于是不妨有意识地将自己和作品抽离开,站在俯视的角度去查看作品的全貌,而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有意识的间离。这也是文学研究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心态,而在产生间离和距离之后,我们就可以沉下心阅读、观看这类作品,从而拓宽自己的认知,并在一定基础上拓宽自己有限的理解和体验。
美是没有形状的,难以把握的,但是在欣赏一部作品时,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去做一定程度的想象,也就是脑补,用自己有限的认知去面对人类无穷的想象力,并将这些想象化作自己内心强大的共情力,做到认真客观地去理解和评鉴一部优秀的作品,去看清它背后所反映的东西,才能做到真正的“体会”。
而这种体会是很重要的,能够感受到一般生活中无法感受和理解的东西,能够与以前漠不关心,甚至不了解的东西去共情,甚至为之热泪盈眶,我认为,这就是审美的一种最本质的东西。
耐心阅读、观看各种作品,积累经验,并在经验的基础上拓宽新的经验,以达到在心理上与人类不同个体的不同意志,以及共同意志的一种包容与趋近。去无畏地前进,去感受,有余力的话,再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