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影片叙事复杂,在观影时主动将其归入超现实主义作品,于是将重心放在对影像的欣赏上,获得了巨大的愉悦。
胶片的颗粒感、行船时的摇晃融入整体的蓝色调,奠定了影片的整体基调。万寿塔、观音阁、三峡大坝等景物,让水利&建筑的DNA大动。上海拥挤粗放的港口、江阴新旧城交叠的江岸、铜陵凄美的和悦洲老街、三峡的群山 丰都鬼城和张飞庙,让人联想起个人的经历与体验。
事实证明这是一种较为解脱的观影策略。在影评中,我看到了环保、文学史、爱情、亲情,每种解读都有其道理,但又难以完全自洽,可能这正是导演/编剧的用意。
吊诡的是,作为一部2010年代的电影,竟有一种更早年的质感。镜头极力避免对现代城市的展示,江阴、鄂州、涪陵等地的远景虽有所呈现,但近景仍是早年的景观,且始终流露出对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批判。
虽然早年我也是这种思想的拥护者,但成为一个规划人以后,意识到在“思古幽情”之外更广阔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每一个决策都尽可能理性。“思古幽情”是一种对现代主义高歌猛进的反思,但正如后现代是对现代的改良而非颠覆,“思古幽情”不应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拦路虎,而现代化建设中也时刻需要进行反思。
2009年夏天,和父亲从宜昌乘坐游轮溯长江而上往重庆,过三峡大坝,半夜船行至屈子祠码头,我在睡意中被人群裹挟下船,表演伊始,演员高唱:“三闾哟 大夫哟 你听我讲。”父亲潸然泪下。
2018年冬天,再次来到三峡大坝。登上坝顶,屈子祠在远方的雾气中,一片白墙倒映在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