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花烂漫时》热播到十集时出现了#山花烂漫时第九集封神# 的话题词。虽然这也不排除是剧集官方宣传动作的嫌疑。但有如此的口碑话题产出,确实有点超出了我的预期。该剧的豆瓣开分高达9.1,收官后的分数更是持续走高,直达9.4!此前《我本是高山》被网友骂到豆瓣至今都不敢开分,此类舆情事件让我早已对该类题材的影视作品失去了观看的勇气和信心。但在我点开亲眼看过之后,感觉“封神”这一形容虽然有点过,但其内容也还算的上是佳作,看剧的过程中我时常笑着笑着就哭了……这不禁引起我的思考,同样是改编自张桂梅的故事,为什么《我本是高山》口碑扑街,而《山花烂漫时》会成为口碑佳作?

一、传播媒介不同——Ta们不一样...

《我本是高山》是电影,《山花烂漫时》是电视剧,这是两部影片最直观且鲜明的区别。然而在这之下却隐藏着一系列由传播媒介的不同而带来的问题。

首先是叙事时长,常规的院线电影制片时长一般被要求在90分钟到150分钟之间,时间过长一是不符合广电总局的放映规定,二是不适应观众的观影习惯,三是不利于传播。而想要将一个真实人物丰富的一生压缩在150分钟之内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在这方面能够做好也算少数,同类型的高分电影《袁隆平》《周恩来》《焦裕禄》等在国内屈指可数,显然《我本是高山》的导演并没有这样的天才手笔。倘若换做是电视剧,时长这方面的限制就相对宽松,故事可以以45分钟为单元慢慢叙述,主创有机会将其讲透,或许这是在媒介传播方面剧版能够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其次是观众的观剧方式,电影的观影场所相对固定,在上映期间观众必须花钱买票坐在电影院的椅子上一动不动的观看俩小时,而就目前的文化消费习惯来说,此类题材的影片如想要拉观众进入影院,就极其依靠映前的营销动作和点映后的民间口碑。就影版来说,吸引我的点似乎只有海清零片酬出演以及片中她形似张桂梅老师的造型这两个点了……显然影片在内容方面的深度欠缺也使这两个点成为了影片最主要且仅有的营销打点。就题材来说,依赖原型事件的社会关注程度,此类作品其实是具有出圈爆火的潜质的,而影版民间口碑的崩盘及观众对于影版失望的余震也是实实在在地波及到了剧版《山花烂漫时》。然而好就好在其电视剧的播出形式,民间口碑可以根据剧集的释出节奏慢慢调整,尽管剧版播出前期吸引到是以“自来水”为主的民间口碑,但剧方可根据其播出性质做长线口碑营销,扩大声量。在我看来,流媒体时代剧集宣传的成果转化相对于电影来说似乎会高一些,因为现在看一场电影需要付出的时间成本其实是相对于电视剧来说更高的。观众被提前释放的高光剧情卡断吸引后可以随时拿起手机观看,而不用专门“协调”出两到三个小时的时间坐在电影院。电视剧可以随时随地大小看,可以随时调整倍速等等这些优势还在逐渐放大,然而这方面的优势也仅仅是相对于电影的传播来说。若将其放在短视频的传播语境之中对比,它将不堪一击。

然而不论任何形式的传播媒介,内容质量一旦不被观众接受,其口碑或将急转直下,或两极分化,似乎都没有什么转圜的余地。

二、故事的内核与立场不同——Ta...好像站错边了

“怎么会出现女老师为了爱美,和张校长起冲突的事情,她们是老师啊,她们同样怀揣着崇高的理想,我可以接受她们被苦难和渺茫打倒,无法接受她们被想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打倒。”——摘自《我本是高山》豆瓣评论区。

不难看出,《我本是高山》最核心的问题就在于其对于真实事件的改编方向完全与原型故事的初衷背道而驰,张桂梅老师的信仰和理想,在这部电影里被污蔑和歪曲。在影片中,原型故事里酗酒成性的爹被改编成了酗酒的妈,主创好像完全没意识到,在这样一个闭塞的山村里,酗酒和女性,是很难联系到一起的。对于这种为了加强戏剧冲突而歪曲事实的操作路数,观众显然不会买账。除此之外,张桂梅这样一个无产阶级战士被电影主创描写成了一个柔弱的、依靠丈夫的小女人,其中的爹味实在是难以掩盖……回想华平女高的誓词:“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我本是高山》真是浪费了这么好的一个名字。

再看看剧版,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剧情就是张桂梅老师帮助“假小子”宁华解决其对于自身性别认知混乱与矛盾的这一段。从小到大被爷爷当成男孩养的宁华,身体十分壮实,留着男孩的短发,不仅束胸甚至在外还以“华哥”著称。但当她第一次来月经时却无知的认为自己得了绝症,留下一封绝笔信后独自在树下忧伤,很是让人心疼。张桂梅老师对其耐心劝导,将宁华对于自己的性别认知引到正确的方向,甚至俩人也毫不避讳的谈论着月经,镜头也十分直给的拍到了卫生巾。这在以往的主流影视作品中是万万不会出现的。我想,这其中的用意断然离不开这背后的六位女性编剧,她们坚定地站在了女性的立场,没有依赖过多的编剧技巧,成功且直白地将张桂梅创办女高的意义展现在荧幕之上。再联想到最近脱口秀演员菜菜在《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中大胆开麦谈论月经羞耻,不仅获得全场爆灯,更是引发了全网热议。我们可以感受到,女性们正在努力的改变长期以往“谈血色变”的舆论环境。

《山花烂漫时》的成功离不开幕后改编团队对时下观众情绪的精准把握——真正做到尊重女性观众、尊重女性角色、以及尊重女性故事原型。不得不承认,张桂梅的故事是符合我国传播语境的正能量流量密码,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改编的……

三、Ta趋之若鹜 Ta潜心创作

近年来,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的改编趋之若鹜,大量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影视作品充斥在市场之上,然而心急真的能吃上热豆腐?真实事件改编的界限在哪里?

中秋节期间,《出走的决心》上映,影片改编自苏敏阿姨的真实事件,她受够了家庭的束缚,决定离家出走,开启自由人生。然而该片起初名为《亲爱的妈妈》,官宣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舆论——故事原型是一位自我意识觉醒,努力为自己而活的女性,而电影版却还要以“母亲”这个Title来命名?就片名来说完全违背原型故事的初衷。在网友的强烈要求之下,片方最终听劝,将片名改成《出走的决心》(蹭了点《分手的决心》的热度)。但让人好奇与佩服的是,曾经因为片名而产生女性话题相关舆情的片方,竟然在点映活动上邀请女性电影研究大拿戴锦华做客评价。片方如此大胆,想必是对影片内容有着绝对的自信。这也不禁让我好奇,这部电影的内容是否会如“亲爱的妈妈”一般与原型背道而驰?这一波营销动作极具风险也确实能够吸睛。然而在全国公映之后,《出走的决心》迎来口碑大逆转,成为了目前今年评分最高的国产电影。《山花烂漫时》和《出走的决心》这两部作品背后的主创班底女性含量极高,这也就意味着,在女性话题相关的影视作品中似乎只有女性的思考和体会才能真正触及到作品最深层次的内核。

根据《山花烂漫时》和《出走的决心》这两部作品的口碑案例来看,听劝和尊重是此类社会热点事件改编作品成果的关键所在。听劝和尊重都有两个层面。听劝,一方面是要吸取同类型题材甚至是同一题材故事作品的经验;另一方面是要站在广大网友的立场,听取观众们的意见。尊重,一方面是指要对故事原型报以尊重的态度,不随意为了戏剧冲突而违背故事原型的初衷;另一方面是要尊重观众,不抱有赚快钱的动机,潜心创作。毕竟谁在赚快钱,谁在真诚创作,观众一眼就能分辨。真诚永远是必杀技。

(我作为一名男性,对于女性的话题进行了一番讨论,天然的缺乏了一些只有女性们才能感知到的视角,想法肯定会有些片面,但还是希望其中的内容没有冒犯到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