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凯歌作为《长津湖》的导演之一,深知仅凭一部影片、一场战役和单一的视角,难以深度讲好抗美援朝的故事,因此,他创作了《志愿军》三部曲,以全景、多角度和立体化手法,再现这场新中国成立时的关键战役,其首部《雄兵出征》,重点聚焦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开战时刻。
《雄兵出征》的开场运用大量篇幅去描述这场仗“为什么要打”,从政治领袖、科学家到普通战士的视角,展现了参战的决策之艰难——为了国家的未来和平,更多地是会承担难以言喻的牺牲。
战争电影例如《血战钢锯岭》《1917》《敦克尔克》这类聚焦在战场人物上的电影,观众能够较为轻松的跟着角色带入到故事中去,观看过程也很容易判断出影评所呈现的信息,但在运用镜头去描述一个宏观战役、多人物登场、战斗场景错综复杂的情况下,观众很难去捕捉到具体的信息,加以战斗过程混乱的剪辑会使观众看懵:“在打哪?为什么打?谁在打??”;导演陈凯歌在《志愿军》中将这些细节处理的很好,除了对各种战役的介绍以外,影评还交代了为什么要这样打,是因为敌强我弱,还是孙子兵法里的谋略,都通过片中的人物告诉观众这样打才能够出奇制胜,观众不在会感到云里雾里;此外对于枪战戏陈导也处理的很好,在沉长的战斗,和混乱的运镜中加入了外交发言人的戏,两条线来回穿插,情绪节奏同时高升,让观众在战场拼搏和新中国崛起两个画面中来回翻涌,热血沸腾!


从《金刚川》到《长津湖》,《志愿军》是抗美援朝系列影片中最为成熟的,更多细节处理的非常好,讲好抗美援朝故事有重大意义,期待陈凯歌导演《志愿军》的后续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