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纪录片很客观的展现了幼儿园的情景,涉及了小班中班大班、各种思想的孩子以及老师与家长群体。采用了记录+问答的传统纪录片的方式。但很有意思的在于,张以庆导演在“问答”这一环节时,所提问的问题是关于一些社会向的问题,这种问题在孩子们嘴里讲出来,成为了一种口无遮拦的事实。

片头展示了:或许我们的孩子,就是我们自己。
这部片子无时无刻的体现了孩童时刻的孤独,事实上,人本身从小到大的成长,都是要经历孤独过程。孤独其实是人生活中的常态化的状态。
童言即无忌的,从一个孩子的言语以及他的表达等方面,本身就已经可以囊括一定的社会关系的。他们会毫无忌讳的说出父母的生活状态,以及对他们带来的感受。让我印象很深刻的是那个最后一个被家长接走的孩子。他的母亲忙着美容,他的父亲忙着应酬。又此忽视了他作为一个孩子的存在。
还有一个印象深刻的孩是被问及获得一笔钱要不要分给领导的孩子。让我难过的是,他在这么小的阶段,明白了体制内束缚的东西,但是我又不能评判,倘若评判了,便容易会被说成自私。
--“你爸爸是做什么的?”--“警察”
--“当警察要做什么?”--“收钱”
--“收上来的钱怎么样了?”--“给领导”
自他们第一天入园开始,便已经在规范的整改当中了。孩子失去了应有的天性释放,但是这种整改又是,规范社会中的必需品。
在片子当中出现了一个小孩子从幼儿园起便已学习四门课外的知识。那如今,内卷化的社会,学习的大风潮,最终刮向了孩子。他们从小被教导着刻苦奋斗努力 。像我身边的例子,我的弟弟,他之前幼儿园的班上报名六项目课外班的人居然占多数。于是,那种幼时自由自在的玩耍也仅仅留在了人们意淫出来的虚伪的叙事性散文里。
不要不把孩子当人,他们一样都是有思想有思考有生命力的生物。(在影片中)让一个孩子在快乐、有钱、旅游中选一个,他能够准确的说出:“钱买不到快乐。”同时他们也有自我的判断能力,虽然会限制在一定的知识储备不足,而支撑他的观点表达。但是他们会用更加通俗的表述尽力的表达出来
但他们本质还是质朴的、纯真的。那后来呢?后来呀,下雪了,他们徜徉在快乐当中,逐渐长大。导演特意用了虚焦,将一切幻化为梦境当中。
幼师这份职业作为孩子除父母及亲戚以外的第一任引路人,片子也很好的从侧面反映出了他们的困难。他们要长期折返在孩童哭喊的喧闹中,在如今生活中,也要应对来自家长的要求。近段时间登上热搜的新型职业--“幼儿学前师”,虽然展现了教育产业的进一步优化细化,但同时也表明了对于幼师的要求更高。当然我们还可以侧入谈谈社会生育率降低一事,幼儿学生的减少代表着幼儿园招不到足够的学生(例如北京幼儿园,原先需要摇号获取名额,如今却需要抢人了),也表明着社会对于幼师的要求减少。这也是幼师行业需要面临的困境。
曾有言:“一个学校就是一个小社会。”这句话并不限制在“大学”之中,反之甚至连一个小小的幼儿园也能展现人的多样化。
在这部纪录片中,我们回溯了童年纯洁的时光,不过也足矣引发反思,孩童在这个社会该因什么样的社会形态生存呢?我们该如何对待孩童这类群体?我们该怎样引导孩童成长?什么是孩童成长的必需品?是需要规范化、管理化、社会化、同质化吗?
孩子在步步与各式人群接触下逐渐长大,请记下他与她的最后一面、最后的行为,藏于心怀中,哪怕是一个巴掌,一道哭声。或许我们未来,将永远不再相见。或许那份童真,随着时间流逝,而埋葬在心灵深处。
而腐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