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涌现出很多看似探讨女性问题,其实是在探讨,男性认为女性应该有的问题
比如这种严重的容貌焦虑
女性的容貌焦虑肯定比男性严重,但是它严重不到这个程度,也不应该成为女性化标签
一个50岁的成功女性,即使在过往,她的成就算与她的外貌有关系,也不可能仅仅与外貌有关系
我几乎无法想象一个住在高档公寓,曾经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面留下自己名字的女人,是如此脆弱不堪
被一个垃圾制片人,贬低一下就发狂了,因为带一个算不上帅气的屌丝男回家,为了跟他睡觉,能耽误自己换身体的时间
又为了一个垃圾男人,就透支母体想给自己打营养液,这个女人没脑子没三观,更没有任何其他的生活,爱好,理想,和想去的地方
她能为之癫狂的地方就是闪光灯和随便什么男人
感觉非常不合理
因为人对于任何阀值都是会容易厌倦的,哪怕是在聚光灯之下,而以伊丽莎白的财力和颜值什么男的没见过
那种屌丝男,都不需要互换身体,50岁的她应该也是想睡就睡吧?
实在不行可以包个小白脸,没必要一副没见过男人的样子
所以,这种电影往往意在强化女性的刻板印象。一个是容貌焦虑,一个是寻求男性的认可,最后就是再次强化她们的客体位置。
电影告诉女性,没有年轻貌美,即使你再有钱。你会失去一切,你唯一意义就是保持年轻貌美,并且学会取悦男性。但是电影却告诉男性,只要你有钱,不过你是残疾,丑,变态,老,还是有任何缺陷,你都可以对于年轻的异性资源唾手可得,并且凌驾于一切规则之上。谁规定的啊?
肯定不是女人,我只看见三个词汇,谎言,圈套,陷阱!
男人的身体难道不能购买吗?男人的爱情不能购买吗?50岁的伊丽莎白不能花1000美金让那个屌丝男表演一下对自己的迷恋吗?另外,为了得到一个男人的色心到底有什么好付出一切的?这难道不是男人的主管臆断?
导演不但在贬低好莱坞的成功女性仅仅是依靠外表,更认为女性失去年轻貌美一无是处,这是纯纯把女性当在性化位置去凝视才能产生的效果和臆想。
虽然这个女的很成功,很有钱,但是她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让那个傻逼制作人,隔壁的屌丝男,酒吧领回去白斩鸡对她刮目相看,人生没有其他追求。
其次,她就是在好莱坞留下过名字的人,即使她老了,死了,也会有人很多人记得她。
她有钱,她完全可以享受生活,接受穷男孩对她成功和金钱的膜拜,但是她不,因为导演不同意
导演就让她为了,博那三个垃圾男的一次勃起,不惜做危害自己生命的事情。最后还得引导女性反思,你们自己不要太容貌焦虑啦!自找死路啊
作为女人看这个电影,我就觉得这完全没说服力,我钱有名,我干嘛非得自我客体化,让自己变年轻,重新接受制作人的奴役,然后还要去讨好男人
自己拿那么多钱开公司不香吗?自己搞个节目,给自己换个人设捧自己,不爽吗?马斯克他妈72还在接代言呢,哪里有什么是不可以
事实证明女性有了钱,也拥有反选权利
问题就在于,女性如果不容貌焦虑,男性就该焦虑了,特别是女性如果彻底放弃自己的客体位置,去抢主体的角度和生存方式,男性就要惊声尖叫,四处逃窜了,那才是真正的恐怖片呢,所以制造容貌焦虑让她们自取灭亡才是正道。
老年的伊丽莎白和年轻的伊丽莎白,和变成怪物的伊丽莎白,本质上只要换一个处境,她本身都不必惊慌
就是不要活在其他人的评判标准之中。手握大权的丑陋的男人比比皆是,他们不会容貌焦虑,他们只会失权焦虑。
而电影为了突出恐怖的效果,把现实生活拍摄的过于极端,好像权利和名望是万恶之源,实际上,结构性压迫才是万恶之源。要我说,女性应该多干露脸的事情,因为那些是好事,没必要担心自己看起来怎么样,而是要让别人学会聆听你在说什么。
拿到主权才是康庄大道。
奥黛丽赫本的老年生活游览世界,资助贫困的儿童,还有知己伴其左右,她活的优雅又开阔。现在人过古稀的杨丽萍也说年轻时候的情爱对她太腻,自己编舞蹈,做巡演,过得风生水起,闲云野鹤。而年过70的刘晓庆一辈子把爱情当甜点,馋了吃几口,不馋扔一边,不拿它当干粮使。一辈子任性自我,不予匮乏。张牙舞抓的活着。
这就是我为什么讨厌这部电影,电影放大和强化女性的容貌焦虑,并为其贴上刻板印象,加固了女性被凝视属性,甚至企图将它合理化。
伊丽莎白的辉煌过往才不会毫无意义,真实的生活如果真的存在伊丽莎白,她才不会受到某种物质的蛊惑。
因为她没那么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