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书再看的电影,有一些期待的看书时自己想象的镜头(例如,李善德快速演算进入心流,仿佛被算学前辈魂魄附体的画面)没有表现,但是整体还是质量在线的,推荐~

除了小说的内容以外,有四处调整我觉得很好:

1. 临邑奴在片中重复嘟囔着“去…长安”和他最后说的那一句“去…长安”,配合他在片中与李善德更多的互动与表现,让我觉得临邑奴比书中刻画得更饱满,与李善德的情感连接更深厚。虽然书中以血诱虎阻断追兵比电影中更惨烈,但是片中更多的互动让坠崖让人同样扼腕叹息;

2. “一骑红尘”的具象化,纷飞的木棉花既是郑玉婷托李善德带回的情感信物,也是李善德奋力做事不畏死的“英雄”之举的点缀,更是一路死伤的骑手、不堪徭役的逃驿的鲜血与苦难;

...
一骑红尘

3. 明面上说是送给贵妃吃的荔枝,这耗费巨大、不计成本而送到长安贵人面前的几颗荔枝,但最后贵妃在又一次权力的斗争中却并未吃上,真是好讽刺;

4. 结尾得知长安沦陷的李善德的表现与现实与过去场景的闪回。想做好官的青年李善德、在长安却生死未卜的友人杜甫(这里想到杜甫的《春望》更是叹息)、遭战争而破败的长安城,在李善德的泪水中,在李善德剥开的一颗颗荔枝里,更是无奈与悲凉。“荔枝与国家,究竟孰轻孰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