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第一集開始,結局就已注定。随着進度條不斷前移,就越發不舍得看完。最感慨的還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具體而言,當時文秀面對的是扶貧扶志。看完整部劇,敬佩她的所作所為,欣賞她的所思所想,惋惜她的英年早逝,羨慕她的堅定信仰。而于我而言,或許能表象為“長征”的事項無法具體到某個項目,那就先以好好生活作為個人的“長征”吧。從她的事迹中獲得力量,多一個人記得她,那文秀就依然在散發她的能量,依然與我們同在。

以下是一些看劇時的實時感受,僅作記錄:
*1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12
大家一起為參保事項趕進度,有點感動。

*17
不道德綁架村裡人,讓市場規律正常運行,确實才是可持續的合作模式。

*21&24&25
高光時刻太多了,文秀的見地和共情力都很不凡。

*27
搶收枇杷這段太感人了。既因為大山上的“長征”,也因為文秀的當機立斷和感染力。變質和壓價是果農最害怕的事,想到去年看到的果農甯願當面把果子弄壞,也不願意低價賣給收果的人的新聞,從來谷賤傷農。就天時與地利而言,大山裡擁有便捷的交通、更有效的物流方案,能讓果子在爛掉前輸出到市場,才會讓果農有安全感,真正放心地進行生産;就人和而言,果農如果能有更直接的渠道面客、更少的中間商,也才會更有動力去生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