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司机毕克崔维斯,后视镜眼睛特写。bgm咚咚咚带感。贝茜曾说看崔维斯想到一位词曲创作人,是先知与鼓动者,“半真半假,行走的矛盾体。”此描述点明解读崔维斯人设的关键。
有关崔维斯的行为,并不完全理解。他在街上搭讪一名认为是秘勤局的人,健谈的样子与先前沉默寡言的形象截然不同;想要站起来对抗人渣,独自一人反复练习;写给父母的信全是虚假谎言,不会在人前展露真实自我。崔维斯买武器防身,锻炼身体、对自己说要维持好心情,十分注重健康。日复一日的生活慢慢吞噬生之欲,他的人生全是死亡能量。
不由得想到《死神通告》充斥着死亡焦虑的健二——古怪,明明人设不算同类,却从他们身上感受到相似的感觉,或许源于社会边缘人的忧郁与疏离气质,以及对待异性的异常态度。不论是因为身份还是性格,无法融入周围环境,都市游魂。健二与崔维斯一样遇到一见钟情的理想异性,在相处过程中恋情告终;后来也同样遇到不同类型的女性,她们跟无关乎爱的性挂钩。健二无法满足欲望,最终亲手了断自己生命;崔维斯也同样想要杀死自己,在杀进麦修地盘杀掉恶势力后,对着自己开枪,因子弹用尽而求死不得。
出租车司机更了解社会状况,想到苏州河见证人生百态。查尔斯帕兰汀竞选总统,崔维斯向帕兰汀提议,当总统就应该好好清理城市恶势力,帕兰汀的表情略显怪异。人民在受苦,我们感同身受——统治阶层空喊口号,让人民统治政府,相当于政府对社会之恶漠不关心,说不好听的就是你们爱咋活咋活。社会现状无法改变,个体也依然被关在相同的精神困局中。痛苦根源没有丝毫变化,谈何向好向善。这样看来,结局不只是有遗憾那么简单,而充斥着浓烈的悲剧色彩。
性欲望与厌女情绪。看解说提及贝茜与艾瑞丝两个角色,分别表达圣女与娼妓的符号象征。崔维斯既想拉如天使的贝茜堕落,又想拯救已然堕落的艾瑞丝,真是矛盾又可笑。实则对女性做什么,全为了满足自己的幻想,而不考虑对方的意愿。看上女人贝茜(这生涩又诡异的搭讪技巧hh初次交谈有何志武的既视感),更多的是从性欲角度凝视对方。带她去看黄色影片,视女性为满足欲望的性工具,被拒绝则对女性散发敌意与愤怒。在电话中提及送出去但对方未收到的花,实际上根本没送出去,某种程度他活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将自己的情感思绪映射在别人身上,自己觉得寂寞,看别人也觉寂寞。
在艾瑞丝面前,崔维斯又表现出另一副模样。女孩艾瑞丝,仅十二岁出卖身体,曾想上崔维斯的车被皮条客麦修拉回去,麦修连哄带骗半利诱半强迫地让艾瑞丝替自己赚钱。崔维斯利用接客机会接触她。所谓嬉皮生活,艾瑞丝不听从崔维斯的话,崔维斯把麦修给的封口费当作嫖娼费用还回去。后来又与艾瑞丝单独见面,他谎称为政府工作,是缉毒警,百般理由劝说艾瑞丝离开。
崔维斯剪个莫西干头,想要暗杀帕兰汀,但被对方的人发现,不得已逃离现场。然后冒着生命危险袭击淫窝,帮助艾瑞丝逃脱黑暗势力,被新闻誉为拯救娼妓的英雄。区区致命伤。最后他融入人群,继续当出租车司机。父权社会压抑女性意识,为解救女性而除掉相对应、代表父权的男性角色——帕兰汀与麦修。贝茜执着于竞选总统的帕兰汀,艾瑞丝的自由受麦修控制,因而在试图暗杀帕兰汀失败后,转而将目标变更为麦修。
这部的风格与看前想象的完全不同,故事发展也出乎意料。一度以为要走反乌托邦式结局,竟意外地理想与浪漫,身受重伤仍奇迹般地存活。后面的内容不觉得仅是崔维斯的幻想。虽然看似有所改变,与前期那个阴郁的他判若两人,可当他再次通过后视镜确认眼神,发现他仍旧是原来的自己。在无限循环的轮回中渐渐沉沦,私以为更符合整部影片的主题。救艾瑞丝不是为了对方,只是自己想要成为救人英雄——不,更确切地说并非想救人,而是想杀人,以暴力方式清除社会垃圾,只是一种为了自己而进行的发泄行为。镜头以外的故事,可能是被逼上绝路的“英雄”癫狂病态的落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