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不会消失,但会暂停。

在没有答案也不为解决问题的情绪电影中,情绪本身就是一种回答。

人在心力不足时,自我调节机制也会暂停运转。

当你受阻于生活困境时,会忘记你曾有爱的能力。没有爱自己的能力后,自我就也会消失。

影片通过三个时期的人物状态,被爱期、去爱期、和自爱期。

在叙事中推动人们看到在作为伴侣、母亲与女儿、朋友、和我自己时,其中的

“我”是什么样的。

通过自我觉察的自观的行为,来完成一场对自己的发现、指认、反思和接纳、慰藉的过程。

导演的主视角为观察式的,不做立场判断的,引导观众与女主本人对自己细致入微的观察。让观众代入进女主的体验和情境里勾连起有关于自我的联想。

在各个生活细节里照镜子,照自己。

.被爱期:

女男主二人,从相识到相知到相处,热烈快速一气呵成。情感浓烈的犹如在亚马逊雨林里自由奔逸的淋一场全身湿透的大雨。

此时电影戛然而止在女主与男主知晓怀孕后的兴喜中,进度条只过了短短的五分钟。

热恋期的多巴胺就像“油门踏板”只管冲刺,不参与“目的地”的设计。

.去爱期:

电影第二幕,直接来到了婚后的第七年。这才是童话故事真正的“落脚地”。

第七年,这点与中国观众的社会观念不谋而合:七年之痒。

一段关系角色或一个个人角色平铺直叙的走到第七年时,都会达到一个转折点。

从多巴胺的衰减,到社会压力源累积,对话交流时间减少。

相较于之前还未相识的陌生人状态,此时的陌生感更为孤寂。

影片里,七年后的女主带着两个孩子在超市里采购家庭生活用品。卷纸、食物等,场面一度混乱。

一位是7岁可独立行为调皮捣蛋的男孩,一位是仅两三岁还需抱在怀里的幼儿。小孩扯破食物包装袋玩得柜台到处都是。接了工作电话但没时间处理要推迟。女主的银行卡被拒,卡里余额所剩无几,打电话给丈夫打钱。

从后面排长队的顾客和收营员脸上不悦的表情,能感到这过程令人非常“难堪”。

这一幕,全是生活的艰辛与无奈。但在女主身上却感到此刻经历的不过是她生活中的家常便饭,并不是意外情况。

她毫无情绪变化,来不及顾及他人的眼神和自我的自尊感,在短时间内将事情办完回家即可。

这种混乱的,无人帮助的,自己消化的,到最后形成情绪屏障的。正在慢慢吞噬掉她的主体。

女主的职场压力加上育儿负担,再加上家庭工作的占据,和无人理解无人沟通的孤独与被困感,逐渐走向为亲密关系的失语状态。

此刻她的个人困境与亲密关系困境是交织在一起的。

个人成长没有突破口,家庭工作也不得不做,并且这些家务工作并没有给她带来幸福感、价值感和自尊自信的提升,只有消磨殆尽之势。个人角色的压力远远超载,情绪耗竭指数达到临界点。

女主经常处于一个人经历一段煎熬期。

但在亲密关系里,两人互为精神支柱的关系里,还是经常只有自己一个人在经历煎熬的话,那是无比残酷的,有一种被丢下被扔下被抛的体验。两人的断连比一人硬扛更加痛苦。

...

“我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糟透了,恨不得一枪崩了自己。”

女主通过第三视角看向自己,确认了当下的狼狈,才发现当下的生活是不健康的,当下的自己也不是我想要的。

When you look at yourself do you see what I see?

这是一场与自己的重新相识,在很久之前我认识的我自己呢?这段时间那个我去哪了呢?现在的我又是哪个我?我好像认识我,但我好像又要重新了解我才能再次确认我。

心理咨询就是这样运用互相的第三视角进行回望和识别的工作。

在咨询师的陪伴和带领下,追溯点点滴滴记忆,寻找自己堵塞多年的心理结节。通过按摩的手法将其推展开来。这过程有刺痛,有紧张,有颤抖,有流通,最后是自己心理空间的释放感。

在女主走进咨询室时,那个「暂停键」才真正发挥了作用。

咨询室内这个空间,是一个暂停了社会时钟节奏的空间。

我们不看手机信息;不警觉外部环境;也不与他人互动。只做对自己的探索和了解。

在咨询师的带领和跟随下,女主看到了自己在无意识时做出的表达和行为表现中有许多隐藏的意图和情绪状态。

越靠近意图就越接近心中真正所想,越接近情绪感受时间就越暂停。

打破了速度的规律,回忆就如电影的拉片一般,一帧一帧的逐帧推拉,往前往后都能放慢速去反复观察。

当然这种特殊的时刻并不是常常能发生的,哪怕在咨询中,也不一定十多次才会出现一次。在大部分情况下依旧是不能知晓确切的动机和动因,最后还是呈现为较为模糊化的形态。

就是这个模糊性,会使得女主在当下与丈夫与母亲与环境性的交互上展现出一种“不合时宜的”或“不匹配的”状态。

再进一步觉察后,也许会更一步的感到了自己的行为表现与自己的动机也都是不匹配的。这种自我与自我的不匹配性,是心灵觉察带来的最靠近根本也最残酷的需要个人去面对的部分。

我的初衷我的认知观我的意识与我的无意识和我的情绪感受,是错位的不匹配的,我表面认同的我自己与我心底期待的我自己是不一样的。

当深刻感知道这层痛苦时,才有机会把自己重新养育一遍,在根基上与自己相识相连接纳我与我的不匹配感。

...

在最后一次咨询结束回到家后,女主再次面对镜子里自己的模样,对自己说:

“你没有问题,没关系,你值得被爱,你可真棒,你是需要爱的,我爱你。”

对深层我的抱持,对当下我的接纳,她暂停的爱又继续开始流动了。

还有非常多的剧情内容未写到,关于丈夫的逃离状态,母亲的强势状态,和女儿的埋冤状态。这些人物不过是展现了,在女主遇到困难时的一些困难因素,个别情况的缺憾。并不代表ta们就是不好的人。所以就不做过多篇幅去一一展现或批评。

我相信这也是导演在视角选择时也把主视角定在了女主个人体验的流动性上,而不是为了批判某一个“坏关系”。

最后,在爱与暂停的关系中,爱是什么?

爱是藏污纳垢的地方;

爱是能容纳不美好的地方;

爱是能被允许犯错的地方;

爱是能承载和托举的力量;

爱是在坍塌时有不放弃的态度。

在爱里美的与好的,都不是必然的。它没有热恋期中的绚烂烟花,也不如冰淇淋的顺滑质地,它不是人们幻想中的乌托邦。人与人的理解永远都有无法抵达之处,确定性在其中只会变为执念。

它更像是长在裂缝中的植物,在被挤压处也能求生存,能破壁能穿透。还能穿越时空拥抱小时候的自己。所以,爱是一种需要不停生长的能力,在崄峻处活下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