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nd!
我竟然才发现我没有在豆瓣发长评!!!这都五月的第三天了!三个月过去了,赶紧来亡羊补牢一下,做自己的搬运工。
从知乎搬运过来,所以小标题就用一些某乎特色的提问了。
一、如何评价日本电影《花束般的恋爱》?2022/2/28
题目虽然叫恋爱,但是给我的感觉主要集中在社会化的阵痛上。
从象牙塔里走进社会,到底会对一个个体带来多少雕琢?理想与现实之间又应该割舍几何,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部电影对本21岁女大学生而言后劲真的很大。
进入社会对人的影响大不大,和恋不恋爱无关,恋爱的话只是多了一个人提醒你:你变了。
最搞笑的是昨天做梦梦到了向往独立不依靠家里的男友的总裁爸勾引我这种迷惑桥段…
2022/2/27
真好看啊。
坂元裕二写过一个剧叫《最完美的离婚》,现在终于完成了“最完美的恋爱”,完美就完美在绢和麦有最完美的分手。
分手也应当是恋爱里重要的一环。
以往看爱情故事往往只是拍相遇,在故事的高潮放下帷幕,但是闭幕后,即便剧作者不说,我们也心知肚明:琴棋书画诗酒花,终究不敌柴米油盐酱醋茶啊…
坂元这次把故事的高潮从两个百分百合拍的人坠入爱河转移到了两个百分百合拍的人终于承认与爱人的步调不一致了,说分手。麦本来对着朋友计划好要如何如何分手,可还是忍不住要用婚姻来绑住绢,实现一个没有意义的长长久久,“永远”。就在这时又有一对学生走进这家餐厅,坐在当年绢与麦第一次约会的位置,一如他们当年交换起了喜欢的乐队、阅读习惯。
两个人都潸然泪下。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可能是:本来好好的,怎么就变成这个样子了呢?
怎么会这么高开低走呢?
如果真要严肃地讨论他们为何分手,那就会陷入无聊的道德批判,绢太理想化,麦太故作老成。
没必要,知道不合适的话就放开吧,即便是恋人,也没有资格控制其人的生长发展。
“花束般的恋爱”指恋爱是有花期、保质期的,这个比喻真是太赞了。
我妈上周去麦德龙买了一束百合,开得参差不齐,现在有的开败了,有的还没开,我妈就直接把败的也剪掉了。
我终于看到这部电影了!
由于全无锡的影院都受疫情影响关闭了,所以我特意赶回北京看的(bushi
一些碎嘴:
这不是苏打第一次在坂元的剧里演笨男人了吧…
这个电影坂元裕二味儿太冲了,人物机灵有梗,男角色又不乏有些瘆人。
小田切让出来的时候真是把我帅晕了…
绢和麦的分手夜几乎和初遇夜一样,还都去了卡拉ok。
二、电影《花束般的恋爱》小麦为什么求婚?
我觉得可能是因为他意识到留不住娟了,所以想要用婚姻锁住她。
在分手前,麦和同学说得好好的,说会分手。但是真正分手谈起来的时候——毫无疑问,他们还是彼此相爱的,但是在社会化的这个过程中两个人的分歧越来越大。
麦一心努力工作也有一部分心理是为了养娟(?)但这个真的不是娟想要的关爱,娟想要的是可以一起谈琴棋书画一起看电影(《牯岭街》)一起看漫画(《宝石之国》)的伴侣,而不是一个连一起散30分钟的步的时间都挤不出来的成功白领。
小娟和小麦也都意识到这点,所以才步调一致地想到分手。小娟要更坚决一点,小麦的内心其实还是挺不好受的,所以同先前吵架时求婚一样又一次使出求婚大招…
唉,不过乐观点看这至少还是启发相爱的人怎么做才不会渐行渐远的…
再乐观点看,就算步调不一致了也还是可以分手留条出路的嘛,再找个如今状态下更合拍的伴侣不就行了嘛(顶锅盖跑…
三、《花束般的恋爱》讲了个什么样的故事?适合情侣看吗?
第一个小问:用编剧的话来说,讲的是百分百合拍的恋人如何分道扬镳的故事。
说到合拍这种事,我就想到了Scrubb的เข้ากันดี,建议配合此BGM食用本文。
第二个小问:适合,尤其适合y用来警惕相爱的人如何避免与爱人渐行渐远。
1.
吴藻是清朝一位极具灵气的杭州文学家,曾赴苏州求学,最后还是迫于世俗压力嫁于杭州城内一商贾,因为丈夫不通诗词,故她的婚后生活颇郁郁,在《乔影》中以井喷的才情抒发壮志,到了晚年,“一卷离骚一卷经。十年心事十年灯。芭蕉叶上几秋声”,亦佛亦骚,亦是颓败了。
吴藻的颓败不同于贺双卿的凋亡,同为诗人的她嫁入农家,因为农活繁忙与婆家虐待而早亡。
如果绢和麦真的结婚了,也只是麦被工作榨干,绢在这种无望的生活里逐渐凋零吧…
但他们本可以不这样的。
2.
这次欧气爆棚赶上了知乎观影团的活动,得以二刷,赶往影城的路上,拍到了很像储气罐的东西。
不过到底不是储气罐。
地铁过了大望路站后就开始在地上跑,我一直都傻不愣登觉得这样子非常日系,去年春天去南京找同学玩,在学则路站外看到了地铁披着晚霞跑,激动异常拉着她吱哇乱叫。同学没法配合我大叫,因为她不会理解一辆在地表上跑的地铁如何会让我联想到“第二个宫崎骏”又如何会让我联想到高中那些无疾而终的情愫。(话说我《高考是福》的碎碎念被瓣删了小半了hhh)
那种失态就像是每每听到《前前前世》都会五味杂成一样,不过新海诚应该会是绢和麦所不齿的吧…说起来《天气之子》是在我生日那天上映的,不过我还是去看了《天堂电影院》。人生第一次碰到周五过生日呢…
扯远了。
《花束般的恋爱》故事开始于2015年,也是我高中生活开始的那年。他们的恋爱持续了4年,就像是读一个本科的时间,最后两个人都从这段感情中毕业了。因为电影晚引进了一年,于是刚巧让我,作为21岁女大学生,观看了21岁大学生走向社会并与爱人grow apart的成长故事。
其实我上周六一回北京就马不停蹄买了次日的电影票,两次观影,在绢和麦讨论分手的部分我都哭得比绢和麦还凶xs
完全沉浸在“啊我们明明是因为相爱才走在一起的,而如今却…物是人非”的昨夜星辰昨夜风的情绪中。
3.
麦在公司值班那天,做梦梦到自己和绢在床上看《宝石之国》,心想我的梦想是我们在一起永远过这样的生活。
他的梦想有两个条件:1.和小绢一起;2.过这样的生活。
怎样的生活?
麦单想着要和绢永永远远,可是他倒没注意到他们永远回不到以前的生活了。
麦不仅压缩了自己的理想,还想着要绢也和他一样。这样的矛盾下,绢和麦都不肯退让,这么明显的分歧,再不分手就是给自己找不痛快了。
4.
我第一次听说编剧大神坂元裕二是在上高中看《四重奏》的时候,才知道原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东爱的操刀人。但后来正儿八经看的反而是那部《问题餐厅》,这才知道坂元是女权主义者啊。
坂元裕二在作品里也真的是把女权主义主张得润物细无声呢。
5.
题目里问到看电影后产生分歧的事。
二刷电影后,我发现每场观众的反馈都不同。比如今天这一场有一个地方在哄堂大笑(不过我全无印象了),倒是小麦在书店看《人生的胜算》时鸦雀无声,但是上周日那场小小一个影厅里好几个姑娘都笑得东倒西歪了。
我出门往厕所走时,一位女士在向两位男性同伴骂骂咧咧道:“他们活该分手!差太大了。”恍惚中,我在好奇,如果绢和麦初遇时那对白领看到了这部电影会作何感想…感觉“他们活该分手!差太大了”这句台词很适合他们涂完护手霜后边擦湿巾边骂咧咧说诶。不过他们应该不会看这种电影吧。
上周日在文慧园那场结束后往外走,前面的女孩子信心满满对同伴说:“我学到了一个词:压缩理想。我永远也不会压缩理想。”
另一位女孩子也连声附和。
6.
看完电影以后,我去楼上美食城点了碗拉面。
太难吃了…
我不服输,又买了一束小雏菊(应该是吧…(“小…小什么?”)。
21岁女大学生就应该享受21岁女大学生的privilege。我心知我现在会有空写影评(就像小绢经营自己的拉面测评blog),以后就未必如此,但这不干扰我现在码字的心情。
《他和她的恋爱花期》无关恋爱,即便不恋爱每个学生也会经历从学校到社会的破茧阵痛。所以我觉得还是接受这个令人垂头丧气的事实,并更加用心地享受当下比较好。
与其说《花束》适合恋人看,倒不如说更适合象牙塔里的孩子们看。
变成无趣的社畜这种鬼故事就等以后发生了再说吧,21岁的大学生愉快地报名了三周后的线下大悲法棍交流会XD
后记:恋爱般的花束
卖花的人没有骗我,这束花果然持久地开了近一个月。某天,我终于受不了它们了,抓起来便扔到宿舍楼外的草丛里,把水也倒光,权当是浇花了。
买回花的那晚,我本想用去年6月初喜茶那啥油柑的瓶子(包装酷似威猛先生)装花,但好像嫌矮。我当晚立时杀去超市买了瓶装可乐,谁知我没有开瓶器。总之剪刀、尺子连番上阵一通折腾后,我用宿舍床的不知哪个部位撬开了瓶盖,随之而来的是一片狼藉。
我清理了狼藉,美滋滋掏出一根吸管,纸吸管与肢体接触的一瞬间,有关二氧化碳或是碳酸盐分解的一些化学式在我眼前如可乐的泡沫一样满溢出来。
我清理了这波狼藉,肉体有些疲惫,但是心里还很有劲,就像是刚刚开启一段感情一样,诸多迹象显示为凶兆,但无人在意。
最后我用5L的矿泉水瓶装花,虽然有点占地方,但是也算给我一点心理安慰。早起去上班前,我会对着花,想象中好像在默默说早上好。
到了后期,花瓣开始掉落,最不幸的一天,一些话不知道怎么夹在书架上了,我没留神,一推水瓶,大绺大绺的瓣子像我的头发一样脱落了。落在我杯盘狼藉的书桌上,我都不知道该从何收拾起。
把花扔出去后,我心里痛快了不少,虽然也有舍不得——毕竟那花还没有败得很明显。
也许,也许谈恋爱也就是像养(无根)花差不多的事吧。
最后感慨一句,明明很简单的一个故事,坂元裕二给了“百分百合拍恋人分手故事”的神叨叨包装以后,看起来就复杂了不少,哼哼,不愧是坂元老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