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个人意愿,在我们坚实的社会基础上,在什么程度上可以改善人在亲密关系或其他社会现实中的处境?浅谈影片本身——爱的情感中being willing的强大能动性

最近一边读一本关于爱(情)的社会学研究《爱,为什么会痛?》,一边看这部心理学底色的《伴侣治疗》。书只看了一半,但《伴侣治疗》第一季已经看完。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或实践方式的前设是具有分叉的——前者更注重社会更宏观的层面的变化和对人们的影响,而后者则更注重寻找探索更微观人内心的方法。这部纪录片讲述了咨询师Orna与Evelyn和Alan,Elaine和DeSean,Annie和Mau,Sarah和Lauren(lesbian and transgender)四对伴侣进行心理咨询,尝试解决关系中恼人问题的一系列事情。我们在剧中看到四对夫妻与治疗师的交谈,或者说,仅仅是这个行为,而不谈内容,都足以反映出人们对“自我”问题的重视,似乎所有couple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对自我的探寻和追问,在理解这些的基础上,探讨对关系改善的可能性。

很有意思的是,Annie和Mau最后提前结束了治疗,我不觉得他们有感情上的问题,相信所有人都能看出他们是非常相爱且具有强大默契的。尽管如此,他们也始终无法让对方以完全合自己的意的方式与自己相处。他们能看见对方,但并不选择因咨询而改变,然而,那玄妙的“爱”——情感,却令他们仍然一起生活。说实话,从每次咨询前后两人互动的样子看,我甚至不觉得他们需要咨询,但他们仍然决定一试的做法,更证明了彼此对关系的投入。

咨询师与其督导的交谈也是影片的一大亮点——将其呈现在影片中,使得影片更具自反性。这让人们意识到,咨询师作为心理疗法的执行者,她握有很大的权力——她的话足以让咨询者动摇自己是否应该继续坚持一段关系。这位咨询师同时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但她仍然有自身的局限、偏见,不论是多么专业和高级的咨询师,这都是作为人类中的个体难以避免的。这也会促使人们思考,该以什么态度看待我们接受的心理学层面对自我认知以及亲密关系的影响?而咨询师的工作是基于一种什么信念?——人们能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得知“真相”而非只相信自己的pattern愿意看见的东西,而这类真相的得知,是有益于人们对自身和关系进行改善的。然而,这一信仰,未必不会因为咨询中的困难而动摇。

...
...

但纪录片中呈现出,在这种人与人的互动下, “看见”产生,相伴而来的是愿意彼此打开自己的一部分,尝试理解,这一系列的过程是令人动容的,但绝不意味着一劳永逸。

咨询师其实对伴侣矛盾解决的核心要点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是否足够爱到愿意去为了对方学会真正的看见并且改变,这些都是非常非常难的事。这么看,多大程度上的being willing其实可以度量爱的强度。愿意去看见,愿意一步又一步地打开,冒着风险做可能让关系更好的尝试和行动,正是爱的体现,love is the thing that you fear to give。但谁都不知道最后给出之后,是不是会让人活得更快乐更有希望。这部纪录片呈现的方式给出了它的答案,是yes。

...

...

...

...

...
...

一些杂思——个人意愿的超越与社会现实框架的矛盾

但不可忽略的是,人们的困惑和困难,不论是对自我的认知还是对关系的改善,影片中呈现出了一些尚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它们与人的心理状态,比如种族问题、LGBQT身份与受到社会/家庭支持的问题、女性易遭受性侵/虐待的问题......而每当碰见这些涉及“社会大环境”的问题时,咨询师对此也像卡住了一样,似乎难以进一步推动治疗对象的自我反思。

当今人们愈发重视对自己以及关系的心理学层面的探索(尤其是欧美国家对心理咨询服务的普及),似乎认同这个工具具有强大的力量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理解自己,从而改善自己的精神状态,或关系的满意度。这让我不会不想起《爱,为什么会痛?》作者将心理学对人的精神体验以及能动性的强调,巧妙地置于社会学层面的思考中。其中提到,“我们都是心理实体——言下之意,我们的心理状态对我们命运影响非常之大——这本身就是一个社会学事实。”“关于现代的精神痛苦”,“其典型特征仍是攸关自我——自我的定义及价值感”——这是因今日的社会环境与结构与以往产生很大不同,形成的现代人精神痛苦的普遍样态。

...

在现代性下,人们体验到“强势的制度约束塑造我们的体验”,又体验到“个体能通过在社会轨迹中所积聚的精神资源予以应对”,现代人的自我脆弱性便在这两者的夹缝中生长。用生活化的语言来说,就是人们仍然受到社会制度的强大约束,但相比过去的严格的社会道德和限制,却有了更多选择的努力以及精神上的自由,“人们的心理状态在面临社会命运时便显得既脆弱又有操控性”。

因为我曾有寻求心理咨询,遇到合适的咨询师而受益的经历,一直以来,我更倾向于用这心理学的工具去寻找一些难题或痛苦的答案,进行自我调适。但其实我们对爱情/亲密关系的思考(或者说更宽泛意义上的,对自我的认知),不得不置于一个“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社会?”的问题之中。诚然《爱,为什么这么痛?》的作者试图让人们看见,在现代这个选择更多、人们自我意志更自由的时代,爱情的痛苦并没有减少,而是以不同形式出现,人们在爱情面前的处境未必变得更好。

...

可每当我从社会学视角看问题,仿佛我变得更渺小了,我似乎难以找到自己能够努力的地方,社会的力量是多么强大且难以撼动,我被笼罩其中,甚至被钉在其中。这种对比让我怀疑,是否,心理咨询或治疗的作用也仅此而已,强烈的对自我的探索行为,甚至也只是一种适应当下社会的特有症状。精神与个人内在的力量到底多么强大?尽管我尽力说服自己,这两种视角,都是“视角”,既然是去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工具,可以一起使用,看看它们在何种程度上促使我们达到“更好地生存/生活”的目的。

...

但还是感到无奈甚至无力,我不忍发问,being willing在什么样的社会基础上才是有效的?现在以个人意志与自我调控为逻辑的冥想瑜伽、情绪平复,在严格封控的大环境下,它们的用处是何?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把个人压缩的社会中,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封楼了不知多久的深夜里。是为了帮助人们适应这样的社会现实,还是削弱社会问题的尖锐性,把人们进一步钉入其中?

若跳出现在的“暂时状态”。心理咨询对于不同的人而言,它让人对自己的控制感也不尽相同,人们对它的信任程度也不尽相同。最终,是否这回归到一个信念/信仰问题?即,我更相信自我对心理探索能力的增强会让我更好,还是更相信我们逃脱不了任何看似不合理/不想要的社会现实。尽管对“信念”的思考,也更是偏个人意愿,以个人基本上可以掌控自己命运的前设产生的。然而我们从来无法控制社会现实,特别是当现实不那么极端和极大阻碍个人自我发展时,我们甚至难以意识社会现实对于我们产生这些心理层面的无形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