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最忌掉以轻心。
Sir说的是每一个人。
2月10日24时,全国新冠肺炎累计死亡破千。
昨日(11号),武汉官方宣布,人数排查达到99%,并力争在今天完成所有疑似患者检测的清零。
是马上要变好了吗?
别装看不到——
微博上仍有求救的患者,仍有哭诉的医护,仍有死性不改的某会……
甚至朋友圈里,鱼龙混杂。
我们仍要悬着心。
为那些在看似积极的声明里,最易被忽略的1%。
我们该关心的从不是数字,而是数字背后的鲜活生命。
借用《传染病》中的一句台词:
不是每个人都能预见自己会死在摄像机前
我担心的是那些我们没看到的死者
疫情拐点还没出现。
面对新型病毒,之于我们每个人。
如何防护?
之于患病者及其家属。
如何自救?
你可能觉得以上这些,都被说烂了,看麻木了。
但Sir的确无法在此时像某些人一样,唱赞歌,迫不及待地回到事不关己的状态。
因为——这场仗,我们远没有看到反败为胜的节点。
这场仗,是属于所有人的持久战。
所以Sir这些天一直在翻对应的电影、纪录片,希望能持续给予具体的帮助与警惕。
今天就翻到一部保命纪录片。
它既提出了问题,也给出了解决方法。
《浩劫求生》
Surviving Disaster
海报正上方,标语充满纪实感:
被浩劫击中,你准备好了吗?
一档2009年的灾难教学纪录片,由美国探索频道推出。
由前海豹突击队员凯德·科特立主持,在每集模拟一场灾难,并演示在最恶劣情况下,要如何逃生。
第十集,该团队模拟了一种情景,正中当下:
当你遇到致命传染病,如何阻止病毒蔓延?
直接上干货。
敲黑板:
*以下模拟情景过于真实,解决方法全是干货,但与我们的现实情况存在出入。
请勿将片中病毒等同于新型冠状病毒。
推荐这部纪录片,更为提升大家的自救意识。
它假设了种种比当下更坏的情况——
疫情爆发不便采购,怎么办?
家庭成员中有人感染,怎么办?
哪怕能帮到你一点点,就不亏。
一种全球大流感在美国爆发,过去的3周里,已有数千人死于该病毒。
而现实状况是:
医院无法及时收治,疫苗尚在研制中,流感在全世界蔓延开。
为了控制病毒蔓延,政府下令取消所有公开活动。
告诉所有人,尽量待在家中,减少户外活动。
那么问题来了——
长时间自我隔离,如何准备?
确定手头有哪些补给品。
采购高蛋白、富含营养,且易于保存的食品,用于清洁和消毒的生活用品。
Tips
物资准备:
食物:10L食用油、10kg大米、100罐鱼罐头、面粉基底的食物(易保存),如燕麦;
生活用品:口罩(最好N95)、84消毒液、手电筒、电池、胶带、垃圾袋、大块厚塑料布、雨衣。
以上,可保证1人在3个月间的食物与工具需求。
口罩和消毒液,都能明白,厚塑料布和雨衣干嘛用?
接着看,后面有大用处。
出门采购,意味着进入超市和商店(也是病毒滋生的天堂)。
如何自我防护不被传染?
需要提防病毒的几种传播方式——
第一种,接触传染。
顾名思义,病毒留在物体表面并传染给他人。
在衣物和纸巾上,病毒最长能停留12小时;在金属和塑料上,甚至能停留48小时。
但并非没有应对方法。
在接触前物体前,用漂白水或消毒液擦拭。
如果你摸到受污染的表面,然后用手摸口鼻眼,都会接触到病毒。
所以,千万不要在没洗手时,触摸口鼻眼。
采购时动作要快。
不同于往日逛街溜达,现在你接触的每样物品,都有受到污染的可能。
待在超市越久,受感染机会越大。
第二种,飞沫传播。
在外面尽量避免与人交谈。
与人谈话只要5秒钟,你就会从他的吐息中,接触到3000多个飞沫粒子。
在公共场所必须戴口罩。
一个喷嚏,能以200公里时速,把10万颗飞沫粒子推入空中。
一个未掩口鼻的喷嚏,更是能在波及范围内,使100多人致病。
这也是为什么,戴口罩特别必要。
对于避开第三种传播方式,口罩同样有效。
空气传播。
在飞沫蒸发过程中,会有些细小的病毒孢子,它们重量极轻,能长时间浮在空中,随着空气而流动。
最近,我们常在新闻报道中看到的气溶胶,就具有这种漂浮、可远距离传播的属性。
但也无需盲目恐慌,戴好口罩是防护的关键。
都知道,选口罩最好是N95的。
它意味着,能阻断95%的细菌粒子。
为了避开人群,主持人凯德并没去药店买口罩,而是来到了五金店,买了一种油漆口罩。
这类用来阻隔漆料气体的口罩,和医疗口罩效果相当,又不至于被过度抢购。
当然了,无论哪类口罩,只要标着N95的,在国内目前都很难买到。
况且比起我们,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显然更需要N95。
但即使是一次性医用口罩,也能成为你近距离接触感染病人时,最后一道有力的防线。
采购、准备物资,还只是第一关。
回到家中,也马虎不得。
将采购品放在阳光下暴晒两小时。
阳光中的紫外线会破坏病毒的DNA,有效杀死表面的病毒。
用洗手液仔细洗手。
你接触过的物品上面,不排除有病菌的可能性。
不要落下指甲缝、手腕这类地方,不妨借鉴外科医生会用到的洗手技巧,像下图这样手指交叉,揉搓30秒。
一家人是一个安全团体,而最坏情况便是,家人被传染。
之所以说这纪录片全是硬货,在于它少见地提出一种假设——
如何照顾疑似或确诊感染的家人?
STEP 1
打造一间家庭隔离病房。
只留一扇窗打开,将一台抽气扇放在窗口,设置成让风往外吹。
用胶带密封房内所有门窗,包括空调管路。
做完这些后,在这个房间里,空气从房门底下狭小的空间流入,再从风扇流出。
风扇把空气从窗户吸走,病毒也会被一并带走。
这实际是在打造一间家庭负压病房。
即,通风系统设计能只让空气流入,而不会飘到其他房间。
医院的隔离病房采用的正是这种原理,来防止病毒扩散。
接下来,在超市采购的工具该登场了。
将较厚的塑料布,挂在隔离病房门口,做成门帘。
这个做法确保在开门时,仍有塑料布帘做二层屏障,不让病毒进入整栋房子。
STEP 2
选一个人去照顾患者。
排除慢性病患者,如患有糖尿病、心脏病,或其他免疫系统疾病的人。
选一个免疫力强的人,穿上长裤长袖,套上超市购买的雨衣,戴上浴帽、手套,确保没有皮肤暴露在外后,进入隔离病房,照顾病人吃饭喝水。
走出隔离室后,脱下以上全套设备,并消毒。
如病人高烧,千万别用冰袋等物理降温法退烧,那只会让病人发冷,且烧得更重。
切记,患者只能在家庭隔离病房内活动。
一定要确保家中其它地方的无菌环境,一个小错都有可能把病毒带给其它家人。
这听起来略显残酷,却是对患者和其他家人最好的保护。
做到以上,能最大程度降低被感染的几率。
一名生物技术顾问估计,至少4-6个月的时间,才能测试和量产出疫苗。
即使在疫苗研制成功后,也不能掉以轻心。
因为通常在注射约2周后,你才会产生足够的抗体,对病毒株产生免疫力。
注射后,人体对此病毒的免疫力持续约5年。
现实的具体情况与片中或许有出入,如目前新冠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其它传播途径尚待明确。
但它贵在条理清晰地提供了解决途径。
让健康的人防患于未然,也为患者家属提供建议。
同时它也在传达一种态度:
面对病毒,不要盲目恐慌,也不要放弃自救的希望。
上海医疗专家组组长张文宏医生在演讲中说过一段话,Sir印象很深。
我们只听到时钟的嘀嗒嘀嗒声
但是从来不知道现在是几点钟
所以流感就是这样
我们知道它一定会来
但是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来
事件是不确定的
但是预防的措施是非常确定的
当未知带来恐慌,更要保持理智。
理智,从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开始;
从做好你能做到的每件小事开始;
从将这些防护措施发给每个你爱的人开始。
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健康。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