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转载 作者:郑无极
87版电视剧《红楼梦》对原著前八十回部分的改编也照样质量不高。当然了,曹雪芹原文本来就写的很生动、很唯美,且生活感、画面感十足。很多场景几乎无需怎么改编,直接照搬就是上佳的影视剧脚本。这很容易给人以87版似乎“善于”改编的错觉。但实际上仔细观察87版对前八十回原文的取舍,就可以知道该剧的改编能力跟其自创能力一样糟糕(事实上,如果改编能力当真很强的话,自创能力也绝不会差到87版最后6集那种水准)。
首先,87版受其捧林诬钗立场的影响,将原著中表现宝钗愤世嫉俗以及盛赞金玉良姻的情节一概删除。比如第35回的“黄金莺巧结梅花络”、第38回的“薛蘅芜讽和螃蟹咏”等等,剧中一概阙如。第36回,黛玉将宝钗方才赶蚊子一事告知宝玉,宝玉的反应乃是:“不该。我怎么睡着了,亵渎了他。明日必去!”完全是一副唯恐亵渎宝钗、唐突金玉良姻的样子。曹雪芹也正以此预示宝玉将来的情悟,以及宝钗、宝玉婚后的夫妻恩爱、患难与共。但在87版中这一情节却遭到严重歪曲,宝玉的反应被篡改为莫名其妙地念叨“明天、明天”,完全是拿曹雪芹苦心伏线当耳旁风。诸如此类的情节,在87版中唯一幸存且没遭到严重篡改的,仅有第22回宝钗向宝玉推荐《寄生草》一事。这大约也是因为当时蔡义江、朱淡文等拥林派评家仅将《寄生草》的意义理解为“预示宝玉出家”,而没有将其与第63回《赏花时》对看,意识到其提示的其实是宝钗引导宝玉出家的大结局的缘故。如果87版是在笔者《论宝钗》等钗学著作问世之后拍的,估计连这一段也会被刻意删除。
其二,脂评本原文中有很多涉及全书整体构架的带有神话色彩的内容,87版也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教条而删除干净了。比如,顽石神话,比如太虚幻境。事实上,87版的片头是顽石(取景于黄山),也说故事是从石头上抄来的,却唯独不提一僧一道携带顽石下凡的前因后果,不提顽石神话早已预示了贾宝玉将来“贫贱难耐凄凉”的后文,成了没有顽石灵魂的伪劣“石头记”。
仅从以上两点来看,87版电视剧《红楼梦》对原著前八十回部分的改编也差不多属于有其表而无其质的简单抄袭、剪裁。编导对原著原文的理解十分肤浅、荒谬。所以一到八十回以后的部分,再没有曹雪芹的原文可以遮丑,马上就原形毕露,差得没底线了
87版电视剧《红楼梦》对原著前八十回部分的改编也照样质量不高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不如游本昌三部电视剧《济公》《济公活佛》《济公游记》同样是演济公,差距真大
1985年的游本昌主演的济公,原本想打算拍12集,但是后4集突然间就换人,换成吕凉来演济公,从主题曲,剧情,台词,配乐,演技都远不如,游本昌演的《济公》出彩,甚至也不如1990年游本昌演的《济公活佛》1998年游本昌演的《济公游记》 ...
经典中的经典,主要在于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演员的出色表演以及剧组人员的敬业精神。
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主要在于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演员的出色表演以及剧组人员的敬业精神。86版《西游记》在艺术风格上有着独特的戏曲张力。例如,孙悟空的腰身、动作设计都充满了戏曲的韵味,这得益于当时服化道的用心和演员的刻苦努力。六小龄童 ...
当年的《大话西游》系列被无数人奉为经典,时隔近20 年,再次将《西游》题材搬上银幕,不禁令人好奇周星驰的“ 西游 ”情结。不过昨日星爷却意外表示,自己从没有完整地看过原著,对《西游记》故事的了解更多是来自电视剧和漫画。没看过原著 ...
本文为转载 作者:电影艺术的故事艺术家六小龄童老师精心塑造的孙悟空,堪称东方传奇神话中熠熠生辉的英雄典范,甚至在众多人的内心深处,已然成为宛如图腾般神圣的存在。他所展现出的特质丰富多彩,其中勇敢无畏的精神,使他敢于直面一切艰难险阻 ...
本文为转载 作者:电影艺术的故事《西游记续集》画面《西游记续集》画面《西游记续集》画面《西游记续集》画面《西游记续集》的成功之处体现在多个方面: 1.角色魅力与精神内核的保留:依旧展现了原著中角色的鲜明个性,如孙悟空的机智勇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