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最不合理的地方是33集黛玉魂归,有如下几点理由,有疏漏之处欢迎补充。
①编剧不按高鹗续写的掉包计来拍,另辟“黛玉听闻宝玉已死,悲绝而亡”的剧情。这个立意本身没问题,虽避免了贾母、凤姐的形象突然转变而产生的突兀感和矛盾感,但缺少了掉包计的那种大悲大喜的对冲剧情,从而少了几分悲剧色彩。
②但到这还没算完,又加了个黛玉偷听小红说“宫里娘娘传出旨意来,让宝二爷和宝姑娘结成好姻缘。”的剧情,不仅和掉包计没区别,且画蛇添足,既用了掉包计的立意,又没有掉包计的大悲大喜对冲的悲剧色彩。
③还有既然贾母、凤姐对黛玉还是一如既往地好,为什么在黛玉病危之时不来看她?这个设计虽能表现黛玉孤苦无依的处境,却和贾母、凤姐对黛玉的态度未变的设计相矛盾。
④紫鹃这么聪明的丫鬟,为什么在黛玉临死时不喊和黛玉素日关系好且能管事的主子(高鹗写的是李纨和探春)来帮忙?
87版《红楼梦》哪些地方改编得很不合理?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不如游本昌三部电视剧《济公》《济公活佛》《济公游记》同样是演济公,差距真大
1985年的游本昌主演的济公,原本想打算拍12集,但是后4集突然间就换人,换成吕凉来演济公,从主题曲,剧情,台词,配乐,演技都远不如,游本昌演的《济公》出彩,甚至也不如1990年游本昌演的《济公活佛》1998年游本昌演的《济公游记》 ...
经典中的经典,主要在于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演员的出色表演以及剧组人员的敬业精神。
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主要在于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演员的出色表演以及剧组人员的敬业精神。86版《西游记》在艺术风格上有着独特的戏曲张力。例如,孙悟空的腰身、动作设计都充满了戏曲的韵味,这得益于当时服化道的用心和演员的刻苦努力。六小龄童 ...
当年的《大话西游》系列被无数人奉为经典,时隔近20 年,再次将《西游》题材搬上银幕,不禁令人好奇周星驰的“ 西游 ”情结。不过昨日星爷却意外表示,自己从没有完整地看过原著,对《西游记》故事的了解更多是来自电视剧和漫画。没看过原著 ...
本文为转载 作者:电影艺术的故事艺术家六小龄童老师精心塑造的孙悟空,堪称东方传奇神话中熠熠生辉的英雄典范,甚至在众多人的内心深处,已然成为宛如图腾般神圣的存在。他所展现出的特质丰富多彩,其中勇敢无畏的精神,使他敢于直面一切艰难险阻 ...
本文为转载 作者:电影艺术的故事《西游记续集》画面《西游记续集》画面《西游记续集》画面《西游记续集》画面《西游记续集》的成功之处体现在多个方面: 1.角色魅力与精神内核的保留:依旧展现了原著中角色的鲜明个性,如孙悟空的机智勇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