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般出神入化的大场面调度,与色彩搭配简直让所有战争片都望而却步,没错,这就是黑泽明……的表面。

任何陈词滥调都是浮夸,因为黑泽明他对影像的把握自然不用我们后人去再度褒赏(也因为更聪明的人已经那么干过了),真正黑泽明的伟大在于其独到的戏剧内核下流露出的民族情怀和对人性的洞察。

莎士比亚式的戏剧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将日本文化践行到底的实践,这当然还是轻松的,真正困难的是在作品中阐述出那悲剧下的人性色彩之后再阐释反战,阶级去魅化,宗教失信。

出神入画的地方,那便是结尾的省略,次郎最后战争结果如何?三郎的部队在安置完秀虎与三郎后的归宿?瞎子等到了什么?一切都停留下在了疑点,这是一个没讲完的故事,也是一个必须不讲完才完美的故事。此刻的停顿便是为了强调前段哭丧时寓言式的言说,结果并不重要,我们只需要知道,这现象才是黑泽明想要摆个观众,让我们看到,让我们思考的地方

黑泽明本人在其自传《蛤蟆的油》中也引用莫泊桑说的“先要看到谁也没注意的地方,一醉看着他,直到谁都能看得见”或许这句引言也是伴随着其影像对其自己民族的忠实直到其带到了世界让所有人都看到,最后生产出属于自己民族的哲思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