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一定、一定、一定要去看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新作。

《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

Richard Jewell

...

我们对伊斯特伍德早就进入了“看一部少一部”的心态,但他丝毫没有停下创作脚步的意思,今年90岁的他仍然奉献出年度最佳影片的强有力竞争者,不需要后辈导演对于老年人的特殊敬让。

去年《寄生虫》和《小丑》无疑是绝对的明星电影。

但Sir最大的敬意,仍然要献给《爱尔兰人》和《理查德·朱维尔的悲歌》。

雪后始知松柏操。

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能够以如此饱满的状态投入创作,即便没有感情加分,他们的作品也必然透露出岁月历练后别样的坚韧和醇厚。

不同于《爱尔兰人》的残忍悲凉。

《理查德·朱维尔的悲歌》仍是东木不老的热血和信念。

目前豆瓣8.3,达到近年来又一次高峰。

但排片只有0.6%。

...

你还在问Sir要不要看?

在你的城市能找到一场放映,就已经是莫大的幸运。

p.s.以下内容涉及少量剧透,观影前请谨慎阅读2、3部分。

01

理查德·朱维尔是谁?

首先记住他的面孔——

长这样。

...

...

△上图真实照片,下图剧照

第一眼看上去,你觉得这个人咋样?

应该不太招人喜欢。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发生爆炸案,造成2死110伤。

现场的保安理查德·朱维尔提前发现了可疑包裹,通报上级,疏散人群,才避免了更大规模的惨案。

然后,他被各大媒体报道,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

三天。

因为三天后,形势陡转,理查德·朱维尔成为FBI调查的头号嫌疑人,媒体迅速跟进,将他作为可疑的恐怖分子进行采写。

...

电影要说的正是,从英雄到“恐怖分子”,理查德·朱维尔经历了什么?

联邦调查局对他进行审问。

媒体对他家围追堵截。

接着房子又被搜查和监听……

汹涌而来的人彻底打破了他的平静。

...

正如他的律师所说——

...

那么问题来了。

这个被围剿的人到底是谁?

简单说,他是一个“事逼”。

早年当过副警长,但由于越权执法,被辞退。

后来到大学当保安,查学生喝酒,结果因为投诉过多,又被辞退。

再后来,只能做一份看管音响设备的工作,在音乐会现场,发现一个包裹。

...

警察觉得只是哪个人落下的。

但他非要多管闲事,联系拆弹专家来排查,还跑去疏散人群。

有必要小题大做吗?

但拗不过他,因为这的确是规章上的程序,只好照做——

...

结果一查,拆弹专家打开包裹后,脸色刷白。

真的是炸弹!

虽然不是执法人员,理查德·朱维尔更上心、严谨、专业。

比起现场的FBI来,他确实不算什么,但他执着地遵从自己心中的那根准绳。

然而吊诡也在于此。

理查德·朱维尔为公共安全做的所有努力,都在加重他的嫌疑。

他越是英雄,看起来就越像恐怖分子。

电影抓住了这种荒诞,让他看起来既好笑,又可悲。

首先的嫌疑来自于——

为什么是你发现了包裹?

别人都没在意,怎么你就特别坚持,好像知道里面有炸弹一样。

然后再一调查。

发现这人好像符合所有恐怖袭击者的画像——

肥胖,失败,单身,朋友没几个,三十好几还和妈妈一起住。

家里挂着一张他当警察时的肖像。

一定是他被开除后,潦倒失意,心理失衡,想要自导自演恐怖袭击,把自己塑造成英雄,满足虚荣心……

...

电影中还有两个令人哭笑不得的情节。

警察要来搜查时,律师让他把家里的枪老实地摆在床上,不要隐瞒。

结果他满满当当地摆了一床铺。

然后警察搜到一本书,《辛普森如何脱罪》。

他还称赞这本书:很有用呢。

???

不怀疑你怀疑谁呢?

但其实,他的初衷很简单。

喜欢打猎、用枪,是为了更好地打击坏人。

在警队时他的射击成绩遥遥领先,就连当后勤人员,午休时间都打射击游戏来训练。

...

而他每天晚上还会自学刑法。

辛普森之所以能够脱罪,是因为当时警察违规取证,导致证据不被法庭采用,才让他逃过了法律制裁。

所以理查德·朱维尔看这本书,就是要学习规范的程序,不给犯罪份子机会。

但他为大众所做的一切,都让自己处于危险之中。

你说这可不可悲?讽不讽刺?

02

一个“舔狗”的悲歌?

理查德·朱维尔一心一意要当警察,保护社会,打击犯罪。

就和许多男孩小时候的愿望一样。

可是他却不断被抛弃、嫌弃。

他初心不改,坚守职责,成为拯救上百条生命的英雄,却又让他差点遭受灭顶之灾——

如果指控一旦成立,基本上就得坐电椅了。

理查德·朱维尔是怎样应对的呢?

他的妈妈和律师都看不下去了。

律师让他不要和FBI的人说任何话,他却“卖队友”,帮警察录了恐怖分子报警时说的话送去鉴定。

...

警察为了取证几乎抄了他的家,妈妈特别沮丧,觉得一点隐私都没有。

他却还很专业地解释,拿走这个是有必要的,比如保鲜盒可能被用来存放炸药……

他觉得警察就是维护正义的。

配合警察工作,就能还自己清白。

而他也把自己当成一个执法者(根本不是),和警察办的是自己人的“内部程序”。

但其实呢?

警察就想定他的罪。

媒体把他活生生,写成了一个典型的恐怖分子……

被卖了还在给人数钱。

看上去,《理查德·朱维尔的悲歌》说的就是一个“舔狗”到头来如何被公权力和媒体生吞活剥的故事。

难怪连妈妈和律师都忍不住发脾气——

你怎么就那么蠢?!

但或许是受片名“悲歌”的影响。

我们认定了理查德·朱维尔是个可悲的人物。

但这真的《被嫌弃的理查德·朱维尔的一生》?

如果仅仅这样认为。

那一定是对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最大的误解。

03

悲剧,本来就是为英雄准备的

一个被很多人提及的“败笔”。

Sir有不同意见。

就是男主母亲在发布会上为儿子辩护时,台下的那个女记者,哭了。

她凭什么哭。

就是她为了博眼球,捕风捉影地把理查德·朱维尔写成一个恐怖分子的模样,让他还没上法庭,就遭受到了媒体的审判。

...

怎么突然又良心发现了?

并非处处维护导演,也许这一幕观众不买账,但Sir相信这个处理是忠于东木内心的。

虽然他奏响一曲悲歌,直言不讳地批判了公权力和媒体。

把这二者塑造成故事中的反派。

但他并没有全盘否定政府和媒体。

且不说东木本身偏右派和保守的立场,不会持如此偏激的观点,用如此“中二”的眼光去看问题。

应该说,以他的年纪和智慧,已经能够理解、宽恕很多人和事了。

警察完全错吗?也不是,理查德·朱维尔的确符合很多恐怖分子的特征。

记者为什么悔过?

因为她不是明知他无辜,还要那么写的,她太先入为主。可她看到更多事实后,她知道自己错了。

所以在东木眼里。

她不是“坏人”,她只是一个“犯了错的人”。

那又是什么让她犯错呢?

简单说,利令智昏。

为了名声和报纸销量,她失去了客观的判断,掉进了那种对自己有好处的偏见中。

印证电影中的一句话——

“只要一点点的权力,就能让你变成坏人。”

权力(金钱、虚荣等等),会让好人,也变成魔鬼。

我们要做的不是消灭权力本身。

而是让一个更好的规则,去束缚它。

这也是为什么理查德·朱维尔经历了那么多不堪的诋毁、背叛、诱供、陷害之后,依然没有动摇信念,最后仍愿意回到警局工作。

他仅仅是个“舔狗”?

电影有两处反转让人不禁落泪。

一处是他梦中,回忆起爆炸那晚,整个画面都是摇摇欲坠的。

为什么?

由于炸弹的威胁。

由于他那天拉肚子了,憋得难受。

这些都是快要压垮他的东西。

但还有一样——

旁人的眼神。

当他大喊着“往后退”“快离开”的时候,别人是怎么看他的?

鄙夷、嫌弃、无动于衷。

...

因为这个人怪异、肥胖,是一个loser,一个没有警徽还到处刷存在的“事逼”。

你看。

所有的人,不是也和媒体、警察一样的偏见吗?

他在保护你们,你们又把他当成了什么?

Sir一直在想。

如果那个包裹里没有炸弹。

如果理查德·朱维尔一辈子都没有当成英雄,一辈子都是被人眼里那个white trash。

那他会怎么样?

他会继续做着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吧,直到死,哪怕大家都不理解他。

...

...

在爆炸案发生的11年后,理查德·朱维尔就去世了。

原因是心脏衰竭,年仅44岁。

他的一生看上去很潦倒。

但和我们理解的悲剧不同。

我们习惯于把悲剧等同于“惨”。

越惨,就越可怜,越值得哭。

但真正高贵的悲剧,主角必然是英雄主义的。

一根芦苇被压倒了,是悲剧吗?

一个人被压倒了,但他仍然保留高傲不屈的尊严,这才是悲剧。

悲剧往往意味着功利上的失败。

但它一定具备了击穿功利甚至生死的韧性。

这样的人不需要你可怜。

因为你不一定有资格可怜他。

理查德·朱维尔的悲歌给谁?

给权力与媒体一记耳光。

给每一个普通的人以坚强的理由。

这就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你看到了他在骂政府、骂媒体。

但他从不祈求说,赐我一个好的政府,好的媒体吧,谢主隆恩。

他只说。

我要从一切不公中,亲自夺回人不可剥夺的尊严。

至死。

这位老人已经90岁了。

但和他站在一起,你就永远会感到温暖、强大。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