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有朋正坐在回国的飞机上,戴着耳机,面色若有所思。
乘务员的送餐服务把他从与世隔绝的状态中短暂拉了回来。
然而,当飞机餐摆在苏有朋面前时,他盯着看了很久,随后眼神放空,再次陷入沉默。
连飞机餐都是彻底地用塑料包装的。
就像他刚离开的那座位于澳洲的科科斯群岛,地处偏僻,被印度洋海域包围。
可尽管远离陆地,塑料污染还是无孔不入地入侵了整座岛屿。
一波又一波的浪潮里尽是漂浮着的垃圾,并带上了沙滩:
一次性针筒、喝了一半的冰红茶、挤空的牙膏、吸管、瓶盖……
都是小东西,相信使用者当时只是漫不经心地随手一丢。
但这些物件来到毫无防备的科科斯群岛后,因为不可降解,所以成了粘在岛上的顽固污渍,根本洗不掉。
这个场景来自《奇遇人生》第二季的收官一期。
截止目前,这季的评分已从开播的6分涨至7.7分(如果不是杨老师,破8妥妥的)。
其实比起第一季带着观众去看山看海看龙卷风的赏心悦目,肉叔反而更喜欢第二季,导演赵琦把目光集中放在了素人身上,在狭小的空间内让明星与素人发生碰撞,然后,爆发出情感。
尤其是苏有朋与阿雅结伴去科科斯群岛的这期,比起一段奇遇,倒更像是一次冲击。
苏有朋刚开启这段旅程时对塑料污染的态度不置可否。
节目组给苏有朋的第一个镜头,是他在喝饮料,饮料杯子是塑料制的。
他在车上与阿雅聊起这事时,觉得是个无解的命题:
这东西很矛盾啊,塑料造成问题,但人类生活又脱离不了塑料,不可能啊。
但还真有人做到了,生活在科科斯群岛上的大学教授珍妮弗。
珍妮弗已经至少四年没用过塑料品,洗护用品全换成竹制,甚至自己做洗发水沐浴露。
苏有朋在此时给的反应仍像个置身事外的局外人“天哪,就是这世上真有这样生活的人唉”。
直到他们去“营救”红壳寄居蟹。
红壳寄居蟹通体呈红色,小小只的,背着白色的螺壳行走,十分可爱。
它是海边的清道夫,什么都吃,而且很聪明。
苏有朋一行人刚上沙滩。它们就倾巢而出,因为感应到人的存在,知道会有好吃的。
但有些时候,就没那么聪明了。
在沙滩边的一片林子里,仅六平米大的地方,他们发现三个塑料瓶,里面共躺着十六只寄居蟹的尸体。
因为塑料垃圾覆盖面积大,寄居蟹觅食时很容易被困进塑料瓶里出不来。
致命的是,寄居蟹对同类尸体的气味很敏感,它们想回收利用遗留下的壳子 ,却因此一个个前仆后继地踏入死亡陷阱。
珍妮弗说,最多的一次,她在塑料瓶里发现五百二十六只寄居蟹尸体。
仅仅是在这座岛,每年死在塑料瓶里的寄居蟹就高达六十万只。
苏有朋等人从林子里出来,心情不太好受。
这时,一只因找不到壳而感到慌张的寄居蟹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我们帮它找个家吧!
苏有朋刚提完这个建议,又似乎觉得与内心理念相悖,接着补充了套自己的理论,听着有些煞风景,但确实是不少人的真实想法:
可能对这种动物来说,让自己变得强大是最好的办法,不要只依赖壳来保护自己。
也就是物竞天择。既然塑料是无法避免的客观存在,为什么动物就不能进化得能规避塑料或消化塑料呢?
这个问题先放一放。
他们找遍了各种空壳,一室一厅的平屋、双层的loft、两室一厅的豪宅都试遍了。小螃蟹不为所动。
珍妮弗试探性地放了个容量只有一间屋的壳,小螃蟹瞄了两眼,嗯,这尺寸刚好,然后麻溜住了进去。
苏有朋看呆了,张大着嘴巴,一动不动。
等回过神来,他感叹“生命真奇妙啊”。这是肉叔在这期里第一次看到苏有朋的动容。
在看到小螃蟹真与房子合体的瞬间,就像是见证了生命的再次诞生,没有比这更激动人心的时刻。
但是,营救一只寄居蟹得花费几个小时的搜寻,杀死500只寄居蟹却只需要一个矿泉水瓶。
动物的生命在冰冷的塑料面前显得尤其脆弱。
科科斯群岛附近的海域有成千上万个幽灵渔网。
废弃渔网很容易被珊瑚勾住,它们缠绕在一起,只有人力才能解开。
一旦有动物经过,就很容易被缠住,尤其是海龟。
被困住后只能无力地挂在渔网上漂浮,直到闭上眼睛。
还有海鸟。
在珍妮弗拍摄的影像里,它们在海面上漂浮着的塑料瓶上短暂停留休息,海面下是巨大的垃圾岛。
因为误食太多塑料,海鸟的胃被撑得很胀,无法进食,想吐却只能吐出水来。
最后的归宿是在海滩边等待死亡,待海浪再次涨潮时,身体已经僵硬。
苏有朋一行人把在海边发现的海鸟尸体带到解剖室,发现每一具尸体内都有塑料,其中不乏活活饿死的。
解剖室的研究员之前就解剖过大量体内有塑料的海鸟尸体,有一只还是鸟宝宝,胃里却有整整225片塑料碎片。
研究员说这是“这是父母喂的,鸟妈妈可能以为给孩子喂了很多吃的,结果全是塑料,她可能还觉得那天很幸运,有那么多吃的”。
再回到物竞天择的问题,诚然,大自然会挑选能适应生存环境的生物活下来。但是,一代一代的缓慢的基因更迭,哪跟得上塑料在短时间内爆发增长的速度?
还没来得及适应,就全灭亡了。
每年,有800万吨塑料进入海洋,这足以覆盖世界每一寸海岸线,而且还在逐年增加。
塑料污染这件事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地步。
不过,在大批特批塑料之前,我们是否想过一个问题:
一切都是塑料本身的错吗?
节目中期,苏有朋向珍妮弗发问:塑料给海洋生物带来危害,这是塑料的错,还是人类的错?
事实上,塑料的唯一缺点可能就是不能自然分解。
塑料的降解时间长达上百年,并且在降解未完成时就会破裂成很多小碎片,成为“微塑料”。所以在世界各个角落都能找到它的踪影。
但它本身并没有毒素,比如被鸟误食后只是会卡在胃里,无法消化也无法排出,不存在被身体分解,继而影响到下一代生物链的情况。
说白了,是人类对塑料的滥用乱丢,才让塑料污染变成一种灾难。
信天翁,世界上最大、最能飞、最忠贞的鸟,翅膀扑腾一下能滑翔好久,极为优雅。
却是受塑料影响最大的鸟类之一。
珍妮弗解释道“信天翁嗅觉很好,几千米之外就能闻到食物的味道,信天翁离开父母巢穴的时候,爸妈不会教它们怎么找吃的,它们都自己学,小信天翁最容易把塑料当食物,因为它们没经验,不知道这个不能吃,小信天翁也最容易因为吃塑料而死去,因为它们辨别不了食物和塑料。”
据调查,在中途岛上,97%的信天翁宝宝肚子里有塑料,而其他鸟类肚子里有塑料的也高达90%。
珍妮弗多次从信天翁体内拿出过红气球,有的气球上写着“远航”,还有的气球上写着“生日快乐”。
还能有比这更讽刺的事吗。
大洋彼岸,有人在庆祝自己的生日,同时却有信天翁因为这份庆祝而死。
生与死的界限就以这样一种吊诡的方式被打破。
这并不是终点。
人类放飞的红气球,经过一轮循环后,还是会回到自己手里。
塑料漂流在海洋上时就像一块海绵,会源源不断地吸收海水里的化学物质。
这时的塑料才变得有毒,它被动物吞食,最终呈现在我们的饭桌上。
珍妮弗与苏有朋吃饭,她指着桌上的牡蛎,称牡蛎肉里卡着无数塑料片。
去年的欧洲胃肠病学联合会议公布了一项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在来自8个国家的志愿者的粪便中,都发现了微塑料颗粒。
这是历史上的首次确认,人类已被微塑料污染。
经常食用贝类的人,每年会吃掉1.1万个塑料碎片。
即使不吃海鲜也无法避免。
赖以维系生命的水,在17年的检测中,全球83%的水龙头样本中都含有微塑料。
日常放入饭菜的盐,有九成被微塑料污染,其中,海盐的被污染比例最高。
种下的因,终会结出恶果。
塑料污染严重到这个地步,已经没法视而不见。
有敏感如珍妮弗,率先做起殉道者。
她在岛上生活十二年,身体力行地保护着这座岛屿,分拣垃圾、救助海鸟,即使力量微薄到根本无法对抗塑料浪潮。
为此,家人与珍妮弗断绝联系,珍妮弗有关父母的记忆,还要追溯到二十五年前。
她已准备好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环保事业。
那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彻底舍弃塑料,显然不可能。
限塑令实行11年,还不是一点用都没有,几毛的收费不痛不痒,塑料垃圾不降反增,而外卖、快递等产业,又完美避开这条规定。
塑料制品大到航空航天,小到锅碗瓢盆,早已从方方面面渗透进我们的生活。
咱们可以做的,是合理利用塑料。
1、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吸管、一次性杯子等,已有的塑料制品可以重复使用,如收纳盒、发夹、饭盒等。
2、避免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
3、携带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
4、不乱丢塑料垃圾。
今天这篇文的画风可能有点奇怪,你说你一个写影视剧的号,突然瞎操什么搞公益的心呢……
只是这一期的《奇遇人生》,肉叔看着一只只柔软的小动物无助地死去,真是忍不住抹了把眼泪。
对于我们来讲非常顺手的一次举手之劳,在地球的另一边,也许能少让一只信天翁因胃被塑料堵住而死去,能多让一只濒危的鸟类成功回家。
苏有朋一行人最后来到了塔斯马尼亚州。
这座岛州上,栖息着一类濒危的鸟群,它们在这里有近两万个鸟窝,也就是至少生活着两万只鸟。
但在他们的视线范围内,只看到五十只左右。
实际上,回到这座岛上的总共只有一两百只。
因为就在今年,当这群鸟类迁徙到北半球的阿拉斯加时,出现大量死亡。
所以数量急剧下降,能再飞回来的很少。
它们回不了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