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再次照见现实。

前些天,Sir被一则新闻惊到。

...

一侏儒伪装成儿童,被收养后扬言要在咖啡下毒,杀害家人。

老影迷,自然知道Sir想到什么。

对。

《孤儿怨》。

2009年上映至今,8.1,恐怖/惊悚片十年……最高。

演技派角色盘点里,更从不敢落下……她。

是时候聊一聊。

《孤儿怨》

Orphan

...

《孤儿怨》的故事,Sir今天重述一遍,依然觉得瘆得慌。

Orphan,本意是孤儿,已经有凄凉的感觉。

译名嫌还不够惨,追加一个“怨”字,戾气力透纸背。

怨是题眼。

怨从哪来?

谁在怨?

怨什么?

...

经典的恐怖片实际上都符合一条:吸引力法则。

说得很文雅?

换个表达:苍蝇不叮无缝蛋。

往往在“鬼”到来之前,你已心里有鬼。

《孤儿怨》就是这样,以怨吸怨。

初看。

这是一个条件优渥的家庭。

夫妻恩爱,儿女和睦。

...

一家人住着郊野的大别墅,开着豪华的代步车,俨然就是社会的中流砥柱。

可在幸福的乌云背后。

大儿子正直叛逆期,小女儿天生聋哑。

最主要是——夫妻关系密布裂缝。

...

电影在一开始就在疯狂暗示:

这家人的关系早已摇摇欲坠。

因为妻子一次意外流产,平静的生活,逐渐拉开了破碎的真相。

电影此时用了一个极具风格的画面。

下体大出血的女主,被护士推进手术室,在地面留下一滩长长的血迹。

手术台上,从医生到护士,都充满诡异。

...

但是。

下一个镜头,是妻子从梦中醒来。

真实,还是噩梦?

这设计有两层含义:

一面,暗示妻子精神不太稳定;

另一面,点出意外流产的背后,有隐情。

意外流产后,夫妻俩决定去收养一个孩子。

在妻子还在与院长唠嗑的时候,丈夫独自上楼,被歌声吸引,见到了本片的主角,艾斯特。

一个九岁的小女孩,衣着举止端庄得体,安静地坐在一旁画画,思想独立,谈吐有教养。

...

她显露出上流社会的气息,与自身契合的文化,让夫妻俩高兴坏了。

——失去了孩子,上帝又送来了一个天使。

但注意一个细节,看看丈夫的眼神。

偷窥的视角,满含爱意。

...

他在移情。

一个家庭最核心的两个人,妻子不正常,丈夫不忠诚。

腐肉不及时挖除。

腐肉就会越来越多。

秃鹰,嗅到了死亡的气息。

...

艾斯特的危险,电影也早有过暗示。

在夫妇俩来孤儿院的当天。

有两个细节在提醒观众。

一个,是顶楼的窥探。

...

一个,是修女的表情。

...

这个小女孩,不一般。

洋娃娃的打扮,有教养的谈吐,恰到好处地出现,一场经过精心设计地相遇后。

艾斯特进入了新的家庭。

她的与众不同,也逐渐显露。

不愿与人亲密接触,永远带着项圈和手环,一直穿洛丽塔风格的衣服,进房间一定要锁上房门。

...

...

如果说这些,还只是孤僻性格使然。

接下来的故事,艾斯特就展现出了超出年龄的成熟……和残忍。

比如。

大儿子用气枪打伤了一只鸟,很伤心。

艾斯特替他帮鸟结束痛苦。

注意方法。

而《孤儿怨》中,这种残忍,是一步步递进的。

在学校,因为艾斯特打扮特别,受到过同学的欺负。

于是,在课外,一个偶然的机会。

...

突然袭击,把同学摔成骨折。

为了继续呆在收养家庭,把前来家访的孤儿院修女,一锤一锤砸死。

...

再到后来,因为养母对自己有怀疑,她就利用养父对自己的保护,栽赃嫁祸,甚至用自残来离间夫妻情感。

...

亲自对其他两个孩子下手。

...

灭绝人性的表象下,是一个躁郁症患者。

...

天使的外表,恶魔的灵魂。

可以说,即便是最终的答案揭晓,注销了她作为孩童的身份。

...

也依旧有无数观众,认为“被冒犯了”。

@Chuck Wilson:显然是不道德的。

...

但这恰恰也是《孤儿怨》被另一部分人疯狂追捧的原因。

事实上——

道德从来不该是恐怖片的诉求。

好的恐怖/惊悚片,就需要颠覆常规道德,用血腥压榨出根植于人性深处,挥之不去的那团黑雾。

谁说孩子一定天真无邪。

同理,谁说受害者全然无辜。

片中,那对努力维持中产体面的夫妇,其实也有他们的黑暗面。

每当妻子提出疑惑,从丈夫,到心理医生,都认为——

这是妻子的胡思乱想。

每当妻子想和艾斯特正面交锋,所有人都会把小孩护在身后。

她还是个孩子。

...

家庭开始分崩离析。

藏住的隐情也慢慢解开。

原来,妻子的不稳定,有“前科”。

她酗酒。

因为酗酒,她曾经差点让小女儿出意外,所幸丈夫的担保才免受牢狱之灾。

...

虽然她声称戒酒,但开头的意外流产,很难说不是孕期酗酒的缘故。

而丈夫,也因这个把柄,肆意地出轨——即使被妻子知道了也无所谓。

...

甚至,他对艾斯特的无条件信任和重视,也暗藏“洛丽塔”的情结作祟,是内心逃避“疯妻”的秘密地道。

还是那句话——

在这个家,爱和信任已经腐烂。

...

艾斯特的到来,不过让成年人内心的龃龉、肮脏,邪恶都无处藏匿。

...

那艾斯特就真的仅仅是置身这个家庭之外的惩罚天使吗?

也不尽然。

她是被成人世界放逐的孤儿。

生理缺陷其实是一个隐喻。

在大人面前,她是小孩。

在小孩面前,她心理又是大人。

好像可以占尽便宜?

未必。

她有大人的心智,却没大人的体力(能力)。

...

她可以利用小孩的身份钻法律和道德的漏洞,但这身份,也是谎言。

她看似在两种身份中游刃有余。

实则两头不靠,别扭之极。

这种扭曲最明显的体现,就是海报里那双看似波澜不惊又让人心生寒意的眼睛。

...

在我们的现实世界里,这样“艾斯特”绝非孤例。

——电影屡屡借艾斯特视角,渲染一种无处不在的幽灵效果。

...

...

...

...

...

这是一群什么人?

那些想超越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约束的犯罪者。

他们有“成年”的欲望,却无成年的本领。

他们只能本能感受到生活的无助,却无途径,也无办法去解决它。

怒积多了,就变成怨。

怨一旦满了,就会杀。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最后,为了让故事情感更加完整,甚至更改了结尾。

在原版故事里,警察冲进屋子。

杀掉了养父的艾斯特,安静地在楼上化好妆,下楼迎接警察。

...

可能是觉得这个结局下场太过反动。

电影版给了一个解气的安排。

两人缠斗,在艾斯特还想装成女孩骗取同情的时候。

...

...

泛呕的观众和同样泛呕的妻子,一脚把这个恶魔踹回湖里。

...

那一刻,压抑了整场的观众,终于可以和电影中的妻子一样,畅快淋漓。

但现实中,却往往很难有如此明晰的答案。

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真实事件。

消息的源头,是一场“弃养”的案件。

...

根据当事人的说法。

她们家收养的外表4岁的小孩娜塔莉娅,是一个30岁的侏儒,不仅身体有问题,精神还变态。

...

在咖啡里下毒,在镜子上抹血,甚至深夜拿刀威胁。

...

真不知道,娜塔莉娅是不是在效仿电影。

但。

这个侏儒伪装成儿童被收养的故事,其实还有另一个版本。

案件的当事人,娜塔莉娅的养父母并不是普通人。

他们上过育儿节目,还出过育儿类书籍,是当地的公众人物。

...

法官凭借他们的一面之词,便同意了年龄修改申请,把娜塔莉娅送进精神病院。

在出院后,夫妇俩把娜塔莉娅遗弃在公寓里,不给吃不给喝,逼得娜塔莉娅只能报警求助。

“弃养”的案件事实存在。

...

而事件的核心,有关娜塔莉娅的年龄鉴定,一直都没有一个确切的答复。

如今,又曝出,所谓帮助娜塔莉娅的人,可能只是贪图她每月700美金的救济费用……

...

现实,又双叒叕变成罗生门。

说到这。

Sir对《孤儿怨》又多生了一丝“感谢 ”。

至少,它还有一个恶有恶报的结尾。

相比之下——

那些现实中你无法辨认正邪,也根本不知道该怨谁的混沌与残酷——

才叫真正的恐怖。

...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