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者四夜Quatrenuitsd'unrêveur(1971)的剧情介绍
年轻的画家雅克从乡间搭车前往巴黎。在到达巴黎的那个夜晚,他偶遇了正想投河自杀的玛尔特。雅克救下了她,并陪她回家,他们相约转天晚上再见面。第二个夜晚,雅克和玛尔特交换了彼此的人生故事,在玛尔特的请求下,雅克成了玛尔特和她情人间的信使。然而,那位绝情的情人并没回信,这让玛尔特非常失落。在接下来的两个夜晚,雅克对玛尔特的衷情终于得到回应,玛尔特也向雅克倾诉了爱意。第四个夜晚,正当两人挽手同行时,他们偶遇了玛尔特原来的情人……本片改编自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短篇小说《白夜》。
梦想者四夜Quatrenuitsd'unrêveur(1971)的影评
以爱的名义,我们驱逐上帝;同样以爱的名义,我们向他祈祷。
II.“陀思妥耶夫斯基不是神学家,但他离活生生的上帝比托尔斯泰更近,上帝在人的命运中向他展现。”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爱是人之为人的内在悲剧,他笔下的爱是生活道路中绝不能实现的令人绝望的爱。影片用沉静柔和的镜头语言与他对话:即使爱是沉 ...
爱欲是存在的空虚
爱欲是一种空虚。越多次地呼唤Marthe,这欲望就离她越远,而限于收音机的重播般的自我强调之中。强迫式地打开收音机反刍对她的想念,又拿枕头将这波动捂住,像是这神经质的画家反复涂抹着的、不可得的爱欲。当爱一个人的时候,欢愉和痛苦都是反 ...
布列松最有温度与色彩之作。1.一次对陀式[白夜]的现代法国版改编,新桥成为重要环境,尽管老布的极简冷峻风格依旧,但罕见地描摹了人与人之间的爱恋与情欲。2.布列松在这部影片中亦运用了最多种类的媒介:男主角为画家,画作偏向抽象与极简(恰似布列松本人);男主角对自言自语的录音及反复回放;夜晚航船中的流浪艺人弹奏的浪漫音乐;电影院中两人一起观看的枪战犯罪片——这部“影中影”的极简剪辑与间接性(局部)镜头亦与布列松的风格和主张十分契合。3.无转场地在闪回与当下间切换,老布对文学改编的兴趣和对旁白的运用一如既往。4.比及维斯康蒂版[白夜]的古典唯美,本片更为现代(甚或后现代了)和思辨,两片各有千秋。5.布列松借画家之口道出了自己的私货(美学观):“比画中内容更重要的是画外的东西。”(9.0/10)
特意把这一部留在了电影节如梦似幻的最后一夜
简洁突出主体的构图及简单的摄影机运动自不必说,每场戏的声音都被削减为单一维度,去除面部表情的表演,肢体动作也被最小化,一切非必要信息都被剔除,形式上的以及内容本身的重复,这是典型的布列松,本质上是一种化繁为简的强调,然而他的镜头却也从未像在镜前缓缓起舞的女主角一样感性而打动人心
有没有人像我一样到最后5分钟才发现刚才一直把“Marthe”听成“merde”
晚期最轻鬆自在的一部,至少没有死人,最多都是失落又失恋,Bresson当然不会和你小情小趣,理想主义者幻灭才是他晚期命题,能不能称为爱恋、激情,还是人都被无意识所控制而不知自。极简风格完熟於《Procès de Jeanne d'Arc》,但事实上彩色时期,在敘事他倒有改变,倒敘,插入,多线发展,未必成功,但也至少证明他並非呆板的风格主义者。承认看得有点不认真,笑点满满,男主角在草地硬直翻滚(真正的《翻滚吧!男孩》),录下自己呼唤她的名字声音来排解內心孤独,还要在公共巴士上不停翻播(这才是《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不知是傻还是可爱,也是Bresson电影中最自恋的理想主义者。原来强如Bresson都无法用极简风格来处理女主角最后重回旧男友怀抱中的突兀转变。不打紧,他也为观眾带来最情色的女性裸体,看她照镜,沉默,依在男主角旁的时刻,要恋爱了。
男主一开录音机,我就犯困!看到第四夜的字幕我就深深输了口气,终于他妈的要结束了。可怜了前座看了半场的俩大哥,穿着白短袖衬衫夹着公文包来看电影,就看这玩意儿,还不如去打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