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福(1956)的剧情介绍
辛亥革命前后,居住在浙东山村里的祥林嫂(白杨饰)命运凄惨,丈夫祥林早年去世,他死后的棺材帐越滚越大,一家人生活举步维艰。婆婆走投无路,为了还清债务,给二儿子阿根娶亲,在中人卫老二(管宗祥饰)的怂恿下不惜偷偷将媳妇卖给贺老六(魏鹤龄饰)。阿根将此事告于嫂子,心中无限凄苦的祥林嫂连夜逃跑,经人介绍在鲁镇鲁四老爷家打工。未过多久,婆婆登门领走祥林嫂。被逼过门的女人险些闹出人命,幸运的是贺老六为人善良忠厚,待她不薄,儿子阿毛的出生则令祥林嫂些许体会到生而为人的难得幸福。好景不长,丈夫和儿子接连死亡,彻底将祥林嫂的人生推向谷底……
本片根据中国著名文学家鲁迅的同名小说改编。
本片根据中国著名文学家鲁迅的同名小说改编。
祝福(1956)的影评
一个死了两任丈夫和一个孩子的女性,有没有资格反复言说她的苦难?
晚上完全不想读一点理论了,又翻出1956年的《祝福》来看。我没想明白的问题是:一个死了两任丈夫和一个孩子的女性,有没有资格反复言说她的苦难?或者,应当如何言说?当然,在鲁迅原著和夏衍改编后的文本中,造成祥林嫂的困境并不是她重复的苦难 ...
《祝福》影视改编分析
在人物塑造方面的改编,祥林嫂第二任丈夫贺老六的人物形象,在文学作品中对贺老六的描写只有寥寥数笔,只说了他很结实,会干活,对他的人物性格并没有描写。而影片中贺老六却占有一定的篇幅,人物形象也更加生动立体。在结婚拜堂的当天,就能看出贺老 ...
祥林嫂没有名字
没想到这部片子也是桑弧导演的,在我这里算是一个小小的联动吧。祥林嫂没有名字,只知道她叫祥林嫂,小说里大部分是从“我”的视角写旧社会对祥林嫂这样的妇女的压迫,而在电影里我看到了从上帝视角的多层剥削。至于砸门槛这个情节,电影给予了祥林嫂 ...
深夜观看《祝福》有感
年关将近,难得与父母一起在家看了一些电影。前些天选是枝裕和还有小津安二郎的作品,但父母对于日本电影兴趣寥寥。今天选的是鲁迅先生的《祝福》改编的同名电影……看完只剩一句,祥林嫂真惨啊!在学完这篇小说以后的四五年,我再次接触到这篇作品, ...
2021深圳珍藏影展,竟然能在深圳看到4k修复版,仿佛电影资料馆南下了,好激动。这部50年代的祝福,也像上次的城南旧事一样,让人惊叹中国的电影艺术在当年就达到了那样的成就,那些扎实的服化道、真实的表演、辛辣的讽刺、古典主义的审美,放到现在何止是不过时,简直绝大多数电影都难以企及。女主角竟然是十字街头的女主,二十年后在这部里的表演也太自然太动人了,第一次看到鲜活的祥林嫂呈现在面前,比读鲁迅原著时更为直观和震撼。把那样一个第三视角的短篇改编成这样丰满细腻的故事,太厉害了。更微妙的是,在现在来看竟然能与996过劳死等等社会新闻无缝衔接,每一个情节都看得人咬牙切齿拳头都要捏碎了,那样的时代过去了吗?不,它一次次地卷土重来了。
给你曙光,就是为了让你迎接更大的绝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中国影史十五佳NO.07
片尾说了一句大假话:“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鲁迅先生对不起,到现在中国人也没在你笔下形容的进步多少。
其实是存在遗憾的改编,但要感谢白杨演得那么传神...其实我觉得鲁迅的作品非常适合改编成电影,只现在没有人愿意去尝试罢了....
#资料馆留影#修复版,比较成功的改编,比语文课文更生动也更悲催。白杨演活了鲁迅先生笔下的那个可怜女人祥林嫂,比她个人凄惨命运更悲凉的,是周围人冷漠无情又保持高度一致的态度(平庸之恶?),尤其难忘被五花大绑成亲的祥林嫂一脸生无可恋又怒不可遏的场景,而周围众乡邻竟然吹吹打打说说笑笑一派河蟹……旧社会的穷苦女人如同货物一样被卖来卖去毫无尊严与幸福可言,而这种丑恶怪相却被各阶层的人维护并且从未提出异议。电影新增加的“砍门槛”段落算是一种无言反抗也是全片高潮,而最终在旧历年底的风雪之夜冰冻死去的祥林嫂,几乎已经成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群体的一个象征,谁之罪?出路究竟在哪里?话说1956年那会的江南水乡还是富有诗情画意啊,多年后回看才发现贺老六竟然是魏鹤龄饰演的,简直是演啥像啥堪称一代黄金配角。
这样的时代并没有一去不复返啊
新中国首部彩色故事片,喜剧专家桑弧执导,拍摄中有苏联专家坐镇,剧组各部门工作人员在苏联学习过,其中包括本片美术池宁,我觉得上影有丁辰,而北影就是池宁了,池宁将本片打造的哀而不伤,虽为悲剧但也不乏亮丽段落和雅致民俗。其实本片在技术层面没什么可挑的了,包括经历了新中国首次试镜挑出来的白杨的演技。剧本做了三处比较明显的改动:一是贺老六与祥林嫂独处并未动粗,二是贺老六跟阿毛同时没了,三是祥林嫂砍门槛。故事本身瞄准了妇女买卖和封建礼教开火,但批判性并不强,祥林嫂虽被婆婆卖掉,可贺老六却是好人,门槛骗了她一年工钱又导致她失去生活来源,但她走上这步是因为运气糟糕没了亲人,她底层的身份又难以抵御厄运……这样的设计可能是鲁迅作为严肃作家的审美自觉,白杨对镜头发问和最后的画外音,应该说还是误会了鲁迅。手拿二踢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