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孙福(1926) Mother'sHappiness

导演:史东山

编剧:朱瘦菊

主演:周文珠/王乃东/王次龙/谢云卿/杨静我

语言:汉语普通话

类型:剧情/家庭

上映日期:1926

中国大陆 80分钟

儿孙福(1926)的剧情介绍

月明影片公司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出品,摄影:周诗穆,余省三。

儿孙福(1926)的短评

  • 走走

    1/21.New Directions in Chinese Cinema.

  • 欢喜

    民国影展时看的老电影,默片。辛劳而可怜的母亲。女人永远应当将自己放在首位。

  • 卷耳电影笔记

    只有48分钟残片,只有卷一,没有卷二。一位传统慈母为儿女们奉献一生的家庭伦理悲剧,作为关注女性生活的导演,史东山运用了许多在他的作品序列中反复出现的符号,如女性与玩偶、支撑功能不全的丈夫、失去自我的母亲等,还有他直逼人心的思考型字幕。又是一个将生命湮没在家庭中的女性形象,她的名字在病危的诊单上才被知晓,并且沾染着男权社会的抹杀意味:何老太太。母性的伟大在于宽忍、牺牲和无怨无悔,这种不自私的爱却普遍地不被珍视,所以史东山说:儿孙自有儿孙福,不为儿孙作马牛。虽然具有革命意义,但人类社会就是这样运转延续的,核心的东西难以革命。

  • 小仲科长

    表现母亲的困窘时有个粗糙双手的特写镜头,回想一下同时期的法国和苏联电影,好像还真没有针对肢体语言的特写,算它一个创见。此外三言二拍式的意识形态实在是原地踏步。不过此时的中国电影发展应该还算是稳扎稳打的,如果没有战乱的话,假以时日定有大批惊世之作……如果没有战乱的话。

  • Ion

    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出品,现仅存48分钟残片“影片开始,先是一个地上被打碎了的碗的特写,尔后表现丈夫因何氏只顾儿女而对她进行辱骂,言简意赅,又新颖别致。史东山还运用多种电影语言,来刻画何氏的内心活动。如她倚门仁立、凝望着门前的小路,此时插入一个叠印镜头,表现当年两个儿子离家进城的情景,把慈母思子的殷殷之情,展示得具体而生动。又如用一双颤抖的手的特写,揭示何氏想向长女提出暂住要求时的局促不安。多处运用暗示和省略,使叙述显得简洁明快。丈夫中毒身亡,是通过何氏由惊慌失措而悲伤欲绝的表情变化暗示出来的,极富感染力。另外,还利用调焦技术,来表现特定情境下人物的主观印象和感受”(《中国无声电影史》167)景别更舒服了。溶,淡入淡出。竟有大量依据视点原则的正反打。教化意义浓“树欲宁而风不静,子欲养而亲不待”

打开App,看更多热门短评

儿孙福(1926)的影评